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品衛生”變身“食品安全”的這三年里,兩字之改實則是觀念之變。“衛生”強調食品一時的干凈,而安全則更多關注吃了食品之后可能存在的危險。從文字的內涵與外延上看,衛生并不一定安全,安全卻包括了衛生
2月28日,跨越兩屆人大歷經四次審議的《食品安全法》終獲通過。這部共十章104條的法將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屆時,現行的《食品衛生法》將同時廢止。
從“食品衛生”變身“食品安全”的這三年里,兩字之改實則是觀念之變。
“衛生”強調食品一時的干凈,而安全則更多關注吃了食品之后可能存在的危險。從文字的內涵與外延上看,衛生并不一定安全,安全卻包括了衛生。2004年阜陽暴出“大頭娃娃”事件,受害嬰兒所食用的“劣質奶粉”也許是衛生的,卻造成了嚴重的安全事故。對食品而言,光有衛生還遠遠不夠。
也正是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故,促成這一立法理念的變身。從“蘇丹紅”事件到福壽螺事件;從PVC保鮮膜致癌事件到食品包裝袋苯超標;從三鹿奶粉“結石寶寶”事件到豬肉瘦肉精引發大范圍中毒等待。這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讓立法者痛下決心,將原本對《食品衛生法》的修改,改為別立新法,并命名為“食品安全法”。
新法亮點:突出“全程監督管理”原則
由此帶來的第一個法律變化是,生產經營者被明確為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新法實施后,衛生部門將不再負責發放食品衛生許可證,轉而由質檢部門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工商部門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食品藥品監督部門則負責發放餐飲業許可證。
“三聚氰胺”讓人們聞“食品添加劑”而色變,蒙牛OMP再度引發“添加劑”能否使用,如何使用的大討論。食品安全法規定,只有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且技術上是確有必要的食品添加劑,方可列入允許使用的范圍。而對于企業生產或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不管其行為是否對消費者造成了損害,消費者除了要求一般性的賠償外,還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10倍的賠償金。這也意味著懲罰性賠償責任借助于食品安全法登陸中國。
從內容上看,食品安全法亮點還有很多,較之食品衛生法,最主要的是突出了“全程監督管理”這一原則,即監管要覆蓋從田頭到餐桌的每一環節。而在整個監管鏈條里,食品安全的風險監測和評估被尤為強調。這種事前預防的制度設計無疑是值得認可的。我們也期望食品安全法在實現了從關注“衛生”到關注“安全”的轉變之后,能真正帶給公眾以“食品安全”。
多頭監管:并非食品安全的立法缺憾
食品安全法雖已獲高票通過,但圍繞食品安全的討論并未停歇。正在進行的全國“兩會”上,仍然可見為數不少的與食品安全監管相關的議案或提案。這其中,最受關注的,當數食品安全的“多頭分段監管模式”。
注意到不少記者和評論人均將“多頭監管”視為食品安全立法的缺憾,似乎“多頭”不去,食品的安全便難以保障。但問題在于,即便變“多頭”為“一頭”,困擾食品質量監管的種種難題就都迎刃而解了么?在腐敗問題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的當下,在這個特定的轉型時期,權力的高度集中只會帶來絕對腐敗。對于那些心存不分之想的唯利者來說,一定更歡迎“一龍治水”。很簡單,以前在食品產銷上要干點非法的勾當或打打法律的擦邊球,要跑好幾個部委。而在“一頭監管”下,搞定一個部門就行了!
從技術層面來看,食品安全法并未實行“一頭監管”,倒不失為立法理性的體現。以往“九龍治水”式的食品安全監管之所以病灶重重,并非因為多頭管理,而是因為權責不明,究責不力。立法的故意模糊造成了食品安全監管執法中相關部門有利就搶,無利就讓;一方面制造執法沖突,一方面又制造執法真空。
解決執法沖突和執法真空的最佳辦法并不在變“九龍”為“一龍”。農業、工商、衛生、質監乃至公安等部門,確各有其權屬,這些不同性質的執法本就不宜、也難以集中到某一個部門。以觸犯刑律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為例,有權管轄的就必須是法定的偵查機關。而對于這些案件,還要繼續區分是涉嫌普通刑事犯罪還是涉嫌職務犯罪,進而才能決定應由公安機關查處,還是應由檢察機關查處。如我們所知,由于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對偵查管轄的規定較為具體,我們很少聽到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在案件管轄上存在過爭議。
應當承認,食品安全法在分段監管體制上,對各部門監管職責的明確較之以往,有了不少進步。對于可能發生的部門沖突,立法將協調的重擔壓給了一個名叫“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上。但食品安全法卻回避了該“委員會”的權與責,而只是在第四條里明確“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工作職責由國務院規定。”同時,法律也授權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作出調整”。現在離《食品安全法》的正式施行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我們期待國務院能夠在實施細則和相關行政法規中進一步明確權責,打造出一個足以協調各部門在食品安全監管上實現無縫聯接,讓多頭管理也可以做到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切實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就象當年的《食品衛生法》并不能保證食品的當然衛生,今天的《食品安全法》也并不能保證食品的當然安全。食品安全還在立法之外,在《食品安全法》的切實執行——而沒有公眾的監督,沒有媒體在追求真相上的努力,這部法律注定得不到切實執行。食品安全,實則維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近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通告,檢出12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有7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抽檢信息顯示,不合格產品分別為標稱隴西李百記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六月陳醋......
“要瞄準重點領域,要真排查,動真碰硬。”坐落于南昌的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宣布,自6月10日起開展食品安全專項大排查。當天,檢查組對學生食堂、超市、經營食品的相關店鋪進行全面摸排。 據江西......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光儀器”)帶來了液相色譜-原子熒光聯用儀、雙通道直接進樣測汞儀和串聯式火焰石墨爐一體化原子吸收分......
3月17日,食品科技高峰論壇暨湖北大學食品安全研究院建設發展研討會在湖北大學舉行。現場,湖北大學食品安全研究院揭牌成立,該研究院由湖北大學牽頭,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團隊帶領下,依托湖大現有學科專業,......
“烤魚不用挑,就吃半天妖!”這則廣告語被人熟知的背后,是“半天妖烤魚”這家網紅餐飲品牌的快速崛起:成立于2015年的半天妖,只用了八年時間就開了超過1000家門店。被稱作“烤魚界頭牌”的半天妖,除了邀......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該論壇是食品安全技術領域規模最大、人氣最旺和最受歡迎的盛會之一。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
作為食品安全技術領域規模最大、人氣最旺和最受歡迎的盛會之一,CBIFS2023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將于3月17-18日在重慶舉辦。預計將有來自政府部門、檢測機構、食品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
草莓是最“臟”的水果嗎?豆漿喝多了會誘發乳腺癌嗎?生活中,那些舌尖上的流言簡直讓人防不勝防。1月6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2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
關于CBIFS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定檔2023年3月17-1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當前,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各地加速推進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新年伊始......
“食品安全100問答題挑戰賽”活動是分析測試百科網于11月17~12月7日特別推出,為了強化、推廣食品安全。本次活動特精選食品安全相關知識題庫,開啟知識挑戰!參與用戶不僅可以在答題過程中了解跟多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