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領導小組日前在北京召開專家鑒定會,2012年海南等8省市濕地資源調查成果通過鑒定。
濕地資源調查是濕地保護管理的一項最重要的基礎性和前提性工作。海南省濕地資源較豐富,其中,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人工濕地三大類濕地數量較大,在全省均有廣泛分布,湖泊濕地、沼澤濕地零星分布。此前海南省已于1998~2000年完成了第一次濕地資源調查。
按照國家林業局的統一部署,海南省被列為2012~2013年度開展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的六省份之一。去年1月,海南省濕地資源調查工作全面啟動。專家認為,海南省完成的調查報告內容豐富、數據翔實、圖標齊全、格式規范。
據了解,海南省濕地資源調查采用"3S"技術獲取濕地類型、面積、分布、所屬三級流域等信息;通過野外調查和收集最新資料等方法獲取濕地斑塊的水源補給狀況、植被類型及其面積、主要野生動植物分布情況、土地所有權、保護管理狀況等數據信息。
通過本次濕地資源調查,海南省基本摸清了全省濕地資源的分布、類型、數量以及主要生態特征,基本完成了濕地植物資源、濕地動物資源、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其它重點濕地保護與利用情況調查,編寫了海南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報告,建立了全省濕地資源數據庫,編繪了全省濕地資源分布圖。這為加強濕地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等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本底資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濕地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多種重要生態功能,被稱為“地球之腎”和“物種......
泥炭蘚是一類重要富碳濕地(泥炭地)的旗艦物種。泥炭蘚濕地是全球碳積累的熱點區域。傳統觀點認為,泥炭蘚濕地有機碳庫以植物殘體或顆粒有機碳(POC)主導。而作為更穩定的土壤碳庫,礦物結合有機碳(MAOC)......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簡稱東北地理所)獲悉,該所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自2016年以來,中國濱海養殖池減少了1140平方公里。這表明,中國濱海濕地保護與恢復的成效顯著。據了解,濱......
秋日,東湖老鼠尾景區。 11月10日下午,《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東道國系列活動之一,“......
3月16日,保爾森基金會、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北京聯合召開了“黃河流域濕地保護戰略與優先行動”項目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作為“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和“中......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重點明確了四個方面的政策要求:一是嚴控新增圍填海造地。完善圍填海總量管控,嚴格審批程序。取消圍填海地方年度計劃......
日前,記者從2018年世界濕地日中國主場宣傳活動現場獲悉,目前我國擁有國際重要濕地57個,建成濕地自然保護區602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898個,濕地保護率5年間增加5.52個百分點,已達49.03%。......
目前我國擁有濕地8.04億畝,其中自然濕地約7億畝,濕地保護率46.98%,初步形成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主體的濕地保護體系。但濕地利用強度遠高于其他生態系統,受威脅程度和保護壓力較大。國家林業局、國家......
水污染治理點多面廣,濕地保護及生態補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會代表針對長江流域及鄱陽湖的濕地保護與規劃,提出多條建議。趙馨群等16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建議,盡快出臺濕地保護條例。以法律法規的形式明確濕地的......
近日,第十屆國際濕地大會在江蘇省常熟市成功召開。大會特設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報告專場,系統展示了水專項支持我國濕地保護,助力河湖水生態修復的工作與成效。水專項淮河項目河流水生態修復課題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