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時空,照亮人們前行之路,是思想的指引。
江蘇蘇州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席話,望向一個城市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里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經濟的結合,幾個月前,總書記在全國兩會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布置下這么一個題目: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里面的人文經濟學。”
溯源思想。《之江新語》有篇寫于2006年的文章,《“文化經濟”點亮浙江經濟》。當時,習近平同志富有遠見地提出:“所謂文化經濟是對文化經濟化和經濟文化化的統稱,其實質是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
十多年過去了,對“文化經濟”的關注目光一以貫之。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今天,新征程再出發,面前“何止一座山一道坎”?就像總書記曾引用的宋人楊萬里的詩:“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當此時刻再提“文化經濟”,置于新的時與勢之下。
從全國兩會“下團組”,總書記指明“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到此次江蘇之行,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必由之路,生動詮釋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內涵。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必然要求,成為中國文化的最新表達。
今天,經濟與文化的互融共促,必由之路和必然要求的相得益彰,是把文化名片變成經濟品牌的轉換推演嗎?是經濟為文化注入動能、挖掘潛能嗎?是,卻不止于此。
新時代的蘇州如一幅“雙面繡”,一面經濟繁榮,一面人文鼎盛。2500多年的街巷與瞄準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呼應,底蘊厚重的古跡與助力“中國制造”邁向高端的工廠車間毗鄰,老城新區、古老現代,一步千年。
經濟是城市的體格,人文是城市的靈魂。千年文韻和現代經濟如何和諧共生?時間給出了答案。
它是在大歷史觀下,去歲月深處,激活中華民族發展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是在系統觀念中,將文化置于民族復興進程下,由古老而現代的文明去撬動未來的落棋弈子。
也因此,從更久遠的時空去端詳,高質量發展、科技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彼此作用,何嘗不是又一場實踐的開拓?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一路披荊斬棘。當年蘇州從多個城市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探究緣由,有人說,在談判艱難之際雙方放下爭執,到古樸精巧的蘇州園林轉了轉,峰回路轉;也有人說,蘇州的干部講起英語,向對方傳遞出開放并蓄的文化氣度。文化,于關鍵處落筆。
此次江蘇行,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厚文精工的蘇州,又走在江蘇前列。它的豐富實踐,描繪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圖景。
新時勢下的人文經濟學,將科技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放在一起去研究、去發力,題中之義不僅有文化的傳承,更有文化的發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生生不息,也帶來生生不息的推動力。
繡娘巧手,一根絲能劈成128股。精工細作的匠心,也繡出了城市氣質。蘇州平江路上,蘇繡的飛針走線凝固了時光。習近平總書記感慨:“中國人的韌性、耐心和定力,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民族精神,在年輪中積淀、塑造。就像平江路上的青石板,這塊是宋代的,那塊是明清的,還有新中國成立后的修葺。托舉華夏大地的文明根脈,不正是這般不分彼此地融合在一起?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流淌了數千年,滋養了這片土地數千年,也不止蘊藏在中國經濟的內在脈動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因文化的綿長厚重,而更添磅礴之力。
南京紫金山實驗室,是事關網絡安全和發展的科技創新高地。雪鬢霜鬟的劉韻潔院士向總書記匯報:“今天給您交作業來了,作業有點難,我們完成的時間有點長。”
中國人的風骨精神、氣節品格,早在苦難輝煌的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鍛造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后頗為感慨:“過去,人家覺得我們不到一米二,可以不買門票;現在我們發展成一米八九的東北大漢了,要走自立自強的道路,飯碗端在自己手里,才能手中有‘糧’心里不慌。戰略意義啊,所以我到哪都不遺余力地推動強鏈補鏈延鏈。”
感悟著、銘刻著,我們從歷經磨難而生機盎然的中華文明中,收獲著。從中,可以清晰定位“文化關乎國本、國運”的坐標,可以深刻感知“兩個結合”的時代注腳。
今天,“兩個結合”里的第二個結合,即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歷史的總結,是思想的解放,指向未來、領航未來。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聲聲慢》的曲調流轉著年輪。
當經濟發展活化千年文脈,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融匯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熔鑄于創新動能澎湃的沃土,又將創造出怎樣的未來?
凝望歷史的深處,實則是凝視前行的方向。
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習近平指出,2018年以來,進博會成功舉辦五屆,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
10月17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宴會,歡迎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國際貴賓。這是習近平發表致辭,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各位嘉賓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
10月17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習近平指出,一個健康、穩定、充滿活力的中哈關系,有利于兩國發展振興,也有利于地區和平......
7月31日,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在北京八一大樓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晉銜儀式。這是習近平等領導同志同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合影。新華社記者李剛攝上午10時許,晉銜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中央軍......
7月27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成都會見來華出席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并訪華的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習近平指出,去年,我同佐科總統共同開啟兩國共建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在實現國家現代化和民族復......
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4日給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習近平在回信中說,得知你們通過參與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儀式、與“天宮”航天員互動等活動,更加深刻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
跨越時空,照亮人們前行之路,是思想的指引。江蘇蘇州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席話,望向一個城市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里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
跨越時空,照亮人們前行之路,是思想的指引。江蘇蘇州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席話,望向一個城市的未來,也是一個國家的未來:“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里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
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從戰略全局出發,抓主要矛盾,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一)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總需求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必須大力實......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學深悟透,汲取奮進力量。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