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進餐館,服務員就會順手地每人發一套塑料膜包好的消毒碗筷,看上去衛生健康,只是埋單時需要付費1元。
不過,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東莞第一季度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監測情況中,全市70家餐具消毒單位,合格的僅40家,往悲觀里想,吃飯遇上的將近一半消毒餐具都不合格。
消毒餐具變成了“有毒餐具”,作為消費者,你還愿意付那一塊錢嗎?您會主動拒絕使用消毒餐具嗎?
針對目前的消毒餐具亂象,東莞將成立餐飲具消毒行業協會,屆時,將制定餐飲具消毒行業標準,規范操作。
消毒餐具熱水燙了再用?
在被爆出消毒餐具不合格后,記者探訪發現,不少市民對餐具的衛生情況更顯擔憂,在本地論壇上,也有市民說,使用一次性餐具時,一定要堅持用熱水重新清洗一遍。
昨日中午,記者趁飯點采訪了市區一些餐館。記者發現,不少餐館以消費者認為一次性消毒餐具不衛生還得花錢為由自行消毒清洗餐具。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餐館則大部分不看消毒質量如何,一般是誰家的價錢低要誰的。
據了解,消毒餐具的每套進價大約在0.6元到0.7元之間。不少餐館不注重消毒是否達到衛生標準,只看重價錢。一家餐館老板就告訴記者說,他用的是朋友開的餐具消毒廠消毒的餐具,比市場價低不少。
另外,一些看上去挺上檔次的餐館則不用一次性消毒餐具。“顧客認為消毒餐具不衛生,也不愿花這個錢,我們都是自己消毒。”一家規模較大的粵菜館介紹說。
“平時在外面吃飯,用一次性餐具的時候都會用熱水燙一燙涮一涮。”在銀豐路一家炒菜店就餐的陳女士說,無論一次性消毒餐具是否看上去干凈,她都會用熱水燙燙,沖洗一下。陳女士說,她也曾經遇到過一次性消毒餐具殘留污點或油跡。
采訪中,正在一家炒雞店就餐的馬先生也說,使用一次性消毒餐具時,他也會用熱水沖洗。“就是覺得不放心,心理作用吧。”馬先生解釋。
“這些不合格都可以避免”
消毒餐具之所以不合格,根據管理部門介紹,原因主要是布局、操作流程、選點不合規定等方面,還有個別檢出了大腸桿菌。
操作流程不規范是不合格的一個關鍵因素。通常,消毒餐具企業將使用過的餐具回收后,要經過除殘渣、清洗、沖水、烘干、消毒、包裝等過程。“為了節省成本,一些企業會全程使用手工來進行。”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回收、除殘渣、清洗這些前面的粗加工過程通過人手來操作還可以,但是,后面沖水、烘干、消毒、包裝都需要機械進行,“人手接觸了,就有可能再次污染。”此外,按照規定,企業需要設置獨立的消毒餐具包裝間,避免二次污染。但是,一些企業沒有,也是不合格的。
“這是一個沒有多少科技含量的行業,出現這些不合格,實際上都是可避免的。”在東莞潔康餐具消毒公司總經理周彪看來,大腸桿菌和消毒劑殘留等等情況對于規范操作的消毒企業來說,都是不應該出現的。
一套安全衛生的消毒餐具需要經過什么樣的程序?記者了解到,一家正規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的生產程序繁雜,每套碗筷從餐館回收后,經過干分、除渣、超聲波去污、噴淋、高溫烘烤消毒、風機降溫、包裝等十幾道工序,然后才能出廠。
周彪舉例說,在消毒的過程中,采用什么消毒劑和消毒儀器,都有一定的標準,消毒分為物理和化學消毒方式,這也有時間的規定,為10―15分鐘。但實際的操作中,一些企業為了減少成本,縮短消毒時間,甚至是根本不消毒,“用熱水燙一下就包裝了”。
消毒餐具企業“90%非企業化生產”
由于行業門檻低,消毒餐具企業不少都是夫妻店、家庭店,有的甚至是二三個人就可“搭臺”經營了。
“可以說,90%不是企業化生產。”從經營成本上來說,家庭作坊沖擊了規范運作的企業,給其帶來不小壓力。據了解,目前按照正規的消毒流程,一套消毒餐具成本最少在0.65元,販賣給餐館的市場價在0.75元左右,而家庭作坊往往出貨價在0.6元,這讓不少消毒企業都“受傷”。此外,家庭式作坊沒有流程操作規范,生產過程隨意,有些企業甚至全程靠人工,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導致產品不合格。
對于不合格的消毒企業,執法部門也有無奈。東莞市衛生部門介紹說,根據國家現有法律、法規,現在消毒餐具生產企業可以不需要衛生許可就能拿到工商營業執照,衛生監管相對滯后,對于不合格企業只能是督促整改。在處罰上,衛生部門只能對消毒餐具衛生標準抽檢不合格的企業進行處罰,而且,處罰金額為 5000元以下;對于大多數在布局、操作流程等現場監督不合格的企業,沒有處罰的法律依據。而且,目前,無論是工商、還是衛生,無法對不合格企業進行停業整頓或者取締,因為同樣沒有法律依據,“企業違法成本太低,起不到震懾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執法部門很難找到隱匿的不合格企業。”周彪說,由于消毒企業規模小,設置在一些工業區、住宅區,執法部門較難找到線索進行查處,此前在衛生監管部門開辦的活動中,他也曾建議,消毒餐具企業與部門聯動執法,這將更有利于查處。
