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曾預言,“下一個世界首富將出自基因領域”,目前美國每年約有幾十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基因檢測的市場逐年擴大,基因測序行業正在成為朝陽產業被廣泛看好。
與美國迅猛的發展勢頭相比,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稍顯冷清,操作不規范、缺乏行業標準等嚴重制約著我國基因檢測市場的發展。我國基因檢測公司該如何崛起?如何利用已有的優秀技術手段擴大中國市場?
兩大原因制約行業發展
專家告訴記者,基因檢測應用廣泛,在臨床個性化用藥、設計新藥、疾病風險預測、健康管理等方面,基因檢測技術大有可為。目前基因檢測技術可以診斷出1000多種遺傳性疾病,健康管理顧問們可以利用基因檢測技術為客戶打造個性化保健方案。
在美國,基因檢測產業發展勢頭好,基因檢測的價格費用隨著檢測技術的成熟而不斷降低。在美國檢測全基因組序列只需要幾千美元,國內開展的有些單項型基因檢測服務只需幾百元。
與美國如火如荼的基因檢測行業相比,基因檢測產業在我國發展較慢。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基因檢測項目需要臨床資質。事實上,我國70%的基因檢測公司沒有相應的臨床資質,進行基因檢測必須通過臨床醫生,這必然制約基因檢測項目的開展。而且由于缺乏監管,臨床醫生不知道或忽略了對患者進行基因檢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該產業的發展。
缺乏標準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國沒有基因檢測公司的技術標準、市場準入標準,國內基因檢測公司技術手段不同,良莠不齊,一些基因檢測公司強行開展并不成熟的基因檢測項目,造成市場混亂,公眾信任嚴重缺失。
基因檢測不能包治百病
基因檢測建立在科學依據的基礎之上,有一定預防作用,但基因檢測不能包測百病。
業內一位資深專家告訴記者,目前科學家已經能夠分析出某些基因與疾病的關系,但與基因個性化咨詢、基因治療疾病、解讀人類遺傳密碼尚有較遠距離。基因檢測出來的易感基因不等于致病基因,大多數疾病來自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當我們遭受巨大打擊后,往往還能逐漸恢復,絕不僅僅是一、兩個基因在起作用。他認為,至少還需要20年科學家們才能把基因測序得到的數據分析清楚。
另外,搜集基因數據庫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我國一些小基因公司并不具備這個能力,往往借用西方的基因庫解讀基因測序結果,但是白種人數據庫對黃種人參考價值有限,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會大打折扣。
少項目缺市場發展慢
目前,我國的基因測序公司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一些擁有先進技術的公司大多以科學研究為主,面向公眾的測序項目較少,而且他們缺乏市場運作經驗,導致我國基因檢測行業發展較慢。
應該說,我國的基因測序技術并不落后。我國曾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并承擔了1%的測序任務,為此而建立的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中心和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中心承擔國家生命科學和基因組重大科研任務,集合了我國最優秀的基因檢測人才,掌握著國際最先進的基因檢測技術。
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測序完成后,南方基因組和北方基因組嘗試開始部分面向公眾的測序工作,比如北方基因組諾賽公司就開展了疾病易感基因測序的工作,面向公眾的基因檢測工作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目前,諾賽公司大部分工作是參與基因組學的研究,與藥企開展合作。“找到新的藥物靶點必須借助于基因測序技術,近些年來,基因測序技術飛速發展,基因組學發展快速,給生命科學的發展帶來很多啟示。”國家人類基因組北方中心諾賽公司總經理李秉珅說,“我們以合作研究為主,解讀基因信息,建立基因庫,我們擁有最先進的基因檢測設備、測序技術、最優秀的基因研究人才,建立這個平臺有助于醫院、研究院所、基因測序公司抱團發展,將對推動我國生命科學醫學發展有重要意義。”
據筆者了解,像華大基因、諾賽基因公司這些技術先進的公司并非沒有拓展市場的想法,但是由于長期以研究為主,缺乏市場運作經驗,在面向公眾、臨床應用方面的基因檢測項目沒有突破。
操作規范的基因測序公司往往在市場運作時非常謹慎。李秉珅告訴記者,面向公眾開放的基因檢測項目中,諾賽基因公司只做位點確切的項目,缺乏市場經驗,人力有限,造成諾賽公司的市場空間狹窄,成本高,利潤低。如果進行不規范操作,不遺余力地拓展市場,短期內獲利頗豐,長期看來損害行業整體利益。
本土企業弱小,隨之而來的就是強大的外資企業,一些外企基因檢測公司高調進入中國市場,沖擊著原來就較弱小的基因產業。中國的基因檢測公司處于風雨飄搖中。
鏈接:
一些基因測序公司已經開展了預測性基因檢測項目,利用基因檢測技術在疾病發生前就發現疾病發生的風險,提早預防或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由于個體遺傳基因差異,不同的人對外來物質(如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藥品企業新藥注冊申請時,應先進行基因測序。另外,一些價格昂貴的抗體藥物在臨床使用前也應進行基因檢測工作,以便找出適合的病人,節省藥費,合理用藥。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科研團隊合作開發納米孔測序技術,可用于癌癥患者感染病原體的快速檢測。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Frontiersin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
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MGI)于9月9日正式推出DNBSEQ-G99*,這是最新型號的中低通量基因測序儀*。作為全球同等通量測序儀中速度最快的測序儀之一,DNBSEQ-G99*特別適用于靶向基因測序和......
賽默飛世爾科技近日表示,其下一代基于測序的OncomineDxTargetTest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作為伴隨診斷(CDx),用于識別可能患有晚期RET驅動的肺癌和甲狀腺癌的患者。有......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對在利比亞撒哈拉沙漠考古遺址收集的新石器時代的西瓜種子進行測序,破譯了迄今最古老的植物基因組。對6000年前的西瓜種子進行測序,為西瓜的馴化提供了新線索,有助研究如何增強西瓜的抗旱、抗......
在我們呱呱墜地之前,受精卵是如何發育成復雜個體的?為何正常的細胞會慢慢變成癌細胞?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了解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正常發育的過程,也對理解疾病的產生和發展至關重要。然而......
NGS測序中的常規類文庫主要針對全基因組測序,廣泛應用于各類物種的重測序、遺傳變異檢測、BSA性狀定位、遺傳圖譜構建、群體進化、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質粒&線粒體&葉綠體測序、宏基因組測序......
我見過的相當一部分人,做質控時,一般也就就是跑個實驗室或者公司的祖傳代碼,但對于軟件所做的操作不求甚解,歸根結底,是因為對測序流程中,接頭是怎么加上去的不太了解。現在我們接觸的大多數二代測序數據,都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04.shtm科技日報北京6月27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最近,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
測序技術新人UltimaGenomics近日表示,它已與英偉達合作以加速基因組分析。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紐瓦克的Ultima一周前從隱身模式中脫穎而出,獲得了6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并表示計劃在明年初推出......
2022年5月31日,基因組測序公司UltimaGenomics走出隱身模式,宣布完成6億美元融資,并推出新型高通量、低成本基因測序平臺,可提供100美元的全基因組測序,這直接將當前1000美元的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