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個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浙北~福州工程,11日開工建設。
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起于浙北特高壓變電站,經浙中、浙南特高壓變電站,止于福州特高壓變電站,新建浙中、浙南和福州變電站,擴建浙北變電站,變電容量1800萬千伏安,新建線路2×603公里,預計2015年3月建成投產。
該工程是中國大陸繼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淮南~浙北~上海工程之后的第三個特高壓交流工程,是福建電網電壓從500千伏超高壓向1000千伏特高壓跨越升級的重要標志。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帥軍慶認為,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聯接浙江與福建兩省,是華東特高壓主網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開工建設,對提高浙江與福建聯網輸電能力,加強華東電網接受區外輸電能力,保障華東地區電力供應;增強華東電網安全穩定水平和抵御嚴重故障的能力,提升沿海核電群應對突發事故能力,保障電網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自2004年底發展特高壓電網以來,經過多年的研發攻關和創新發展,建成了目前世界上運行電壓最高、輸電能力最強、技術水平最先進的交流輸電工程――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并開工建設了皖電東送淮南至上海同塔雙回特高壓交流工程。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助理孫昕告訴記者,后續淮南~南京~上海、雅安~武漢、錫盟~南京等多項特高壓交流工程已獲準開展前期工作。特高壓輸電技術已經在中國進入加快推廣應用的新階段。
“十二五”期間福建大力發展核電、LNG、風電等清潔高效能源,打造東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預計到2015年,福建電力總裝機容量約達5200萬千瓦,同期全省最高用電負荷為3420萬千瓦至3700萬千瓦。預計到2015年福建電網汛期將出現電力盈余400~1000萬千瓦,階段性盈余問題日益凸顯。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建成后,福建與華東電網間新增一個大容量輸電通道,近期輸電能力將達680萬千瓦,遠期輸電能力可進一步提高到1050萬千瓦以上,從而有效提升大電網對福建能源供應體系的支持和保障,滿足近期豐水季節盈余電力送出需要。
福建省委、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表示,福建將為浙北~福州特高壓工程營造無障礙施工環境,支持工程早日建成投產。
在福建省南部,有一座名叫云霄的小城。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在這座小城誕生、成長,它承載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從并跑到領跑的戰略使命,始終以安全為中心。“華龍一號”的批量化建設首個項目——......
楊長利認為,我國核電目前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他向大會提交提案: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今天(2月17日)上午9:30,位于福建漳州的“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機組完成外穹頂吊裝。“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它的建設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位于海南昌江的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核島安裝工程正式開工。本次實施的項目為反應堆廠房管道支吊架安裝子項,是連接核島、常規島的基礎設施。“玲龍......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1日舉行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上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3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一。今年已核準10臺核電機組。預計未來五年,我......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
從1970年開展“728工程”算起,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從30萬千瓦級的秦山核電站,到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再到小堆玲龍一號,折射出中國核工業的滄桑巨變。日前,記者來到福建福清和海南昌江......
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湯搏9日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4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運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二。他是在當天舉行的第29屆國際核工程大會開幕式上介紹這一......
名稱關于山東海陽核電項目3、4號機組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的批復索引號000014672/2022-00239分類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06-22文號環審〔202......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迅速增長的人口加上城市化和工業化導致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當前的挑戰在于,在滿足這些能源需求的同時控制全球變暖。這是化石燃料所無法滿足的。為了減輕使用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退化和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