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句“食品安全委員會是多余的”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常委支建華昨天澄清說,他的本意是委員會下面由衛生部門來進行協調的機構是沒有必要的。“食品安全委員會總攬食品安全是對的”,支建華說,他完全支持委員會的存在。
作為吉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副局長,支建華是在一次小組討論中無意間提及食品安全問題。而那次發言他的重點是談修改現行標準老化的問題。他覺得標準是基礎工作,如果標準滯后,只是圍繞表面現象做文章,就等于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對根本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
奶粉事件如何從“大頭娃娃”演變到“三聚氰胺”
記者:怎么看待去年國內出現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
支建華:我認為這是國家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期間出現的問題,和其他產品出現的造假問題是一樣的,說到底也是一個造假問題,只不過出在食品上,大家都關心。為什么出在食品上,食品企業多,小企業在設備上投入少,造成很多問題。
記者:為什么說食品安全問題是個造假問題?
支建華:還說三鹿奶粉吧,奶粉作為一種產品是有標準的,它的標準實際上包括了配方、各種成分的含量、生產工藝等。奶粉的配方標準中肯定沒有三聚氰胺的含量的。
奶粉問題最早起源于2004年的安徽阜陽奶粉造假事件,因為奶粉里面的蛋白含量低,才出現了“大頭娃娃”。這件事情發生后,企業檢查蛋白含量嚴了,為了提高蛋白含量,企業想辦法往里面加東西。否則企業的原奶蛋白含量不夠,沒有人要的。
以前一頭奶牛每天產奶70公斤,現在可以產100公斤,吃的都是草,產奶提高這么多,營養成分怎能達到原來的標準?這就難怪有人會動歪腦筋,在奶粉中摻三聚氰胺造假來提高產品的蛋白含量。
用了20多年的安全標準還可以繼續信任嗎
記者:我們不是有標準嗎?
支建華:可我們的標準還是老標準,如果面對現實,按現有要求制定新的奶業標準,降低蛋白含量,就不會出現為提高蛋白含量而造假的事情。說到底,這還是一個標準問題。
今年我在政協會議上強烈呼吁要盡快修訂1988年通過的《標準化法》和1985年通過的《計量法》。按道理講,標準的周期應該是4到5年修訂一次,可我們的標準都實行20多年了,時間太長了,其中有很多標準都過時了,可我們還在用。
記者:您的意思是說食品安全問題與我們的標準和計量老化有關?
支建華:標準化和計量化工作是一個基礎工作,國家質檢總局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標準化法》和《計量法》的修改方案都報上去了,但還在排隊。今年《食品安全法》這么快出臺,是因為食品出了問題。《標準化法》和《計量法》作為兩個基礎法律,已經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其他法律制定再好,基礎法律落后還是會出漏洞的。基礎工作跟不上,只是圍繞表面現象做文章,那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嗎?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其他的食品還是會出問題的。
讓衛生部牽頭制定食品安全標準恰當嗎
記者:是否可以理解為,如果《標準化法》進行修訂,食品安全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支建華:應該說可以減輕一些,但造假的問題除了是企業問題外,根本還是經濟轉型時期出現的問題,其實造假問題說起來很復雜的。
記者:修訂《標準化法》與《食品安全法》中所規定的“統一制定食品安全標準”,兩者之間有必然聯系嗎?
支建華:《標準化法》中規定,國務院主管標準化工作的部門統一制定標準。但是在《食品安全法》中提到,食品安全標準由衛生部牽頭組織制定,由國務院標準化工作部門提供標準編號,這樣的描述就使兩部法律之間在誰是制定人的問題上出現矛盾。
食品安全標準制定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國務院主管標準化工作的專門部門不參加制定工作,而是讓衛生部牽頭制定,我覺得很不恰當,衛生部醫療衛生的背景太濃了,不適合制定食品安全方面的標準。
記者:這個問題很關鍵,您向有關部門建議過嗎?
支建華:比我分量重的人都建議過,但起到什么作用了嗎?
記者:今年帶來幾個提案?有食品安全方面的提案嗎?
