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居民營養不良不斷改善 營養失衡狀況在加重 營養不良率和貧血率下降,超重肥胖率增加
近幾年,每每有專家在分析中國居民的營養與健康問題時,對于引用的數據還是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的結果,會表示有些無奈。畢竟,這10年間,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居民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正處于快速變遷時期,2002年的數據,實在滯后。這種尷尬的局面或將很快不再。
5月17日,第十一次全國營養科學大會期間,在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主辦的分會--"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分析報告會上,該所的馬冠生、楊曉光、樸建華、趙麗云、何宇納、胡小琪、張堅等7位研究員,通過7個報告,從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監測總體方案、質量控制、膳食營養攝入、營養與疾病、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重點對2012年在75個城市監測點的中國城市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進行了結果分析報告;并結合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的城市居民的結果,對2002-2012年中國城市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的變遷進行了縱向分析。
雖然會議主辦方一再強調,這只是一次學術層面上的交流與研討,最終調查結果還要以衛計委的權威發布為準,但憑借這些數據,還是多少能勾勒出一個輪廓--近10年來,中國居民在膳食模式、營養素攝入、營養相關疾病,甚至生活方式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報告解讀
◆膳食結構與營養素攝入
我國城市居民谷類、動物性食物和蔬菜攝入趨于穩定。動物性食物結構不盡合理,豬肉比例過高,而且還在增加,禽肉和魚蝦類攝入不足。奶類和大豆類食物、水果攝入仍顯不足。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雖有所減少但仍過高。從營養素攝入來看,維生素A、鈣、鋅、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素攝入不足問題依然存在。
以鈣為例,6-17歲人群,以平均需要量(EAR)來評估的話,90%存在攝入不足。究其原因,目前蔬菜和糧谷類仍是鈣的主要膳食來源,而牛奶所提供的鈣所占比例仍較低。如果能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的每天一杯奶(300克),那么整個人群的鈣攝入量將會有很大改善。
◆飲食行為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我國城市居民從不吃早餐者的比例為9.9%,較2002年有所下降。在外就餐的比例為41.3%,較2002年的26.1%有明顯上升。成年居民飲酒率為 35.1%,其中,男性飲酒率高達56%,女性為13.8%,較2002年有增加;平均飲酒量為22.4克,18-44歲過量飲酒率(男性超過25克/ 日,女性超過15克/日)為35.7%,超過2002年的22%.我國城市居民飲料消費迅速增加,尤其是12-17歲兒童青少年,每天高達203毫升。城市居民步行和騎車出行的比例下降,而坐車及其他出行的比例上升。城市居民鍛煉的比例下降,由2002年的24.6%降為23.9%,其中,不鍛煉的比例高達76.1%,偶爾鍛煉的14.7%,經常鍛煉的只有9.2%,而且以50歲以上的人群為多;中小學生閑暇時間靜坐的時間反而增加了,這個情況值得關注;睡眠不足的比例上升,13-17歲青少年尤其突出,睡眠不足比例高達82.1%.城市居民吸煙率平均為26.5%,其中,男性高達50.2%,較2002 年有增加,但現在每日吸煙率較2002年略有下降。
◆營養與健康狀況
城市6-17歲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穩步提高,人群營養不良率進一步降低。成年居民貧血患病率顯著下降,但育齡婦女、孕婦和老年人貧血患病率依然較高(大于10%),值得關注。城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均明顯增加,兒童青少年和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增幅較大。成年居民男性和女性腰圍比2002年增長;成年居民中心型肥胖率增幅較大。
城市居民高血壓患病率明顯增加;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雖然整體都有所改善,但與美國和加拿大相比,仍存在很大提升空間。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特別是大城市,增幅達百分之六七十,已達10.8%;而空腹血糖受損率增幅同樣顯著,已達4.7%;糖耐量受損率,大城市為5.0%,小城市為4.3%. 大城市居民高膽固醇血癥率增長迅猛,從4.5%增至12.8%,高甘油三酯血癥率從13.3%增至26.6%,應予以高度重視。
政策建議
基于此次調查結果,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專家建議:加快營養立法;強化政府在營養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逐步完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體系,不僅要有全國的,還要建立各省的監測體系;加大營養與健康改善的投入;在各級疾控機構建立營養工作隊伍,加強能力建設;加強營養健康知識的科學宣傳。
經濟轉型會引起膳食模式變遷,許多調查研究結果也都顯示,我國居民營養相關慢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的經驗教訓表明,如果錯過這個階段,待不健康的膳食結構已經形成之后再去引導居民改變膳食結構,則需要付出若干倍的努力,并且很難有效遏制慢性疾病的發展速度,進而會增加醫療負擔,最終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相反,如果此時期能及時了解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并及時實施有效的干預,對營養相關慢性病的防治及國民健康素質的提高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就逐步完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體系這一點,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馬冠生研究員指出,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均定期組織開展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與監測,內容包括食物攝入情況、體格檢查、生化檢測和營養相關疾病檢查等,這些調查結果對于制定營養改善政策、控制營養相關疾病、指導國民食物消費、改善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以大名鼎鼎的美國全國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為例,它重點調查居民的身體健康和膳食營養狀況,是營養及相關健康調查中最重要的項目。NHANES 始于20世紀60年代,自1999 年起成為連續調查,每年從15個州中抽取各年齡段的5000人左右,通過食物問卷法及24小時飲食回顧法,獲取個人每天所攝入食物與種類等信息,同時通過人體檢查、血液和尿液化驗分析等檢測獲得身高、體重、血壓等數據,從而評價全國居民的健康狀況,解釋膳食營養與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之間的關系。
還有相對完善的日本全國營養調查(NNS)。NNS從1946年開始,每年進行一次。為了包括更全面的生活方式,于2003年更名為全國健康與營養調查(NHNS),目的在于通過了解國民身體狀況、營養素攝入量和生活方式等,為2002年頒布的《健康增進法》提供基礎數據和資料,通過《健康增進法》的修訂為改善國民營養和健康狀況做出努力。
