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家中外藥企被查
中國就成本及價格操縱問題調查制藥企業,在外國企業因可能存在的價格操縱問題而承受來自北京的壓力之際,中國最高經濟規劃部門正在調查制藥企業的成本和定價機制,調查對象包括葛蘭素史克公司和默克公司的業務部門。此前,中國還對奶粉進行了一次獨立調查。調查已導致奶粉降價。根據國家發改委本月2日發布的一份聲明,該機構正在調查多家中外藥企的生產成本和定價機制。
國家發改委將就成本問題調查27家企業,就定價問題調查33家企業。國家發改委稱,此次調查旨在了解這些企業內部的成本及定價情況,同時也是為了及時調整藥品價格。
除葛蘭素史克公司和默克公司外,正接受調查的外國企業包括安斯泰來公司、伯林格。英格爾海姆公司、百特國際有限公司和弗雷澤紐斯股份公司等企業。國家發改委說,來自該機構的一個調查小組將在7月至10月之間走訪調查涉及到的相關企業。
一位熟悉相關情況的業內消息人士說,此次調查的重點似乎是“轉移定價”。“轉移定價”是—種確定成本如何在大型企業業務部門之間分配的—種定價策略。北京還計劃分析外企在中國及其他市場所售產品價格的差異。
跨國藥企感受寒意
經過過去10年的火熱發展,中國政府本周決定對醫藥行業進行調查,這讓在該國擴張的跨國制藥集團感到陣陣寒意。
地方企業高管強調說,這是國家發改委一系列審查的一部分,該委員會對所有政府提供補貼的專利藥品和普通藥品設置了價格“上限”。但一些人警告說,此舉是加強管制的信號,預示著范圍更廣、程度更深的價格削減。一位制藥行業的咨詢顧問說:“我們知道新國家衛計委主任上臺后價格受到審查。大家都預計到了這一點,但這次審查似乎比預想的要更全面,來得更早。”
花旗銀行在1月份的分析報告中說,自2011年3月以來,在國家發改委的指導下,治療不同疾病的各種藥品已經經歷了5輪降價,平均幅度為15%-20%.花旗預測,價格過高的藥品和進口藥品將成為未來降價的重點。
藥品降價大勢所趨中國眾多的老齡化人口、快速的經濟增長和提高醫療保障的承諾讓中國在許多西方制藥企業眼中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市場,這甚至發生在全球衰退之前。據咨詢公司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醫藥市場規模將從全球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強化降價預期
此次針對醫藥行業的調查絕非首次,早在2006年4月份,發改委就曾對28類西藥和中成藥進行過成本調查,而在調查結束之后,發改委隨即降低了67種抗腫瘤藥品的零售價格,這就是醫藥行業歷史上的第18次藥品降價。而截至目前,發改委已經先后對藥品實施了逾30次降價調整。
今年1月份,發改委調降了呼吸、解熱鎮痛和專科特殊用藥等藥品價格,當時業內普遍預計中成藥將步其后塵,不過本次被調查的60家藥企中,中藥企業相對較少,不是核查的主要對象。
回到問題本身,目前藥品降價預期本就存在,發改委的專項調查進一步強化了這種預期,但在10月份調查結果出爐之前,醫藥行業暫時不會迎來大規模降價潮。不過有必要指出的是,發改委所遴選的60家藥企不一定是醫藥行業毛利率最高的企業,最終的調查結果也不大可能會形成類似于白酒那樣的經濟懲罰。
2022年業績報告陸續出爐。萬里股份終止收購特瑞電池48.15%股權萬里股份昨日發布關于終止重大資產重組的公告。由于交易對方認為特瑞電池新增磷酸鐵鋰產能(6萬噸/年)已投產,特瑞電池經營狀況好于預期,......
連日來,各地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療藥物的需求明顯增長。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標是保健康、防重癥,當務之急是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記者在多地采訪發現,不少藥......
“如果真的實現標準下調,最大贏家是背后的藥企”“目前,國家未對成人高血壓診斷標準進行調整。”11月15日,國家衛健委就“國內高血壓診斷標準是否做了調整”給出了一錘定音的回應。該回應明確,成人高血壓的診......
每個時代,都從來不缺仰望星空的人。古有萊特兄弟,今有馬斯克。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還會迎來更多進入到太空“開疆拓土”的太空經濟領航者。 近年來,商業航天發展迅速,太空經濟總量不斷變大、增速逐步加......
近日,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全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上海市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藥品監管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其中,《實施意見》從加強法規標準能......
近幾年,醫藥營銷數字化趨勢愈演愈烈。醫改政策和新冠疫情雙重推動下,中國醫藥數字化營銷邁上了新的臺階,不論是醫生對數字化、合規化方式的認可度,還是醫療企業想要進行數字化營銷的迫切度,都達到了新的頂點。虛......
2022年3月8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UnitedStates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簡稱SEC)將5家中國企業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Fore......
全球1000強藥企中國獨占249家背后,是全球制藥產業價值正從美國、瑞士等地逐步轉移至中國等亞洲地區的大趨勢。而在TOP100全球藥企中,以恒瑞、石藥、齊魯為代表的傳統制藥巨頭正組成沖鋒隊率先打贏“新......
千億網售處方藥市場解禁,藥企控價失靈。在“禁”與“不禁”中徘徊了7年的網售處方藥政策,這次終于破題。4月15日,國務院宣布,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除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以外......
2019年是新藥開發豐收的一年,FDA總計批準48款新分子實體(NME),雖然比起2018年創紀錄的59款NME獲批有所下降,但是這一數字仍然在過去25年里名列前茅。2019年也是生物醫藥產業積極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