行業協會擬向餐廳提供參考名單
記者了解到,東莞市餐飲具消毒協會獲批即將掛牌成立,屆時,行業協會將制定餐飲具消毒行業生產、操作方面的流程、統一標準,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并對不合格企業起到約束作用。
“希望行業自律能將消毒企業做得更規范化”,作為行業協會發起人的周彪介紹說,餐飲具消毒行業,技術并不是難題,關鍵在于企業規范管理和“良心”服務行為。他認為,餐飲具消毒單位不能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節約本應支出的必要成本。
在協會成立后,首要任務就是培訓企業,對所有消毒企業進行標準化的管理。此外,周彪還有一個設想,就是由協會成立專門的監督部門,對消毒企業進行不定期抽檢,屆時,將推出一個合格餐具品牌名單,提供給餐廳選擇。
之所以推出合格名單,周彪說,很多餐廳在面對品牌繁多的消毒產品時,也不知如何選擇,協會能提出合格名單可以讓餐廳便于選擇。而為了保證名單的公信力,協會也將收集信息,與部門聯動抽查相關產品,動態更新參考名單。
套裝消毒餐具很常見,近年廣東各地市的衛生監督部門每年都會定期公布關于套裝消毒餐飲具抽查結果。本月初,佛山順德區衛生監督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當地的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抽檢結果。結果很令人吃驚,不合格單位......
在外面吃飯時飯店提供的餐飲具干凈嗎?《食品安全法》對食品生產者的義務有明確規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應當洗凈、消毒。但實際生活中,一些飯店提供的消毒餐飲具和一次性餐飲具的衛生安全......
在餐館吃飯,你覺得一次性餐具就一定干凈嗎?昨天,重慶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公布“2016年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專項監督檢查行動”結果,全市105家單位有42家存在問題。衛生執法部門稱,“快捷”、“飛龍”、......
法國通過一項新法律,要求碗碟杯叉等一次性餐具必須用基于生物的原料制作,而非使用基于石油制品的原料。英國《獨立報》17日報道,這一禁令將于2020年生效。一些環保主義者支持這項禁令。但反對者認為,禁令違......
“關注身邊的質量安全”活動第一季“廚餐季”檢驗結果日前公布:市民送檢的一次性餐具樣品中,來自中百倉儲大慶西路店和武商量販東街店的兩個品牌的產品均存在負重性能不合格的問題。“關注身邊的質量安全”活動第一......
現在一進餐館,服務員就會順手地每人發一套塑料膜包好的消毒碗筷,看上去衛生健康,只是埋單時需要付費1元。不過,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東莞第一季度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監測情況中,全市70家餐具消毒單位,合......
現在一進餐館,服務員就會順手地每人發一套塑料膜包好的消毒碗筷,看上去衛生健康,只是埋單時需要付費1元。不過,在衛生部門公布的東莞第一季度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監督監測情況中,全市70家餐具消毒單位,合......
福建省將對消毒餐具工廠進行評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即A、B、C級)。等級越低的,日常檢查次數將越多。市民可上衛生監督網站查看消毒餐具工廠的評級情況。省衛生廳昨日下發了《福建省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衛生......
本報3月12日獨家報道的《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惹爭議》在行業內掀起風波。昨天,五大行業協會與國家發改委相繼為發泡餐具重返市場“正名”。發改委稱解禁有五大原因昨天下午,發改委針對發泡餐具解禁一事發布說明,......
被禁止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餐具近日從“禁止”名單中刪除。此舉在一次性餐具生產廠家中引起議論。“不可能吧,這是國家一直明令禁止的。”山東一家一次性餐具生產廠商表示懷疑,當他得知國家發改委確實更改了以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