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發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早已引起醫藥學界高度關注,尤其是近30年來,關于對房顫的基礎與臨床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這些研究成果業已融入國內外指南/共識之中,詳見房顫文獻精選,對房顫規范化治療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外科治療房顫高度關注左心耳處理(封閉或切除)的成功經驗,內科應該借鑒。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從新教授對近年來左心耳的相關研究做了梳理,具體內容如下: 一、左心耳的形態 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是胚胎時期原始左心房的殘余附屬結構,為狹長、彎曲的管狀盲端。其特殊的解剖結構和纖維走形使心電活動在左心耳內的傳導有別于左心房(Left Atrium,LA)。胚胎時期的左心房主要由原始肺靜脈(Pulmonary V......閱讀全文
一、背景知識 心房顫動(atrialfibrillationAf)簡稱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心房顫動發生率隨增齡而升高。40~50歲小于0.5%,80歲人群高達5%~15%。近70%心房顫動患者年齡在65~85歲。心房顫動患病男女相近。流行病學資料表明,60歲后男性患病率明顯升高,根據近年來
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治療是近十余年來心血管領域的熱點之一,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長足的進步,但是,總體療效,尤其是長期療效依然差強人意。2012年,Calkins H報道,單就陣發性心房顫動而言,其導管消融的成功率仍然未超過70%,1年后的復發率竟高達30%.若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老年女性,72歲,急性起病,以一過性意識障礙1分鐘為主要表現,伴小便失禁,持續約1分鐘后漸清醒,能回憶發病經過,之后感頭昏不適,伴有惡心、嘔吐。既往否認"高血壓病、糖尿病"史。體檢:T 36.5℃,P 63次/分,R 18次/分,B
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女性,72歲,以心悸胸悶不適3天前來就診。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ST-T改變 二、知識點 患者圖例中P波消失,代之以“f”波,故基礎心律為心房顫動。QRS波群時限160ms,V1、V2導聯呈寬而深的QS波或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間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女性,69歲,以心悸不適一年、加重1天前來就診。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間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ST-T改變 二、知識點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室性早搏實例資料: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76歲,以心悸不適一周前來就診。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右束支性室性早搏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 U波改變 知識點: 圖中P波消失,代之f波,R-R間期不等,為心房顫動。V1
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者稱,一種普遍使用的心臟監護器,可能是預測心房顫動風險的簡單工具。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ation,AF),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節律持續異常,或心律失常疾病,是心房呈無序激動和無效收縮的房性節律。考慮到心房顫動預防治療的缺乏和許多風險因子的不變
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50歲,以“陣發性心悸胸悶一年,加重一天”前來就診,自訴既往心電圖檢查有早搏。 心電圖診斷: 竇性心律 陣發性心房顫動伴室內差異性傳導 二、知識點: 圖中基礎心律為竇性,頻率83~86bpm,綠色標注部分,可見P波消失,
心電圖圖例分析: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滯,間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女性,62歲,以心悸、胸悶半月前來就診。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間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 ST-T改
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的統計,有大約兩百七十萬美國人存在心房顫動的情況,心房顫動是全世界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當心臟的正常節律出現紊亂就會發生心房顫動,導致心跳頻率很快且不規則。血液如果不能正常地從心臟噴射出去,就有可能形成血栓,增加中風風險。 最近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個特殊信號途徑中的
近日,來自悉尼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表明,對65歲及以上的個體進行無癥狀的心房顫動篩查并且利用抗凝藥物進行治療或許可以極大程度地降低個體因中風死亡和過早死亡的風險,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 心房顫動(AF)
4 心房撲動與心房顫動 心房撲動與心房顫動大多數見于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個別為特發性。它是由于心房肌纖維內異位自律性增高和(或)折返激動形成所致。心房撲動的頻率為 250~350次/分,節律規則;心房顫動的頻率為350~600次/分,節律絕對不
預激綜合征合并其他心律失常早在1893年,Kent報告房室間除正常房室結希氏束系統外,還另有一股肌束相連,后稱之為Kent束。1930年wolff、parkinson、whife三人報道了一種PR間期縮短,有預激波伴QRS波群時間延長、以及有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心動過速的心電圖改變,稱之為w-p-w綜合
