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0日)《自然》增刊發布了《2012全球自然出版指數》,以國家和機構為單位,根據它們2012年在18本《自然》和自然子刊上發表的研究型科研論文數量進行排名,同時還附上了2008-2011年期間論文發表的數據進行對照分析。
中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正在迅速提升
根據這項對全球100個國家2012年在科學研究產出方面的排名顯示,中國已經在該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具備躋身世界前五大科學強國的實力。
作為世界最大人口國家的中國在排名中緊隨排名第五的法國,占據榜單第六名的位置,同時也被選為“五大重點關注”的國家之一。制作該榜單的編輯預計中國將在2013年取代法國的位置,用他的原話說“中國在2013年在科研方面將有更大的進步,如果中國不能把法國擠到第六位,那就奇怪了。”
中國自2011年以來在自然出版指數上的表現已經表明中國高質量的科研產出正在迅速提升,中國正在成為科技論文發表和科研產出的國際領先力量。2012年,在所有《自然》和自然子刊上發表的研究性論文中,有8.5%的論文,即303篇論文,是來自于中國的作者。
中國同時在全球最優秀的200大研究機構的排名中占據9席,而在2011年這個數字還是3 席。中國科學院在本次2012年的排名中,從2011年排名第22位大幅上升到第12位,躋身全球前20大科研機構。在中國所有科研機構中,中科院在生命科學,物理,化學和地球及環境科學這四大學科中,其研究實力都獨占鰲頭。清華大學在化學領域占據第二的位置,華大基因在生命科學領域被評為中國第二強的機構,而中國科技大學在物理領域的研究實力僅次于中科院。浙江大學在地球及環境科學領域則被列為第二。
最新的這期自然出版指數增刊針對政府投資,各科研機構和城市對于中國科研水平快速增長的貢獻也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該增刊也分析了作為物理科學的傳統科研強國,中國在高質量的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也有長足的進步。
美國繼續領跑全球科學研究領域
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在 2012 年全球 200 大科研機構的排名中占據絕對領先地位,繼續領跑全球科學研究領域。英國、德國及日本的排名緊隨其后,以高質量的科研產出實力躋身前四大科學強國。中國緊追法國,直逼第五位。自然出版指數是以國家和機構為單位,根據它們2012年在18本《自然》和自然子刊上發表的研究型科研論文數量進行排名,同時還附上了 2008-2011年期間論文發表的數據進行對照分析。
在 2012 年的全球百大科學強國中,美國以明顯的優勢摘得桂冠,英國和德國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在全球 200 大科研機構的排名中,美國科研機構占據了前 50 名中的 32 個席位。哈佛大學當選為全球第一的科研機構,其 2012 年在《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發表了368篇研究型論文, 比所有中國科研機構在上述期刊上發表文章數量的總和303篇還要多。斯坦福大學(Stanford)、麻省理工學院 (MIT)、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及華盛頓大學也躋身世界前十大科研機構。
正如增刊編輯所說,英國始終“能在科學界以弱制強”,并“穩守 NPI 中的第二把交椅。”德國、日本及法國位列 NPI 全球前五強,而中國迅速崛起,緊跟法國,位列第六。
鑒于 2012 年中國作者的研究類論文占《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所有發表論文的 8.5 %,增刊編輯將其確定為“五大重點關注國家”之一。此外,入選全球 200 大科研機構的中國科研機構數量從 2011 年的三所增至九所。編輯預測中國將在 2013 年的排名中趕超法國,他表示 “中國在2013年在科研方面將有更大的進步,如果中國不能把法國擠到第六位,那就奇怪了。
其他“五大重點關注國家”還有巴西、愛爾蘭、肯尼亞及沙特阿拉伯,它們目前在《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數量還相對較少,但正在不斷增加。愛爾蘭在 2008 年至 2012 年間,NPI 排名從第 30 位躍至第 20 位,巴西上升了 7 位至第 27 位。沙特阿拉伯是全球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其研究類文章數量顯著增長,肯尼亞也不甘示弱, NPI 排名上升至第 38 位。
《2012全球自然出版指數》在作為《自然》增刊發表的同時,其所有內容均可以在 nature網站上免費下載nature.asia/publishing-index-global。該指數是根據2012年發表的研究論文的數據進行排名,同時還提供了從2008到2011年的歷史數據以便進行趨勢分析。
11月3日,《自然》雜志發表中科院院士李儒新和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田野團隊在小型化自由電子相干光源研究領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研究團隊在實驗中探索飛秒激光驅動超短電......
施普林格·自然于2012年推出專門的OA圖書出版計劃,開創OA圖書模式。2018年,其OA圖書出版計劃包括500部OA圖書,章節下載量超過3000萬。四年之后,其OA圖書總產出增至以前的4倍,圖書章節......
誰能率先掌握、使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誰就更有可能在科學研究中占得先機。在各類新技術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時代,將基礎科學研究與新技術結合,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
美國心理學家拉塞爾?沃恩(RussellWarne)于2022年1月在他的博客中披露了一件令他震驚的科學“發現”。他寫道,“盡管我很熟悉這個領域的歷史,但我此前從未聽說過這個案例。”上個世紀80年代,......
最近,國家多級部門都出臺了影響科學儀器行業的優惠政策,儀器是進行科學研究與生產制造的重要下游領域。那么這些政策是什么?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在一系列政策中,最重要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9月7日的國務院常......
王秀杰在實驗室受訪者供圖 她是“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獲得者,也是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她還是一個漂亮媽媽,更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
隨著貼息貸款項目的逐步釋放,許多希望借助該政策支持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的高校老師們迫切想了解什么設備能夠恰到好處地滿足大量的應用需求?如何能夠在補充現有分析能力同時前瞻未來幾年的研究先進性?最強助攻來了......
在一般人看來,研究數學的院士一定從小就是天賦異稟的學霸。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平卻坦言,自己的成績曾經是全班倒數。“記得剛上大學時,我的成績并不理想。但每當想起陳景潤......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記者陳杭)北京市全力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由2012年的1063.4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629.3億元,年均增長10.6%......
近期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干意見》,就推動高校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有組織科研做出部署。9月27日,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