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成都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發光余輝壽命可控稀土LED發光材料研發及其在半導體照明中的應用”成果,近日在成都通過由中科院組織的成果鑒定。專家組認為,該原創性稀土發光材料有效解決了國際上一直未能攻破的交流LED照明設備頻閃問題,并實現了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跨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過稀土熒光粉生產低頻閃交流LED產品的國家。
LED照明是繼白熾燈、熒光燈后照明光源的又一次革命,被世界公認為是最具發展前景的高效照明產業。現有的LED照明光源使用直流電作為驅動,在工作時必須經交、直流電源轉換,能耗大、散熱差、成本高,因此,開發可直接使用交流電驅動的新型LED照明產品是造福百姓、推進 LED照明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
長春應化所與四川新力光源有限公司圍繞國家重大需求,于2006年合作開展新型交流LED照明技術的研發,經過6年多的不懈探索和開拓,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發光余輝壽命可控的新型稀土LED發光材料,從源頭上解決交流LED頻閃的瓶頸問題,其發光余輝壽命與交流電頻率匹配,實現了LED芯片不發光時發光粉仍然發光,從而彌補交流LED電流波動導致的頻閃,開辟了一條以具有特定壽命的稀土發光粉為核心、完全不同于國外及臺灣地區交流LED技術路線,從源頭上解決了直流和交流電驅動存在的若干技術難題。該成果榮獲2012年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能源創新”和“建筑環境”兩項提名獎,并已獲得3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3項PCT國際專利申請已經進入多個國家實審階段,構筑了自主知識產權體系。
該成果產品與現有的LED相比,具有發熱低、能量轉換率高、體積小等優勢,可提高使用壽命2倍以上,能耗和成本分別降低15%和20%以上。目前,該系列產品已通過我國的相關認證,以及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歐洲統一(CE)和歐盟環保(RoHS)等認證,銷往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巴西等多個國家,并已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專家組實地考察
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材料在3D顯示、信息存儲與處理、CPL激光、生物探針、光催化不對稱合成等方面頗具應用前景而受到關注。發展具有多重發射的圓偏振發光材料有望帶來白色CPL器件的突破,并為探索......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上海市分子治療與新藥開發工程研究中心劉路教授團隊在有機發光材料的設計與合成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基于“綠色碳科學”的理念,聚焦新型高選擇性和原子經濟性反應,實現......
【引言】CsPbX3作為發光材料的紅、綠、藍純三基色發光二極管(LEDs)在寬色域全彩顯示器領域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無機鈣鈦礦基發光二極管(PeLEDs)的外量子效率(EQE)得到了極大提升和突破。然......
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雨強研究組與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沙印林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基于該類金納米簇的雙光子動力療法具有空間選擇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
日前,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雨強研究組與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沙印林課題組合作,設計合成了一種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基于該類金納米簇的雙光子動力療法具有空間選擇性高,安全、高效,不需要避......
古人通過摩擦發明了鉆木取火,用于烤制食物、取暖和照明,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相信大家都熟知鉆木取火,可是你了解過或聽說過摩擦發光嗎?這里的發光指的可不是火光。早在1605年,弗朗西斯?培根就在他的著作......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團隊將聚集誘導發光分子(AIEgen)嫁接到納米晶表面,并研究了這一復合體系的激發態動力學,發現這一復合體系中AIEgen的非輻射分子內運動可以得到有效抑......
日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王趙鋒團隊與蘭州大學張加馳和美國康涅狄格大學LuyiSun團隊合作,開發出了具有高亮度和多色化的摩擦/力致發光粉體材料,并將其復合于聚二甲基硅氧烷......
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由于特有的發光過程而被廣泛應用于新一代光電器件、光學防偽、化學/生物傳感、時間分辨成像等領域。然而在過去幾十年中發展起來的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機小分子、過渡金屬配合物和稀土......
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由于特有的發光過程而被廣泛應用于新一代光電器件、光學防偽、化學/生物傳感、時間分辨成像等領域。然而在過去幾十年中發展起來的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主要包括有機小分子、過渡金屬配合物和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