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雅加達到萬隆,時速350公里,高鐵將行程從3小時縮短到40分鐘……”一首說唱歌曲《雅萬之歌》,在印度尼西亞走紅網絡。
“中國與東盟重大項目如中老鐵路、印尼雅萬高鐵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順利實施,區域互聯互通不斷加速發展。”7月13日,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史忠俊在第11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以下簡稱東創會)上表示,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已經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依、心手相連。共話科技合作,共創美好家園,中國與東盟各方正攜手貢獻更加強勁的創新力量。
昔日泰國北部生態惡化的山地,如今高產油茶樹林立。
從2005年開始,中國幾乎每年都派出廣西專家團前往泰北山區提供資金和技術服務,推廣種植中國良種油茶。2017年,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的油茶專家團再次到泰北山區,與泰方攜手推進“瀾滄江—湄公河油茶良種選育”項目,進一步提升油茶質量。
“品種豐富、質量上乘、包裝精美!”看到當地生產的茶油及其衍生出的系列產品,就連來自茶油盛產地的廣西專家都感到驚嘆。
中國與東盟是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科技創新合作始終是中國和東盟各國全方位合作的重要內容和優先方向。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關系日趨緊密,亮點紛呈,務實成果不斷涌現。
“借助中國和東盟之間的技術轉移,雙方能夠跨越傳統的發展階段,創造符合雙方獨特需求和利益的創新解決方案。”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表示。
作為年度科技盛會,東創會創辦10年來,在中國和東盟各國之間架起了科技合作的重要橋梁,已成為中國與東盟政府間科技政策交流的重要平臺,產學研機構深化創新合作、對接先進技術與創新要素的重要陣地。
統計顯示,東創會已累計舉辦29場部級科技雙邊會談,建立7個雙邊技術轉移聯合工作組,組織160多場創新合作專場活動,促成簽約及意向簽約300多項,先進技術展累計參會人數超過1.3萬人。
柬埔寨首相助理大臣、工業和科技創新部國務秘書陳勒提認為,本屆盛會標志著東盟和中國在科技和創新領域的融合,凸顯了雙方在合作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承諾。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也是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提出10周年,中國和東盟科技創新合作面臨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當前,中國科技部正大力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深入實施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推動建設面向未來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伙伴關系。
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部長鄭立慷表示,將繼續支持《中國—東盟建設面向未來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伙伴關系行動計劃(2021—2025)》,希望本次大會將深化鞏固各國的密切合作。
推進務實合作是歷屆東創會的重頭戲之一。本次大會啟動了2023年中國—東盟創新創業大賽、發布了《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發展合作倡議》和《中國—東盟科普交流合作工作方案》。7月14日,大會還將舉行中國—東盟技術對接會。
“我們期待未來開展更多合作活動,推動中國—東盟合作朝著更加和平、安全、穩定、繁榮的方向發展。”菲律賓科技部部長雷納托·索里登說。
面向未來,中國與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基礎堅實、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如何以科技創新實現更加包容、更可持續、更高質量的發展?
共同完善多層次合作機制,持續拓展全方位合作領域,加快構建高水平合作平臺,合力打造產學研協同互動模式,進一步深化區域科技創新合作,成為與會各方的共同目標。
“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在中國與東盟各國深化科技交流合作中,廣西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科技日報記者從大會了解到,廣西將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充分發揮東創會和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的平臺和橋梁作用,共同為中國—東盟創新共同體建設注入新的科技動能。
并肩而行,相互成就。澎湃的科技創新力量正在助力中國與東盟開創更加繁榮美好的未來。
“從雅加達到萬隆,時速350公里,高鐵將行程從3小時縮短到40分鐘……”一首說唱歌曲《雅萬之歌》,在印度尼西亞走紅網絡。“中國與東盟重大項目如中老鐵路、印尼雅萬高鐵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順利實施,區域互聯......
中新社南寧9月15日電(記者黃艷梅)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曹雪濤15日在此間表示,中方愿與東盟加快推進衛生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繼續加強抗疫合作,促進區域疫后復蘇,在婦幼健康、傳統醫藥、職業健康......
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15日宣布,該部啟動實施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將與東盟各國共同推動科技合作蓬勃發展,建設面向未來更加緊密的科技創新伙伴關系。當天,第10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廣......
9月11日~13日,以“大數據驅動生態環保創新”為主題的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2018)在廣西南寧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舉辦。論壇由生態環境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東盟秘書處和柬埔寨環境部......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部獲悉,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國家聯合實驗室建設已全面啟動,目前已與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國建立了8個聯合實驗室及研究中心。由中國科技部與新加坡外交部、東盟秘書處......
糧食安全的威脅主要包括各種自然災害以及人為導致的市場價格波動和供應恐慌。據統計,東盟目前還有600萬人口營養不良。構建以數據為基礎的緊急儲備機制和信息系統,以實現及時互助,應對不時之需,成為日益迫切的......
近日,中國—東盟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暨6個東盟檢測認證中心建設座談會在廣西南寧召開。會議期間,在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梅克保、廣西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陳剛等與會領導的見證下,中國計量院黨委書記宋偉代表......
惠風和暢迎賓至,廣西特檢萬象新。5月20日上午,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東盟特種設備檢測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特檢院東盟特檢研究中心”)和整合重組新組建的廣西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在廣西特檢院正式掛牌成立......
日前,中國-東盟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務集聚區暨6個東盟檢測認證中心建設座談會在南寧召開。計量、特檢、質檢、標準、編碼、方圓等6個東盟檢測認證中心獲國家質檢總局授牌,標志著中國-東盟檢驗檢測認證高技術服......
5月17日至19日,質檢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梅克保在廣西調研質檢工作。他要求廣西質檢兩局要立足廣西、面向東盟,加快檢驗檢測認證改革,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梅克保一行先后考察了廣西質監局應急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