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29 10:24 原文鏈接: 我國首次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2年度報告

    新聞發布會

      今天,科技部正式向全球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2年度報告》,這是我國遙感界在國際上第一次系統性地開展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使我們對各國、大洲乃至全球的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和水域分布等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并向世界發出了中國的聲音。

      該報告由《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和《陸表水域面積分布狀況》兩個分報告組成,分析了2011年全球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和30年(1982—2011年)動態變化,以及2010年全球陸表水域空間分布狀況和2001—2011年典型湖泊面積動態變化等,進一步揭示了全球生態環境(植被、水)的時空變化規律。

      國家遙感中心主任廖小罕介紹,報告采用的多個遙感定量數據集產品均屬全球首次發布。其中,分報告《陸地植被生長狀況》所采用的1982—2011年遙感數據產品,由我國科學家基于國內外遙感衛星數據研發,形成了每8天一次的30年長時間序列全球陸地植被葉面積指數產品,這也是國際上公開發布的首個最長時間序列的同類產品;分報告《陸表水域面積分布狀況》以30米空間分辨率衛星數據為基礎,形成2010年全球陸表水域面積分布遙感定量數據集產品,同樣是目前全球最高空間分辨率的同類產品。“與國外現有的葉面積指數產品相比,2012年度陸地植被生長報告具有時間跨度長、精度高、質量高的特點,相關技術方法基本達到了國際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報告編寫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研究院教授梁順林說。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2年度報告》系統揭示了全球30年陸地植被生長的空間格局和分布規律,為今后開展全球陸地植被生態系統變化研究提供了基準。報告還對全球30年陸地植被生長狀況時空變化進行了系統分析。總體來看,30年來反映全球陸地植被生長狀況的葉面積指數呈緩慢上升趨勢,變化趨勢較平穩,這表明全球地表植被生長狀況總體轉好。其中,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葉面積指數顯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與全球變化造成的該地區溫度升高密切相關;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南緣和非洲熱帶雨林周邊地區葉面積指數顯著減少,顯示了人類活動對植被生長的影響。

      從我國陸地植被生長狀況來看,空間格局分異明顯,30年來總體呈現好轉趨勢。我國植被生長狀況區域差異較大,葉面積指數總體分布呈現東部高、西部低,從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海南、云南、湖南、廣東、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的大部分地區,葉面積指數有較大增幅;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擴張區域則有較大降幅。另外,我國30年來葉面積指數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世界和亞洲平均值。這表明我國實施的“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態保護工程,對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發揮了作用。

      報告還顯示,全球陸表水域空間分布極為不均,水域主要集中于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地區和赤道地區。2010年全球陸表水域總面積為367.67萬平方公里,占全球陸表面積的2.73%。

      我國陸表水域空間分布總體呈現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特點。2010年我國陸表水域面積為14.23萬平方公里,列在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之后,排名全球第4位。水域面積最大的五個省(區、市)依次為西藏、青海、江蘇、新疆和湖北。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水域面積年際和季節變化較大,豐水期與枯水期面積之差達2000—30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總體呈現萎縮趨勢。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2年度報告》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所長郭華東院士表示,最新發布的該報告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有重要科研價值和應用價值,并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科學家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透露,根據國際地球觀測系統發展態勢和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其今后將以國際地球觀測組織(GEO)平臺為重要渠道,特別加大中國氣象、海洋、資源、環境、測繪等衛星數據的綜合應用,在全球尺度上以國家為單元、在全國尺度上以省區市為單元,對生態環境要素進行動態監測,每年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報告和數據集產品。

    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部:1月份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20日通報1月份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上升,PM2.5平均濃度下降。監測結果顯示,1月份,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4.3%,同比上升0.......

    2022年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96.shtm......

    10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發布,包括工業廢水、醫療廢物等

    關于發布《氮肥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等10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的公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和指導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現批準《氮肥工業廢水治......

    最新標準|兩項生態環境監測類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創新是引領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山東省青島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堅持創新引領,聚焦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前沿需求,積極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新分析方法的開發研究。近日,由山東省青島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編......

    安徽2023工作要點: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近日下發2023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一是大力優化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結構。嚴格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對環境管理有哪些新需求?金鄉邀請企業給環保“劃重點”

    “建議加大基層環境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升基層管理水平”“企業文員做環保資料稍微有點難度,希望能定期對企業員工進行小培訓,爭取把資料、現場做得更完善”“多進行一些專業的培訓,多給企業一些幫扶”……連日來......

    一份給平湖生態環境部門的特殊“新年禮物

    一面錦旗,一種認可,一份責任!日前,浙江納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帶著一份特殊的“新年禮物”來到了嘉興市生態環境局平湖分局,這份“新年禮物”正是一面印有“守護平湖碧水藍天、助推企業健康發展”字樣的錦旗......

    北極近五年呈現加速“綠化”態勢

    近日,由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組織編制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2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本年度報告共包含“北極地區冰雪與植被變化”和“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及復種與灌溉的貢獻”兩個......

    北極近五年呈現加速“綠化”態勢

    近日,由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組織編制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2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本年度報告共包含“北極地區冰雪與植被變化”和“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及復種與灌溉的貢獻”兩個......

    重慶以督察整改促進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在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過程中,重慶市始終樹牢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的理念,不斷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下大決心、花大力氣解決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問題。重慶市奉節縣地處三峽庫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