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就《2012年我國石油天然氣和主要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據了解,去年我國新探明大中型礦產地共154處,金礦、鉬礦、磷礦、鋅礦等多個主要固體礦產儲量同比增長率均超過50%。
國土部稱,隨著地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全面實施,勘查投入不斷加大,礦產資源勘查力度明顯加大,地質找礦不斷取得突破。
2012年度全國煤炭、鐵礦、銅礦、鉛礦、鋅礦、鋁土礦、鎢礦、錫礦、鉬礦、銻礦、金礦、銀礦、硫鐵礦、磷礦和鉀鹽15種主要固體礦產中,除鉀鹽無勘查增減外,其余礦產的資源儲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新探明大中型礦產地共15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52處,中型礦產地102處),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貴州和吉林等省區。
據了解,2012年勘查新增大中型礦產地超過10處的礦種分別是:煤炭53處,鐵礦24處,金礦18處,鉬礦18處,磷礦13處,鋅礦10處。
從各礦種查明資源儲量勘查增加情況看,煤炭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557.3億噸,鐵礦新增37.3億噸,銅礦新增319.2萬噸,鉛礦新增 338.7萬噸,鋅礦新增642.7萬噸,鋁土礦新增2.1億噸,鎢礦新增84.1萬噸,錫礦新增53.4萬噸,鉬礦新增171.0萬噸,銻礦新增 16.4萬噸,金礦新增518.3噸,銀礦新增12517.6噸,硫鐵礦新增1672.1萬噸,磷礦新增9.6億噸。其中鐵礦、鋅礦、鋁土礦、鎢礦和錫礦勘查新增查明資源儲量增長明顯,鐵礦、鋁土礦同比增長2倍以上,錫礦增長近1倍,其他礦產同比增長均超過50%。
國土部表示,從2012年度全國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勘查新增占2011年保有資源儲量比重看,鎢礦和錫礦超過了10%,其余礦產除銅礦、硫鐵礦和鉀鹽外均超過4%。以上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3》。該報告是在2021年首次發布的《全球鋰、鈷、鎳、錫、鉀鹽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基礎上新增鐵、錳、鉻、銅、......
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8日發布《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3》,報告評估了截至2021年底全球13種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據了解,這一報告在2021年首次發布的《全球鋰、......
全球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格局加速調整,如何實現高效找礦?4月3日,山西太原,正在此間進行的第十六屆全國礦床會議,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高等院校、地勘單位等300余家單位的“探礦者”......
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25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大會并為公司成立揭牌。組建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新春佳節期間,由在陜科研單位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材料研究院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SO24565《石油天然氣工業陶瓷內襯油管》正式發布了。這一國際標準的發布填補了我國主導石油管材產品國際標準的空白,開啟了由產......
近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網站發布了“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專項2021年度擬立項項目信息,共32項公示項目。......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推進資源型地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方案提出,保障國家資源能源安全,加大石油、天然氣、銅、鉻、鎢、稀土、晶質石墨等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做好重要礦產資......
據自然資源部網站消息,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發現礦產173種,其中,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5種,水氣礦產6種。2020年,中國地質勘查投資較2019年下降12.2%,新發現礦產......
深海中蘊藏著生物和礦產資源,深海潛水器是深海科學研究和資源開發的主要運載工具,“耐壓艙”是其核心部件,是人類進入深海的安全屏障。潛水器的每一次作業,耐壓艙都承受一次不斷變化的海水壓力(升載-保載-卸載......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這塊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極寒之地,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卻日益“升溫”。近日,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礦床環境評價研究室主任趙元藝研究員表示,氣候變暖以后,北極冰蓋融化會使我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