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6-06 08:23 原文鏈接: 河北空氣質量下降 發展為北京藍天減速引討論

      原標題;河北的發展需要為北京藍天減速嗎

      在最新出爐的《2012年環境狀況公報》中,全國空氣質量的監測數據不再一如既往地“喜氣洋洋”。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坦言,由于我國從2013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加入了PM2.5等監測指標,全國113個環境重點城市中,空氣質量能達標的城市從過去的88.5%下降到23.9%。

      也就是說,原來只有少數城市空氣質量不達標,但監測指標的改變使得能達標的城市變成少數。以今年以來空氣質量屢屢在全國排倒數第一的石家莊為例,截至今年5月29日,該市空氣質量達到優良的天數只有12天。

      不管地方政府是否高興,都必須面對這一落千丈的成績單。而在另一個層面,2012年年底,國務院批復了《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空氣污染較重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到2015年,PM2.5的年均濃度要下降6%。這就意味著,為了實現國務院的目標,地方政府必須盡快拿出減排方案。

      全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十大城市中,有一多半都在京津冀地區,與珠三角、長三角相比,天津、河北最近幾年才剛剛駛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量急劇上漲,整個大華北地區的用煤量已經相當于美國全國的用煤量,隨之而來的是PM2.5等污染物的不斷走高和灰霾的頻繁襲來,所以對京津冀地區來說,藍天與GDP、健康與發展已經成為亟待平衡的難題。

      日前,中國青年報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在北京、河北采訪,聽到地方政府討論最多的就是:四處流動的特性使得空氣治理不可能光靠某一地區單打獨斗,需要區域聯防聯治,可地區發展有先有后,北京已經進入后工業化時代,而河北才剛剛嘗到重化工時代的甜頭,環保的步調該如何一致?

      北京還有個排污體量更大的鄰居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春季節,灰霾污染多次襲來,環保部的數據顯示,全國有23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和6億人受到影響。

      科學界已經證實,造成灰霾的元兇主要是PM2.5。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莊志東說,就北京而言,形象地說,PM2.5有3個來源:60%是“燒出來的”;15%是“飄出來的”;還有25%是“揚出來的”。

      “燒出來的”指的是,燃料燃燒排放的PM2.5,包括煤、油、機動車排放等的燃燒;“飄出來的”則是指工業、油氣、溶劑、餐飲油煙揮發出的PM2.5;“揚出來的”是指揚塵,包括建筑揚塵、道路揚塵和工業粉塵。

      莊志東說,針對“燒、飄、揚”出來的PM2.5,2012年年底,北京市已經出臺了一份覆蓋未來8年的治理方案,“壓煤、控車、調結構,治理揚塵”是治理方案中的關鍵詞。

      在莊志東看來,這貌似說起來簡單的治理方案背后卻需要北京市下巨大的決心。就壓煤來說,北京市的計劃是,要在2017年之前,將全市的煤炭消費量從目前的2300萬噸削減到1000萬噸以下。這或許就意味著,今后北京的中心城區要實現無煤化,現有的燃煤供電、供暖都要進行大改造,改用天然氣。從用煤到用氣,整個城市的運行成本無疑都將提升。

      “當我們羨慕發達國家大城市的藍天白云時,有沒有想過全世界有哪個國家的首都像北京一樣每年要燒掉2000多萬噸煤。”在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看來,北京本地的排污過重是導致近年來灰霾不斷襲來的重要原因,但不可忽視的是,北京還有個排污體量更大的鄰居――河北每年煤炭的消耗量高達兩億噸。

      北京方面一直欲說還休的一個數據是,有研究表明,在偏南風的作用下,北京空氣污染的狀況將受到河北的影響,輸入型污染的影響權重能占到25%。

      但在河北看來,當風向改變時,北京的污染也會飄到附近的保定、石家莊。

      北京對鄰居的煩惱還有,就機動車管理而言,北京已經執行“京五”的排放標準,幾乎與世界機動車排放管理最嚴的城市是接軌的。可周邊城市的車還在“國三”、“國四”,甚至是黃標車的水平踏步,對北京的空氣質量也有較大的影響,一輛黃標車排放的污染相當于80輛“京五”車的排放量。

      北京的擔憂是,如果光是自己在拼命地壓煤、提高機動車的排放標準,可鄰居還在小步慢走,那么大氣治理的效果肯定是有限的,能不能大家都在一個排放水準下減排?

