在兒童預防接種證上,列有9種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風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而接種證上沒有列出的還有預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熱、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面對種類繁多的疫苗,家長們很想知道,哪些預防針是必須打的,哪些是自愿選擇的。
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中心負責人作出明確解釋:國家規定納入計劃免疫、有統一免疫規程的疫苗只有5種,即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這5種疫苗兒童必須普遍接種,購置疫苗的經費由政府負擔,個人只需交少量接種服務費。其他疫苗由地方衛生防疫機構根據疾病發生和流行的特點、規律,確定針對某一重點保護人群接種,或是向公眾推薦,由人們自己選擇接種或不接種,費用一般是自己承擔。只有當某一地區出現疫情或發生大的自然災害,為避免某些傳染病暴發流行,才會有針對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種某種疫苗。
一些從事預防醫學研究多年的專家說,除了國家規定要打的預防針,他們本人和親屬都很少打其它的預防針。他們說,預防傳染病,最積極的辦法還是講衛生,多鍛煉身體。有的疫苗雖然很好,但是如果給不是很需要的人打,即使個人有能力負擔,也是衛生資源的浪費。也有專家指出,預防針不宜打得過多過濫。因為疫苗在生產過程中要使用某些人體細胞或動物蛋白,疫苗提純過程中,難以完全去除這些蛋白,接種疫苗后,人體在產生對某種疾病抗體的同時,也會產生異體蛋白抗體,有可能造成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