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載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在江陰起航。
記者6月10日從國家海洋局獲悉:10日上午,“向陽紅09”船搭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江蘇省江陰市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南海和太平洋執行為期103天的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任務。與以往的海試不同,除潛航員外,本航次將安排科學家下潛。通過報名、選拔、培訓,有14名科學家通過考核,具備了下潛的條件。出于安全考慮,科學家的主要任務是水下觀測,協助潛航員完成近底作業。
據悉,由中國大洋協會組織的中國大洋31航次是“蛟龍”號開展試驗性應用的首個航次,航次分為三個航段實施。第一航段在南海進行長基線定位系統的功能試驗,并開展深海科學研究;第二航段在東北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重點開展近底生物調查、地質取樣、海底攝像及海底沉積物劑量反應試驗等;第三航段在西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富鈷結殼申請區,利用照相、攝像、聲學地形測量等,進行近底測量和取樣,獲取海山區環境參數。
據國家海洋局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介紹,“蛟龍”號海試成功后,國內科技界對潛水器進軍深海大洋的信心倍增。但現階段潛水器常態化業務運行的條件仍不完備,因此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開展試驗性應用,完成“蛟龍”號從海試向常態化業務運行的過渡。
她曾乘“蛟龍”入大洋“趕海”并兩度搭“雪龍”南極破冰“尋寶”是中國第一位兼具大洋深潛和極地科考兩項經歷的女研究員她就是唐立梅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唐立梅在總臺青春分享節目《@青春202......
“蛟龍”號是我國首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國產化率達到95%,“奮斗者”號是我國首臺完全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蛟龍”號是我國首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的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國產化率達到95%,“奮斗者”號是我國首臺完全自主研發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搭載著中國自主研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6日從青島啟航,奔赴西北印度洋,開啟為期124天的中國大洋38航次科考之旅。本航次分三個航段,將在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南海、雅浦海溝、馬里亞......
“‘向9’過來啦!”當地時間28日晚飯后,“大洋一號”船上的人們開始奔走相告。在這茫茫印度洋上孤獨漂泊了25天,一艘來自自己國家的科考船即將靠近的確讓人興奮。“蛟龍”號母船“向陽紅9”號24日離開毛里......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3日在西南印度洋下潛,這是我國載人潛水器首次到海底熱液區下潛作業。海底熱液區由海底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帶噴出的高溫液體形成,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其中的熱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國際關注......
“我等了10多年,終于能坐著中國人自己的潛水器下潛了。在潛水器里說著中國話,看中國字,感覺很好。”時隔一年多,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仍難忘懷“圓了多年一個夢”的激動。2013年6月18日......
中國自主研發設計并海試成功的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蛟龍”號25日從江蘇江陰起航赴西南印度洋執行2014-2015年“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務,這是“蛟龍”......
今天,“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與“中國蛟龍號科考”雙LOGO全球征集活動在京啟動,即日開始至2015年2月17日,蛟龍號將面向全球華人征集LOGO標識。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和自主集成研......
72次下潛作業中拍攝的海葵和寄居蟹第64次下潛作業中拍攝的耳狀章魚第65次下潛作業中拍攝的柳珊瑚第72次下潛作業中拍攝的透明海綿 圖片均由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