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為繼發性。其原發感染灶可為鄰近或遠隔部位之瘡、癤腫或蜂窩織炎等化膿灶,或為其他臟器感染,如肺膿腫、卵巢膿腫、腹膜炎等,也可為全身敗血癥的并發癥。發病部位與解剖特點有密切關系,硬脊膜由脊椎骨骨膜和硬脊膜兩層結構形成,硬脊膜外腔內充滿富含脂肪的疏松結締組織和靜脈叢,硬脊膜前方此兩層緊密相連,并與脊柱后縱韌帶接觸,實際上無腔隙存在,硬脊膜外組織主要在背側方和外側方,自頸以下間隙漸增大,胸4~8之間的腔隙達0.5~0.7cm,胸9~腰2以下腔隙漸變狹窄,故病變部位以脊髓的背側,胸腰段最常見,極少發生在上胸段和頸段。
感染途徑主要有:
1.血源性感染
致病菌由附近或遠隔感染灶經血液循環而至硬脊膜外腔。
2.感染直接蔓延
脊柱周圍化膿性感染灶直接擴散而來,如脊柱化膿性骨髓炎、骶尾部瘺管感染等。
3.直接進入
與脊柱相連通的開放性外傷、腰椎穿刺或硬脊膜外阻滯造成感染。
4.隱源性感染途徑不明
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胞菌、傷寒桿菌等,偶爾也可為真菌,如放線菌、芽生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