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室檢查
常有血沉增快,不同程度的貧血及白細胞計數增多,偶有嗜酸細胞增多,蛋白電泳α及λ球蛋白增設。尿常規檢查可以正常或有少量白細胞、紅細胞,后期可有尿毒癥。故尿毒癥患者尿液正常時應注意是否為后腹膜纖維化所致。
2.X線檢查
X線泌尿系造影可見一側或雙側輸尿管移位,有診斷意義的表現是輸尿管中段逐漸變細伴節段性狹窄,這和腫瘤或結石引起的狹窄有所不同,后者無逐漸變細而僅有不規則狹窄。消化道受累時X線雙重對比造影可發現受累腸道如十二指腸有節段性狹窄,骨盆纖維化能致直腸狹窄和變直,伴膀胱抬高呈淚滴狀。靜脈造影能顯示下腔靜脈或髂部靜脈狹窄。
3.CT與MRI
多數可發現纖維性斑塊或異常軟組織包塊,增強掃描呈較濃的纖維組織征象。由于纖維化向側面發展,使主動脈與左腰大肌、下腔靜脈與右腰大肌之間角度改變,也能顯示近端輸尿管擴張。由于磁共振在顯示纖維斑塊不比CT優越,但其可顯示血管流速的變化,故首選CT檢查,需進一步了解血流動力學改變時則選磁共振。
4.B型超聲檢查
PRF腫塊為低回聲或無回聲,無特征性表現。尚可觀察尿路梗阻與腎盂積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