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試點城市都沒有形成一種成熟的可復制的“醫藥分開”模式,如僅僅依賴財政輸血、醫生收入和配套政策依然不到位、一些地方試點的“藥房托管”形式引發藥劑人才流失以及用藥安全雙重隱患,影響“醫藥分開”這項民生政策深入推行。
財政“輸血”難保醫院正常運營
長期以來,藥品加成都是醫院利潤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九成以上的醫院,藥品加成收入占醫院總收入的40%至60%以上。推行醫藥分開意味著醫院沒有了這塊收入,運行和發展都面臨一系列困難。為了彌補醫院的損失,許多地方采取政府財政補償、提高服務價格等方式補貼醫院的收入減少。
但是,基層普遍反映,這種“財政兜底”模式僅能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實行,中西部地區財政很難為公立醫院的運轉充足“供血”。因此目前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平均投入只占公立醫院開支的6%-8%,有些地方政府不但沒投入,甚至還要求醫院上繳一部分收入,醫院為了維持運轉,只有采取“以藥養醫”的方式。
作為試點城市之一,去年12月,湖南株洲市在茶陵、炎陵兩縣的6家公立醫院率先改革取消“以藥補醫”,1126萬元的藥品收入損失,按服務價格調整、財政補償與醫院內部消化三個渠道8:1:1的比例來彌補。
但是作為省級貧困縣,茶陵每年的財政收入9億多元,僅衛生一項預算就近2個億。茶陵上調部分診療費,新增的800多萬元由醫保承擔,但實行改革前,全縣醫保資金總額為1.45億元,年底結算時剩余只有60萬元。縣級財政能否承受公立醫院改革后財政和醫保資金的雙重壓力是地方政府和醫療部門最擔心的事。
同樣,陜西省寶雞9個縣全部被列為國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目前超過半數的縣級財政都難以配套零差率補償款。下一步如果要向市級醫院推行的話,需要財政補償約1億元,地方財力難以補償到位。
醫護人員工作量“超載”勞務報酬沒有跟上
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我國醫保的覆蓋面逐年提升,加上醫藥分開使藥價明顯降低,許多醫院就診人數增加,加大了醫務人員工作量。據株洲市人民醫院提供的數據顯示,相比2011年,今年1月份的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別增加4.94%和10.06%,一個住院醫生負責近20個病人,工作量嚴重超負荷。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魏文斌是業內一知名專家,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強度。眼科護士王晶雪說:“醫院本來就很忙,趕上魏主任出門診,更是忙上加忙。魏主任門診最高紀錄是一天看110個病人。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看到晚上9點。匆匆扒幾口涼飯菜后,他接著又去病房了。魏主任在上班時很少喝水,他說水喝多了去衛生間的次數就多了。騰出這功夫,能多看幾個病人。”
陜西省隴縣人民醫院編制床位220張,實際開放床位超過500張,醫院2012年門診19萬人次,比2011年增加了3萬人次。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牛長東說:“藥品價格下降,質量又有保證,病人就更愿意來醫院看病。我也希望能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今年過年期間我已經連續兩個月沒有休息過,幾乎每天都是從早上忙到到天黑,精疲力竭。”
醫藥分開后藥價降低,為了彌補醫院和醫護人員收入的減少,絕大部分試點城市都相應調高了原先偏低的診療費,希望可以充分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但這一舉措并沒有完全得到一些醫護人員的認同。
江蘇鎮江市部分醫療機構人員反映,目前醫療服務價格還是一本糊涂賬。鎮江第一醫院口腔科主任孔繁芝說:“以前補一顆牙收費10元,改革后提高到了 12元,可是12元連吃頓盒飯都不夠,抵不上補牙的材料成本,更別談體現技術價值了,雖然改革之后,技術含量高的服務價格已經提高了20%至50%,可是醫生并沒感覺與自己的勞動價值完全匹配。”
藥房托管模式令藥品臨床安全現隱患
記者采訪了解到,為了徹底實行醫藥分開,斬斷醫院賣藥掙錢的驅動力,一些地方在推行醫藥分開中,試行藥房托管的方式,即通過招標等形式將藥房托給一家或幾家醫藥公司運營。
但是臨床一線醫生和藥劑專業專家一致認為,臨床治療需要數千種不同規格的藥品,單個或幾個藥企難以完全提供,這將導致藥品供應與臨床需要脫節的情況。
專家認為,醫藥分開后,患者在藥房買藥,能否保證藥品的質量是一個關鍵問題。目前社會上的藥店林林總總,進藥途徑也是各不相同,醫院中的藥房是受到藥監局和衛生局兩個部門共同監管的,而且監管力度大、要求嚴格,市場上的藥店只受藥監局的監管,監管力度也不如醫院。
此外,醫藥分開以后,當出現醫療事故,責任問題就變得復雜模糊,很難界定是醫生處方的問題,還是患者用藥安全的問題,又或者是藥品質量的問題。處方被患者拿出了醫院以后,處方的管理體制就受到沖擊,處方真假的鑒定非常困難,很可能患者在“處方”這個醫療環節的第一關就沒有保障了。
3月30日,國家醫保局等4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冠患者醫療費用保障工作的通知》,自4月1日起,新冠醫療費用與其他乙類傳染病實施相同的醫保報銷政策,符合條件的診療方案內的醫保目錄外新冠治療藥品可......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綜合處處長陳永勝日前在2023年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上透露,將出臺《深遠海海上風電管理辦法》《風電場改造升級和退役管理辦法》等多個政策文件。陳永勝介紹,國家能源局將適應新的形勢,推動可......
12月26日晚間,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公告:一、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二、經國務院批準,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采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
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推動經濟鞏固回穩基礎、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當前經濟運行保持恢復和回穩態勢,但基礎還不牢固。會議稱,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
11月27日,全國單日新增新冠感染超過4萬例,多日持續增長,并且全國各地散發,廣州、重慶、北京等大江南北各大城市都深受困擾。當前為應對新冠疫情所采取的防疫措施,已經不僅影響經濟,而直接破壞了不少民眾的......
近日國衛辦財務函[2022]313號文件,《國家衛建委開展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的通知》,對醫療機構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貸款實施階段性鼓勵政策,面向符合區域衛生規劃需求的各類醫院,開展醫療設備......
隨著2018年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中國加強基礎研究的號角已經吹響,兩年后的2020年五部委聯合出臺《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這可以看作是科技管理部門對......
近日,對中國制造至關重要的《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目錄(2021年版)》發布(以下簡稱《目錄》),《目錄》起到引導、鼓勵政府、企業創新發展、優先攻克各項關系中國相關產業發展、關系國計民生的各領域關鍵基礎技術......
為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部署,做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近日,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實施......
編者按:博士普普和王博的人生規劃,因一項人才計劃的調整而改變了。身為科研“青椒”的他們,原本都奔著成為深圳市后備級人才,并將其作為在深展開科研乃至人生的重要支點。根據《深圳市人才認定標準(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