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最近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繪制出迄今最詳盡、全面的人類心臟細胞圖譜,涵蓋心臟的8個部位、75種細胞狀態。
該研究由英國惠康桑格研究所等機構參與,屬于國際項目“人類細胞圖譜”的一部分。新圖譜相當于一份分子水平的心臟“導游圖”,可幫助深入理解心臟細胞的運作,探究心臟疾病發病機制,開發新療法。
研究人員利用來自25位心臟移植手術捐贈者的組織樣本,結合單細胞測序和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對各種心臟細胞和它們所處的微環境進行了詳細描繪。這些捐贈者年齡在20歲至75歲之間,均無心臟病或心律失常病史,其細胞代表了成年人心臟細胞的正常狀態。
新圖譜的一個亮點是對心臟的“供電網絡”——心臟傳導系統的描繪,包括心臟起博點竇房結的詳細結構,以及起博細胞與心臟膠質細胞的相互作用等,將幫助預防和治療心律失常。研究還發現,心外膜上有一個由漿細胞組成的免疫結構,可產生抗體,抵抗來自肺部的感染。
研究團隊還開發出一種運算工具,可預測藥物對心臟細胞的影響,包括作用靶點和不良反應。該工具顯示,心臟起博細胞會產生糖尿病藥物GLP1的靶點分子,這可能是該藥物會導致心跳加快的原因。
眾所周知,左心房(LA)的結構和功能可以作為預測心血管疾病中不良心臟事件的指標。左心室(LV)功能障礙是非常普遍的,其特征是左心室容積的變化。LA僅由兩層薄薄的肌纖維組成:縱向肌纖維和混雜環肌纖維束。......
先天性心臟缺陷是新生兒期患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發生率高達1%。大約25%的人出生時就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缺陷,需要在出生后個月內進行手術干預。通常,先天性心臟缺陷是通過產前和產后超聲進行診斷。超聲通......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是一種影響全球約3000萬人的嚴重疾病,在成年人中發生的原因是心肌損傷后無法自我修復。雖然成人心臟中的心肌細胞更新正常,但其更新速率不足以在心肌細胞大量丟失后恢復心......
雌性生殖道器官在生殖周期中不斷重塑,導致多年的纖維化和慢性炎癥。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癥研究中心(DKFZ)的研究人員如今發現了這些意想不到的雌性小鼠生殖功能的長期后果。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
美國科學家開發了一種人類心臟類器官系統,可以模擬妊娠期糖尿病樣情況下的胚胎心臟發育。這些類器官涵蓋了在小鼠和人類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先天性心臟病的特征。研究表明,內質網應激和脂質失衡是導致這些疾病的關鍵......
很多人對早餐并不重視,把對美味的需求都放在了晚上。需要注意的是,早晚餐吃得晚都不健康。近日,一項來自法國的研究顯示,采用較早的進食時間模式,即一天中的第一餐和最后一餐早吃,保持較長的夜間禁食期(而不是......
研究評估精英運動員異常心臟功能和遺傳因素一項涉及澳大利亞和比利時281名精英運動員的研究發現,六分之一的運動員存在心臟測量值,通常表明心臟功能減弱。遺傳分析進一步揭示,這些運動員還具有與心肌疾病相關的......
肯塔基大學的一名研究人員解開了一個長達60年的謎團,這個謎團是關于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KennethS.Campbell博士是英國醫學院心血管醫學部的轉化研究主任,他在分子水平上繪制了心臟的一......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課題組、曲靜課題組,聯合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課題組,在《自然-衰老》(NatureAging)上,在線發表了題為SIRT2counteractsprimatecardiac......
從細胞水平上看人體,是什么樣的?這正是“人類生物分子圖譜計劃”(HuBMAP)要回答的問題——通過革命性技術發展、數據收集和空間圖譜,建立一個廣大科研人員易于訪問的框架,在單細胞水平綜合全面地解析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