預激綜合征(WPW綜合征)容易伴發心律失常,臨床研究顯示11%~39%的預激綜合征伴發房顫,可由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觸發,也可單獨出現。預激綜合征并發房顫時,患者經常出現暈厥、血壓降低、充血性心衰、休克,甚至猝死。所以,預激綜合征伴房顫是心血管臨床急癥和最危險的心律失常之一。傳統藥物治療不能根治,轉向
實例解析:一、圖例資料 心電圖診斷:竇性心動過緩;肌袖性心房撲動二、知識點心電圖中藍色標記部分為肌袖性心房撲動,F波開始部分較規則,后續有些不規則,也可考慮不純性房撲;心電圖表現觸發引起的心房撲動心電圖表現同峽部依賴性或非峽部依賴性心房撲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完全性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左心室肥大實例分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87歲,臨床診斷冠心病.。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合并左前分支阻滯、 左心室
心電圖圖例分析:心房顫動、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75歲,以頭暈、心悸、乏力不適半年,加重3天前來就診; 心電圖診斷: 心房顫動 三度(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 交界性逸搏心律 二、知識點: 圖中P波消失,代之以形態
我國科學家改良和創新的導管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在全國150多家醫院廣泛應用。 14日,由北京安貞醫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等完成的“心房顫動導管消融的臨床研究與推廣應用”獲得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據介紹,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病。我國現有心房顫動患者
鹽酸腎上腺素 藥品類別:抗休克血管活性藥及改善心腦循環藥 適用于:因支氣管痙攣所致嚴重呼吸困難,可迅速緩解藥物等引起的過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長浸潤麻醉用藥的作用時間。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驟停進行心肺復蘇的
芝加哥居民Larry Ambrose在某天夜里醒來,在廚房不能讀微波爐上的時間,幾天后他被診斷為中風。Ambrose,像所有中風患者的25%一樣,經歷了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腦卒中,這意味著醫生無法確定原因。 醫生認為,對于這些患者來說,心房顫動——心律失常(心跳異常)最常見的類型,可能在患者不知道
心房顫動是臨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m的研究報告提示,心房顫動人群發病率為0.5%左右,且隨年齡增長其發病率增高。60歲以上的人群中,其發病率可高達6%以上。保守估計,我們大約有800萬房顫患者,而且隨著工業化和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數字將會不斷上升。雖然射頻消融
預激綜合征是指心電圖呈預激表現,臨床上有心動過速發作。心電圖的預激是指心房沖動提前激動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體。發生預激的解剖學基礎是,在房室特殊傳導組織以外,還存在一些由普通工作心肌組成的肌束。連接心房與心室之間者,稱為房室旁路或Kent束。在臨床的個人體會:預激綜合征是由于在房室之間存在著特殊附
心房撲動 心房撲動心房撲動(atrialflutter)簡稱房撲,按發生部位可分為右心房撲動和左心房撲動。可發生于無器質性心臟病者,但多見于一些心臟病者,如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肌病、心包炎、先天性心臟病、心臟術后等,也可見于一些非心臟疾病,如肺栓塞、甲狀腺功能亢進、酒精中
一、心房顫動介入治療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心房顫動(ICD-10:I48)。 行經導管心內電生理檢查及導管消融治療(ICD-9-CM-3:
一、粉絲性二尖瓣狹窄(內科)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粉絲性二尖瓣狹窄(ICD-10:I05.0)。 (二)診斷依據。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心血管內科分冊》(中華醫學會
心律失常緊急處理專家寫作組 通信作者:朱俊(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急重癥中心);胡大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總則篇】 一、血液動力學狀態 1、心律失常急性發作,首先考慮什么
一、實例精解 1、圖例資料:患者男性,60歲,單位體檢. 2、心電圖診斷:心房撲動;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ST-T改變,請結合臨床,建議查心梗三項。 二、知識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在不斷增加。據統計,心腦血管疾病在我國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中處于第一位。而原發性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病。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老年高血壓呈逐年增加趨勢。我部干休所共有老干部323名,平均年齡超過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以心房不協調活動而導致心房機械功能惡化為特征的快速心律失常。房顫常發生于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也見于其他疾病及未發現有心臟病變的正常人。房顫可以孤立發生,或合并其它心律失常,最常見合并的心律失常為房撲或房性心動過速。 房顫對
4.冠脈搭橋術: 氯吡格雷可導致CABG手術相關的嚴重出血增加,因此,CABG術前已服用氯吡格雷病人,建議CABG術前5天停用氯吡格雷(證據級別2A)。 CABG術后患者應盡早開始抗血小板治療,術后6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