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4-11 10:33 原文鏈接: 人工智能開始跌停了

    大家好,我是很帥的狐貍 

    今天崩了不少  

    AI概念股

    這波光炒概念也可以炒這么久,確實也該歇歇了。 

    我挖了挖消息面,發現崩掉的原因有幾個——

    下跌原因1:官媒發出警告

    今天(4月10日)一早,經濟日報就發了篇文章—— 

    里面提到這么一段—— 

    「1月31日至4月6日,ChatGPT概念股板塊成交額從160多億元攀升至850多億元,整個板塊指數漲幅已逾50%,部分概念個股年內累計漲幅更是高達300%……目前ChatGPT概念板塊已經存在估值泡沫化跡象,截至4月6日,整個板塊市盈率已高達136倍。」    

    下跌原因2:主板注冊制第一天

    主板注冊制預熱了那么久,今天終于正式啟動了。 

    今天(4月10日)主板的首批10只注冊制新股上市。 

    而這波抄家跟炒AI概念股的可能是同一波人,所以也帶走了一波資金。 

    要提醒的是,這波注冊制新股的定價其實并不算便宜—— 

    數據/ Choice 

    下跌原因3:機構開始唱空

    其實在上周四(4月6日)的博時基金二季度投資聯席會議上,興業證券的董事總經理張憶東就提到說—— 

    「(對于數字經濟和AI)我傾向于現在不要追了。」    

    然后中信證券昨天(4月9日)下午發的研報《規避主題炒作,回歸業績主線  》也提到—— 

    「宏觀環境不支持持續主題交易,主題炒作熱度短期已到極致,機構調倉帶來的增量資金效應已相當有限,預計全球流動性拐點主線和財報季業績主線將階段性接力AI主題。」    

    下跌原因4:大佬們開始扎堆

    我在行研訓練營里跟大家提到過—— 

    處于導入期的行業,往往是一級市場投資的重點,所以會有大量的公司拿到融資。 

    拿到融資后他們往往會發各種公關稿造勢,會整個行業都在炒作概念。 

    很多上市公司為了做市值管理,也會收購一些類似的資產,或是宣布推出相關業務。 

    而光是今天一天,就有三個大佬入局—— 

    最后…… 

    臨近收盤的時候,中國支付清算協會還踩了一腳—— 

    今天老錢發了個有意思的數據—— 

    截圖/ 持有最多AIZL的企業 from Statista 

    我們發現,中國企業的AIZL并不少。

    當然,這個數據只顯示出數量,沒法看出質量,所以也只能作為參考。 

    而這個排名有兩個意外—— 

    第一個意外是,騰訊和百度的AIZL數量居然比IBM還要多。 

    我以前提到過,N年前我去紐約的IBM研究中心參觀時,看到了它們這面墻—— 

    滿滿的都是ZL的名稱。 

    而且這還只是1997年一年注冊下來的ZL。 

    每年美國的ZL服務機構IFI Claims都會發布美國ZL授權量50強榜單。 

    雖說去年被三星給超了,不過之前IBM可是連續29年都在榜一。 

    在1911年成立的IBM面前,1998年成立的騰訊和2000年成立的百度都是弟弟… 

    另外一個意外,則是中國平安。 

    作為一家金融機構擠進了這個排名還是挺突兀的。 

    不過想到它們家時不時會來電騷擾的AI電話銷售…… 

    也想到一個往事—— 

    多年前給平安做顧問時,印象很深刻的一點是,馬明哲是個特別擁抱創新的人。 

    跟他開會時他會說,你們在想商業模式創新時,不用太顧慮現有監管,可以放開了去想,監管那邊我們會去溝通。

    每次一提到什么先進科技的案例時,他也會高興地手舞足蹈。 

    這幾年宏觀環境這么搞,加上自身和行業的變化,它要恢復元氣也不是一時半會兒…… 

    從平安目前的股價來看,后續AI還有更下游的應用端可以再炒炒。 

    哪天等下游應用都炒完了,這波也就徹底過去了(當然也有可能資金已經乏了)。 

    Anyway,這種炒賣風格真的很不對我胃口。 

    還是研究怎么用ChatGPT寫寫量化交易代碼來得有意思。 


    相關文章

    規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近日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廣電總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

    太陽風暴會導致“互聯網末日”?AI或可準確作出全球預測

    近日,有關“一場太陽風暴即將摧毀互聯網”的說法甚囂塵上,不少網友對此憂心忡忡。美國《國會山報》日前報道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篇文章提及,一場巨大的太陽風暴正在接近地球,該風暴很可能對電......

    比爾·蓋茨:人工智能風險可控最終會讓生活變得更輕松

    北京時間7月13日早間消息,據報道,關于人工智能及其未來影響的討論仍在繼續,人工智能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比爾·蓋茨(BillGates)近日發表了一篇3,000字的新博文。蓋茨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一些弊端......

    七部門聯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近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廣電總局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稱《辦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

    馬斯克成立新的人工智能公司xAI

    埃隆·馬斯克(ElonMusk),特斯拉(Tesla)和SpaceX的首席執行官,以及Twitter的所有者,于7月13日宣布推出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公司,名為xAI,旨在「了解宇宙的真實本質」。根據該公......

    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美國專家呼吁針對AI展開全球監管

    北京時間7月13日早間消息,據報道,多名人工智能專家本周在一場會議上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有可能加劇社會問題,甚至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因此有必要加強全球范圍對人工智能的監管。近幾個月來,生成式人工......

    探索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之道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拉開帷幕。這是專家在一幅關于上海景象的智能生成畫作前討論。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近日,由中國法學會網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主辦,西南政法大學合辦,西南政法大學人......

    人工智能快速解碼腦癌基因組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團隊設計了一種人工智能(AI)醫療工具,可快速解碼腦腫瘤的DNA,以確定其在手術過程中的分子身份,而現有方法需要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才能獲得這些關鍵信息。研究成果7日發表在《醫學》雜志......

    “達爾文”大模型發布為生物領域打造AI大腦

    7月4日,賽靈力聯合清華珠三角研究院、賽業生物、大灣區科創中心共同舉辦達爾文大模型發布會。達爾文大模型基于多元、多模態復雜數據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對生物領域的復雜系統建模和分析進行深入研究,為生物學......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磁場效應顯現

    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舉辦。大會共對接210家上下游企業,達成110億元意向采購金額,推動32個重大產業項目簽約,項目投資總額288億元。面向未來,上海將強化“四大功能”,充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