      事實上,近年來在學界、包括環保部早已經提出區域聯防聯控的概念,意在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實現一個區域內相同的排放標準,共同監測、共同執法、共同預警。

      保增長與保藍天的平衡點在哪兒

      2012年,河北省全年生產總值達到26575億元,位居全國第六。支撐這份成績單的是當地能源消耗量的迅猛增加和重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

      河北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國占并不回避河北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他說,由于歷史的原因,河北的產業結構偏重,鋼鐵、建材、石化、電力等兩高行業比較集中,其中全國粗鋼的產量1/4來自河北。此外,河北的能源結構也不盡合理,能源消費量在全國居第二位,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全國水平高59%。以石家莊為例,2000年,全市用煤量為1500萬噸,2012年增至6100萬噸。

      產業結構偏重、能源消費過量直接帶來的是河北環境治理的壓力,特別是以煤煙、顆粒物為特征的大氣污染比較嚴重。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居全國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第二位。

      在全國空氣污染的十大城市名單中,河北的石家莊、保定、邢臺、唐山都曾多次榜上有名。對河北來說,治理大氣污染不僅為北京,也為自己。河北全省的大氣治理路徑與北京大體相近,也是減煤、降塵、控車,只不過多了一個污染企業的搬遷。

      眾所周知,當年為了改善北京的環境質量,首鋼搬到了河北曹妃甸,那么當今天河北自己面臨結構調整時,它的很多污染小企業出路又在哪里?再有,北京的目標是將煤炭消耗控制在1000萬噸,但有兩億噸煤炭消費體量的河北要減到多少才能跟北京匹配?

      河北省發改部門一位負責人感觸頗深,他說,上一輪北京進行結構調整,其結果是,鋼鐵、水泥等行業都調整到了河北,當時北京企業的環保標準高,這批企業來到河北還算是優質企業。這些企業剛剛在河北發展了,創造了效益,但北京對藍天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這批企業又面臨挑戰,他們該搬到哪里去呢?

      北京市第三產業的比重已經超過75%,進入了后工業化時代,而河北正處于重化工業如火如荼的發展期,發展的階段不一樣,但百姓對好環境的追求應該是一樣的,那么河北需要為北京的藍天減速嗎,如何形成河北相對合理的產業結構?

      在莊志東看來,也不能因為北京人對藍天的需求就不讓河北發展,但對河北來說,值得思考的是,在當前鋼鐵等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能不能抓住機會提升產業的檔次,淘汰污染重、能耗高的小鋼鐵,整合成效益高、污染低的企業。

      目前河北鋼鐵的年產量有3億噸,有專家的觀點是,河北應該好好測算一下,究竟需不需要這么大的鋼鐵生產規模,京津冀的環境容量能否支撐得了3億噸鋼鐵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

      中國環境規劃研究院副院長王金南曾給出這樣一組數據,2010年我國粗鋼、水泥產量分別占到全球總產量的44%、60%,且在空間上高度集中,僅京津冀魯地區4%的國土面積上就生產了全國36%的鋼鐵、16%的水泥,而這一區域也是灰霾天的重災區。

      這組數字敲響的警鐘是中國不能再做世界的工廠,而華北地區也不能成工廠的核心區。

      事實上,在河北看來,保增長與改善民生、提供藍天都是地方政府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關鍵是如何找到合理的平衡點。

      兩個鄰居的環保步調如何一致

      我國的法律規定,地方政府對轄區內的環境質量負責。可是污染物的擴散并不理會行政區劃邊界的概念,所以近年來在學界頻繁被提及的觀點是,空氣污染的治理必須走區域聯防聯控的模式,光靠某一地區的努力,難以實現環境質量的改善。

      對北京來說,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就已經嘗到了區域聯防聯治的甜頭。當時為了保證奧運期間北京及其周邊的空氣質量,京津冀晉蒙的污染企業都停工了一段時間,而空氣質量也確實立竿見影有了好轉。隨著奧運會的結束,一切又恢復到從前。

      河北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回憶說,當時河北先后關停了3批使用燃煤的企業,損失很重。

      在北京周邊的各省市看來,奧運會期間的做法只能是短期行為,就那短短的幾個星期,地方經濟都有很大的損失,如果長期為了保北京藍天要周邊企業作出犧牲也是不現實的,那么,兩個鄰居的環保步調該如何一致?

