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目前,北京全市建成35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是全國發布數據站點數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市的35個自動監測子站,在功能上涵蓋了城市環境評價點、城市清潔對照點、區域背景傳輸點和交通污染監控點等四類。監測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一氧化碳、臭氧和細顆粒物(PM2.5)等6項,并把實況數據、空氣質量指數(AQI)、空氣質量預報、健康影響與防護提示等向社會實時發布。
6月5日18時的數據顯示,除了1個站點數據缺失、1個站點首要污染物為PM10外,其余33個站點監測的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位于城區的12個環境評測點,1個空氣質量為“良”,其他均為“輕度污染”或“中度污染”。
此外,北京市還推出了“北京空氣質量”手機軟件。市民下載軟件,即可實時了解北京市35個環境監測站點的實時空氣質量,同時也可以切換查看過去24小時內空氣質量變化趨勢。當空氣出現重污染時,軟件還能及時發出預警信息。
近日發布的《2012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2年北京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值超過國家二級標準9%,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繼續下降。(原標題:北京:手機軟件可實時了解空氣質量)
2024年7月23日,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顯示,日本一批次米油檢出含污染物質及毒素不符規定。通報顯示,日本制造廠或出口商名為三和油脂株式會社本社工場,臺灣地區進口商為忠信國際開發事業有......
生態環境規劃編制技術導則總綱Technicalguidelineforformulatingplansforecologyandenvironment—Generalprinciples標準號:HJ1......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2024年7月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7月1日—15日)全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今年一季度,全國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均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一情況。他介紹,從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來看,一季度,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
為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智化轉型,進一步規范國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運行管理,確保監測數據準確可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擬開展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智能站房試點研究。......
近日,我國一批重大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工程陸續展開。落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是今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一批中央財政支持的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先后開工,重點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
2023年海南省環境空氣質量整體處于有監測歷史以來的最好水平,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5%。海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伍曉紅介紹,2023年海南省優良天數比例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其中優級天數比例......
安徽省政府近日召開皖北六市空氣質量提升攻堅部署推進會議,副省長孫勇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著力扭轉皖北六市大氣污染防治被動局面,提升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