支建華:《食品安全法》已經在今年2月28日通過了,我覺得總體來說沒有什么問題了,就差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所以沒有準備食品安全方面的提案。
關注焦點
兩政協委員回應食品安全委員會“協調”之爭
委員會應該“直接發號施令”
針對食品安全存在的漏洞,農工黨中央在今年“兩會”前經過大量調研準備了一份“關于完善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們建議成立國家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農工黨在自己的提案里指出,三聚氰胺導致29.4萬名嬰幼兒患腎結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不完善。監管部門職能交叉與缺位并存,存在多頭執法、重復執法和執法不到位現象。但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還未“上會”的提案已經提前有了“答復”——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高票通過,該部法律明確規定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食品安全委員會將作為高層次的議事協調機構,協調、指導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更讓農工黨委員們意外的是,新的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這個國務院議事機構大大高于他們設想的“國家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
然而,恰恰是這個“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功能引起了廣泛議論。就此問題,記者分別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農工黨中央常委葉建農以及事件的主角支建華委員。
葉建農委員:委員會應下設一個技術支撐
記者:農工黨中央提出設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在不久前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的相應設置是“食品安全委員會”,您如何看這個設置?這個委員會該如何發揮作用?
葉建農:想法是一樣的,就是名稱不一樣。局的級別太低了,根本不會起到協調作用,所以還是更名為食品安全委員會更合適。但委員會不要是一個單獨的行政機構,由副總理牽頭,將食品安全有關系的相關部門,比如農業部、質檢總局、工商總局、衛生部等部門聯合起來,以委員會的名義開聯席會,通報情況,各司其職、分段管理。此外,委員會應有一個技術的支撐,比如技術檢測和檢測中心,提供分析測試等方面的技術支持。
記者:這樣做是否會職權不清?
葉建農:委員會要直接管理,中心只是技術支持,沒有具體實權。
支建華委員:委員會無需衛生部門協調
記者:媒體上說您認為食品安全委員會是多余的?
支建華:別人弄錯了我的意思。食品安全委員會總攬食品安全是對的,但這個委員會下面由衛生部門來協調是沒有必要的,我是這個意思。委員會直接對下面的部委,他們之間開展工作就完了。這個委員會與過去的食品工作領導小組不一樣,委員會是常設機構,而領導小組不是常設機構,需要有一個“腿”去為它工作。委員會不存在這個問題,直接發號施令,開展工作就行了,不用中間再去設一個機構搞什么協調了,他們都是平級單位,誰協調誰啊。我認為這個協調機構是多余的。衛生部門的任務已經很繁重了,醫改問題涉及全民,他們的壓力已經太大了,還有精力來協調什么食品安全嗎?再說,食品安全問題也不僅僅是幾個食品衛生指標的問題。
記者:那您有關食品安全的言論如何而來?
支建華:我是在小組討論上,當著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的面發言時順便提到了《食品安全法》,提到三聚氰胺,因為三聚氰胺太吸引眼球了,大家的話題全撲到這里來了。其實我發言的重點是呼吁修訂《標準化法》,談的是標準老化的問題。
關于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化會字〔2021〕第002號各單位會員、專業委員會和省級化工學會: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關于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化會字〔2021〕第002號各單位會員、專業委員會和省級化工學會: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組織推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的公告,批準《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導則》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該標準自2021年4月1日起實施。根據《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12月10日,CBIFS2020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上海富悅大酒店舉辦。CBIFS2020由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江蘇省......
1、與意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合作交流項目批準項目名單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意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CNR)的雙邊合作協議,雙方共同資助中國與意大利科研人員之間的合作交流項目。經過公開征集......
——RomerLabs中國公司總經理周旌先生專訪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年來,真菌毒素(mycotoxin)在我國的農業、食品領域受到更多關注。專注于營養、健康、和綠色生活的跨國科學公司荷蘭帝斯曼(DSM......
“借助標準和規范,我們能使AI系統變得易懂和安全。”,這句話是由BMWi數字化代表托馬斯?賈爾松別克(ThomasJarzombek)所說。技術標準如何確保無人操控機器(例如由AI控制的無人駕駛汽車)......
標準緩沖溶液是一種溶液。標準緩沖溶液性質穩定,有一定的緩沖容量和抗稀釋能力,常用于校正pH計。常用的標準緩沖溶液有: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鈉混合鹽溶液,硼砂溶液,KHC8H4O4等。......
行業bai內部標準為:du1000小時光衰zhi為dao0;3000小時光衰為1%;10000小時光衰為3%;5萬小4102時光衰不大于30%就可以。1653光衰(colorattenuation):......
國際標準分類中,飼料ph值測定涉及到農業和林業、微生物學、飼料。在中國標準分類中,飼料ph值測定涉及到、食品衛生。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飼料ph值測定的標準DB15/T1458-2018青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