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6-03 10:27 原文鏈接: 人民日報:不要捧殺也無須棒殺院士

      ■不可否認,對院士制度的質疑體現了人們希望推動這個制度向更透明、更公開的方向發展,而理性客觀的質疑顯然更能發揮正能量的效用

      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又引起了廣泛關注。尤其是最近中科院、工程院將院士候選人名單公示,這種正常的程序行為卻成為了輿論焦點。

      焦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工程院院士候選名單中仍然出現了不少現任或前任“高官高管”;另一個則是前年落選中科院院士增選的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此次繼續參選。由于施一公教授前不久剛剛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有人認為,施一公候選中科院院士,給有關方出了難題——如落選,似乎顯得中國院士勝過美國院士;如最終當選,又顯得中國評院士還是要跟美國院士的風,妥協了事。

      關于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內的“高官高管”院士現象,實際上,中國工程院早有明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首先必須是科學家”、“這一標準對所有的被提名人一視同仁,不管是對高級干部、企業老總,還是對沒有行政級別的科研人員”。如果客觀來看,入選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的所謂“高官高管”院士,大部分都是政府或企業內部負責工程技術的高層管理人員,其中許多都是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或總設計師,都有著豐富的工程技術管理經驗。如果他們不是靠單位助選,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參選院士,僅憑他們的職務就因此否定其候選院士的資格,顯然并不合理。

      至于施一公能否成為中科院院士,所謂的難題其實是偽命題,無須為此煩惱。未來的最終結果既無關中國的院士是否強過美國的院士,也無關中國和美國的科研水平孰高孰低,而是關乎院士候選人本人的學術分量。所謂院士選舉的“有關方”,其實就是廣大院士。投票選舉新院士,權力和責任都在于學術界內部,在于作為學術共同體的院士們所秉持的學術良心,而非其他。

      當然,院士增選之所以為公眾關注,確實反映了目前學術界和科研生態圈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涉及院士的學術腐敗、壟斷學術資源的學霸問題,以及近些年來院士增選中出現的個人拉票、單位助選等不良風氣。最近中國工程院就發布公開信,對這次新的院士增選過程出現的拉票、助選現象進行警告。由此,在科研體制改革深入開展同時,一些人質疑院士制度的合理性,也呼吁改革甚至取消院士制度。其實,就像人們逐漸認識到院士不能被神話,不能捧殺院士一樣,也不能因個別的害群之馬就“棒殺”院士和院士制度。

      院士是科學家或者工程技術專家所能獲得的最高學術稱號,也是終身榮譽稱號。迄今設立了近60年的中科院院士制度和近20年的工程院院士制度,選出了約2000位院士。他們代表了我國科學界最高的水平。再挑剔的人也難以否認,作為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學術榮譽制度,院士制度為我國的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發展進步發揮了巨大作用。

      作為學術帶頭人和青年科學家的引路人,絕大多數院士無論是學術還是學風,都堪稱典范。尤其是隨著近些年院士隊伍年輕化,一些認為院士只是學術“偶像”的說法,并不完全符合實際。即使不再承擔具體科研任務的很多院士,也都發揮著國家智力和思想庫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科技事業發展,發揮創新驅動作用,科研體制包括院士制度必然有不斷改進和完善之處。質疑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為了釋疑,對院士制度的質疑也體現了人們希望推動這個制度向更透明、更公開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理性而客觀的質疑顯然更能發揮正能量的效用。

    相關文章

    深圳市連續十年舉辦院士專家巡講活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發起,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科普與教育工作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深圳灣實驗室等......

    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附全文)

    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各位院士,同志們,朋友們:今天,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

    兩院院士大會今日召開

    據悉,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將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將于5月28日至6月2日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主題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2021院士增選,擬推薦人數已過百,附詳細名單!

    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正式啟動了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

    2021兩院院士增選!最新候選人名單揭曉

    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正式啟動了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3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與數學領域7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6名。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出爐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騰訊集團發展研究辦公室協辦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20日在......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已啟動

    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組織的“兩院院士評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活動自1994年啟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了26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20年度......

    22所中外大學校長話全球教育助推資源共建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此間于浙江溫州舉行。在峰會重要活動之一的中外大學校長圓桌會上,22所海內外的高校校長、兩院院士、專家學者、青年教師代表等以“青年與未來教育與創新——構建全球教育共同體”為主題......

    “科學人生·百年”院士風采展走進3H合作學校

     新學期伊始,“科學人生·百年”院士風采展在京區“3H”工程20余所合作學校同時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共展示了27位來自數學、物理、化學、地學等學科領域的百歲誕辰院士,包括兩位兩院院士陸元九、師......

    100萬元一人!這個省份支持十五人沖擊兩院院士

    摘要:《計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山西省將緊緊圍繞高質量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全省企事業單位(含中央在晉單位與非公有制單位)遴選15名左右在科學技術領域作出系統性、創造性貢獻,或在工程科學技術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