其他如加拿大社區健康調查-營養調查(CCHS)和新西蘭營養調查也均值得我國借鑒。CCHS由健康加拿大、加拿大統計中心和加拿大健康信息院于2000 年聯合發起,提供人群健康影響因素、健康狀況和衛生系統利用的信息,目的是提供國家和地區水平的營養相關信息, 包括食物和營養素攝入,從2007年開始,每年一次。而新西蘭營養調查包括成人和兒童調查, 使用訪問調查和檢測相結合的方法收集食物和營養素攝入的數據(包括膳食補充劑),影響膳食攝入的因素(如食物制作和家庭食物安全),營養狀況和營養相關狀況,通常每5年調查一次。
新聞背景
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也是公共衛生及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不可缺少的信息基礎。
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定期開展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與監測,及時頒布國民健康狀況年度報告,并據此制定和評價相應的社會發展政策,以改善國民營養和健康狀況,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我國于1959、1982、1992和2002年分別開展了4次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營養調查,調查結果與數據信息對于了解我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和營養水平及其相關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及變化規律、評價城鄉居民營養與健康水平、制定相關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10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由于居民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正處于快速變遷時期,每隔10年開展一次的全國營養調查所提供的信息,難以及時反映居民的營養與健康問題,難以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扼制慢性疾病大幅上升的勢頭。同時,調查間隔過長也不利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營養工作隊伍的穩定發展。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經費的支持下,2010年,原衛生部疾控局決定將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列入重大醫改項目,把以往10年一次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調整為每5年一個周期的全國營養與健康監測工作。
2010-2014年總體方案設計為:2010年在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開展34個大城市點和16個中小城市點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 2011年開展26個中小城市點和30個貧困農村點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2012年開展45個普通農村點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2013年開展60 個監測點0-6月齡嬰幼兒及乳母的專項監測工作;2014年進行約20萬人群樣本的數據匯總,完成全人群的營養與健康狀況技術報告。
2010-2012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作為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的技術總負責機構,已經組織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疾控中心完成了在全國31個省份的34個大城市、41個中小城市和30個貧困農村以及45個普通農村監測點,共150個監測點的6歲以上人群的包括詢問調查、膳食調查、體格測量和生化檢測的所有現場工作。
對中國城市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的膳食調查總戶數為13,155戶(大城市6144戶,中小城市7011戶),調查人數為31,140人(大城市14,376 人,中小城市16,764人),實際膳食分析樣本數30,522人,食物頻率問卷完成38,145人(大城市17,151人,中小城市20,994人)。
調查方法:連續3天24小時個人膳食回顧法,收集家庭2歲以上成員食物消費數據;連續3天家庭食物稱重,收集家庭調味品消費量數據;過去一年食物頻率問卷,收集6歲以上人群主要食物消費頻率和平均食用量。
雖然難度越來越大,但仍堅持入戶調查,以取得準確的數據。同時,對調查全過程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保障了數據的可靠性。
草莓是最“臟”的水果嗎?豆漿喝多了會誘發乳腺癌嗎?生活中,那些舌尖上的流言簡直讓人防不勝防。1月6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2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
關于CBIFS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定檔2023年3月17-1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當前,隨著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各地加速推進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新年伊始......
“食品安全100問答題挑戰賽”活動是分析測試百科網于11月17~12月7日特別推出,為了強化、推廣食品安全。本次活動特精選食品安全相關知識題庫,開啟知識挑戰!參與用戶不僅可以在答題過程中了解跟多食品安......
12月30日將有3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將實施——含GB8538-2022標準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丁香酚》(GB1886.129-2022)等36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委機關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評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統計信息中心、醫院研究所、預防醫學會、健康報社: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落實推進健康中......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為了強化、推廣食品安全。特精選食品安全相關豐富知識題庫,開啟知識挑戰!誠邀廣大網友......
食品中的“海克斯科技”不只是短視頻博主們的流量密碼。逛完超市之后,周緣發現,線下調味品的陳列和營銷也緊跟“潮流”。在某大型超市的醬油貨架,視線所及的最佳位置上,擺滿了周緣過去沒怎么見過的各品牌頭部產品......
30天抖音賬號漲粉500萬,“絕命毒師”辛吉飛火了。“料理湯白是加了三花淡奶”、“超低價燕窩其實是明膠片加糖”、“炸雞排只需要大豆拉絲蛋白就能做”......近一個多月時間里,辛吉飛頻頻用消費者并不熟......
關于CBIFS2022第十五屆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延期至11月7-8日舉辦的通知尊敬的各位專家、參展商和參會代表:近期國內本土疫情仍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的態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配合政府疫情防控......
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國衛食品發〔2022〕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委機關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評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統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