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10日(北京時間)報道,奧地利、德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們合作研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很好地讓“神奇材料”石墨烯同現有占主流的硅基技術“聯姻”,制造出在半導體設備等領域廣泛運用的石墨烯-硅化物。相關研究發表在英國自然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雜志上。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晶體,只有一層碳原子的厚度,是迄今最薄也最堅硬的材料,其導電、導熱性能超強,遠遠超過硅和其他傳統的半導體材料。科學家們認為,石墨烯有望徹底變革材料科學領域,未來或能取代硅成為電子元件材料,廣泛應用于超級計算機、柔性觸摸屏、環保和醫療設備、光子傳感器以及有機太陽能電池等諸多領域。
但石墨烯征服硅谷之路面臨的主要障礙是成功地將石墨烯整合到成熟的金屬—硅化物技術內。現在,來自維也納大學、德國和俄羅斯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構建出一種新奇且高質量的處于一層石墨烯保護和覆蓋下的金屬硅化物結構。
為了揭示這一新結構的基本屬性,科學家們采用了基于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而研制的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ARPES)。當一個光粒子同一種材料相互作用時,它能將所有能量傳遞給材料內的一個電子。如果光粒子的能量足夠大,電子獲取的能量就足以讓它從物質中逃逸。ARPES使科學家們能通過確定電子逃離物質的角度,提取這種材料的電子屬性等相關信息。
該研究的合作者、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材料學研究所電子屬性研究中心的亞歷山大·格魯雷斯和尼克雷·沃比提斯基表示:“單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層以及由其制成的混合材料使我們能借用ARPES研究很多新奇的電子現象。”
借用ARPES,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石墨烯覆蓋的硅化物不會被氧化,所以,其可以用于很多電子材料和設備中。最重要的是,石墨烯層幾乎不同其覆蓋的硅化物發生反應,這就讓其屬性得以保存完好。這種石墨烯-硅化物有望廣泛應用于半導體、自旋電子、光伏以及熱電設備中。
石墨烯導熱膜是電子器件和系統重要的熱管理材料。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導熱膜尺寸效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通過建立亞微米-微米氧化石墨烯原料橫......
北京旭華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華科技)自研的石墨烯光合作用增長液,在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用于小麥、玉米、番茄等作物試驗后,實現了10%至......
近日,蘭州大學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學中心陳熙萌、李湛團隊的一項題為“構建二維異質結構通道:利用工程化生物膜和石墨烯進行精準的鈧篩分”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Mate......
石墨烯被稱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自2004年發現以來,這種單層碳原子材料一直因其眾多獨特性能而備受推崇。但目前大量生產的石墨烯有個缺點:質量不高。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聯合研究......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石墨烯被稱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自2004年發現以來,這種單層碳原子材料一直因其眾多獨特性能而備受推崇。但目前大量生產的石墨烯有個缺點:質量不高。現在,美國哥倫......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吳明鉑團隊合作,在3D打印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開發出適用......
自2004年英國科學家用膠帶從石墨層上“撕”出石墨烯并在6年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這種二維材料已成為備受矚目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具有超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導電性能優異,是未來高性能電子器件與芯片......
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史志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MichaelUrbakh、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教授丁峰和武漢大學教授歐陽穩根合作,開發了一種生長石墨烯納米帶的全新方法,實現超高......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量子點制備及熒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深化了關于石墨烯量子點發光機理的認知,闡釋了多變量體系下機器學習輔助材料制備......
成果簡介可擴展、高效且成本經濟的石墨烯制備方法是促進石墨烯實際應用的關鍵。近年來,研究人員在提高合成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尤其是化學氣相沉積法。然而,由于合成條件復雜,其效率和均勻性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