      殷廣平說,與其說河北要為北京的藍天作出犧牲,不如說,要用老百姓對藍天的期待來倒逼河北產業的轉型,當然作為經濟后發地區,產業的轉型需要國家在宏觀政策和資金方面的幫扶。

      “河北的鋼鐵產量在全國數一數二,可區域內的環境容量已經不可能繼續支撐這樣的發展,必須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騰出環境空間。”殷廣平說。

      殷廣平舉例說,有一家企業,一年產鋼也就400萬噸,但有在職職工5萬人,加上退休職工和家屬,得有10多萬人,如果這家企業要被淘汰關停,那么職工的安置和企業在銀行的貸款都需要妥善處理。

      在河北省發改部門的一位官員看來,要實現京津冀環境質量的改善,還必須加大力度地調整煤炭的使用量,用天然氣作替代,但由此產生的城市能源成本上升的問題誰來埋單?

      最簡單的一筆賬是關于冬季取暖的,目前燃煤供暖,每平方米的成本是20多元,但如果改用天然氣供暖,成本要上升到40多元。這部分上升的成本該由誰來覆蓋,地方財政肯定沒有出處,老百姓能承受得起這樣的漲價嗎,北京人能為此埋單嗎?

      這位河北省發改部門的官員還告訴記者,很多舉措,北京實現起來可能難度不大,但在北京以外的地區就困難重重。比如能源替代,天然氣供應量再緊張,也會首先保證北京的供應。但如果整個河北都要實現清潔能源的替代,這樣的天然氣用量誰也供不起。

      再比如成品油供應,兩大石油公司能率先在北京實現煉化設施的升級,給北京供應品質更高、污染更小的國四的油品,但到了河北,要去跟兩大石油公司協商就是一個很難的工作。

      石家莊市副市長王韶華關于北京、河北聯防聯治的思路是,北京在清潔能源的使用上應該照顧一下自己的鄰居,也幫鄰居向國家呼吁。

      比如,在天然氣的使用上,除了保北京,是不是河北的重點城市也應該保一保,這可能需要國家整體調度。再有,石家莊計劃從今年6月30日起提高油品質量,但據說國四的油品供應,北京還比較緊張,不知能否按時提供給石家莊。所以王韶華特別建議,國家對重污染地區應該格外照顧,盡量保證這些地區能使用上高品質的油品。

      王韶華認為,最關鍵的是,在實現能源替代的過程中,中央財政對石家莊市應該有相應的補貼,用于覆蓋能源成本的上升。

      最新的一條消息是,近日,北京市環保局和河北省環保廳簽署了《2013年至2015年合作協議》,雙方將按照“統籌推進、聯防聯控、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積極建立京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合作機制,共同推動京冀區域整體環境質量加快改善。但也有專家認為,區域的聯防聯控涉及地方經濟的轉型,遠不是一個環保部門所能協調的。

    相關文章

    共33家,河北省科技廳發布新建省重點實驗室名單

    關于公布2023年新建省重點實驗室名單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省直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決策部署,根據《河北省重點實驗室......

    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行業評審通過結果公布

    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設立于2008年,是河北省科技的最高獎項,也是科技終身成就獎,每2年評審一次,每次最多獎勵2人。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旨在表彰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研工作者,是科技創新領......

    加強空氣治理,疾控中心環境所開展細顆粒物成分分析實驗室間比對工作

    為保障國家疾控局重大傳染病防控項目“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與防護”(簡稱監測項目)細顆粒物(PM2.5)成分監測數據質量,加強項目相關實驗室成分分析質量控制,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于2023年6-7月......

    剛剛!河北滄州一工廠突發爆燃,火光沖天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1日上午,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一工廠發生爆燃,火光沖天,具體原因和傷亡不明。......

    誰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

    誰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

    河北因災死亡29人,16人失聯!

    8月11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防汛救災暨災后重建”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7月27日至8月2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河北省遭受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洪水災害。截至8月10日,全省因災死亡29人......

    創新潮涌燕趙大地——河北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7月的燕趙大地,綠意蓬勃,活力奔涌。工地上、車間里、碼頭上……一個個懷揣夢想的人,一幕幕火熱的生產圖景,共同構成了河北省這個夏天最美的音符和樂章。7月17日—22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河北省與北京首批疏解高校開展協同創新合作

    6月20日上午,河北省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聯合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批疏解高校,在雄安新區開展高校協同創新合作。北京交通大學等首批疏解高校負責同志結合學......

    室內植物吞噬致癌毒素的能力令人驚訝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植物在清除家中、學校或工作場所的有毒、致癌污染物方面是多么有效,這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低成本的方式來確保你呼吸的空氣更加清潔。鑒于人們在家里、學校或工作場所花了90%的時間在室內,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