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許路邊的燒烤攤上不會再見到煙熏火燎的狀況,烤串用的燒烤爐被一種封閉式的烤箱代替。鍋爐也不會再因為廢氣排放對大氣造成污染,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而這一切,得益于一項新型的燃燒方式——催化燃燒的應用。它的神奇之處就在于使超低濃度的燃料得到完全的燃燒氧化,轉化效率接近 100%。2013年第2期《前沿科學》發表了張世紅、Valerie Dupont 和Alan Williams的《天然氣低碳催化燃燒特性與應用》一文,向我們介紹了天然氣催化燃燒的特性、理論和應用。

      天然氣催化燃燒的理論研究

      催化燃燒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然而直到進入20世紀70年代,人們意識到催化燃燒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才開始進行廣泛的研究和應用開發。對催化劑的進一步開發和研究為催化燃燒的研究開辟了新的途徑。直到今天,催化燃燒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催化劑及制備工藝和催化裝置及控制技術兩方面。

      在對貧甲烷/氧氣/氮氣混合氣體燃燒進行的理論研究中,使用的是滯止點流動反應器實驗裝置。內部鋁支架的中間是固定在陶瓷框架里面的催化劑鉑金屬薄箔。在燃燒時,鉑元素與反應物一起參與到反應中去,形成熱循環,在反應過后試驗氣體成為尾氣排放,鉑恢復原狀并繼續參與下一個這樣的循環。通過反復的試驗和數值模擬發現,因為有催化劑因素的存在,可燃氣體能在低濃度的情況下發生催化燃燒并完全氧化,不形成CO、氮氧化物和未完全燃燒的碳氫化合物,燃燒發生在常規氣相易燃極限之外,因此燃燒更加穩定。催化劑表面的異相反應抑制了氣相氧化反應的程度,提高了單相點燃的表面溫度。

      天然氣催化燃燒的開發應用研究

      張世紅研究團隊以催化燃燒機理和應用研究為課題,對近零污染物排放,催化劑中毒特性和貧天然氣/空氣混合比如何調節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工業產品和產業化研究。開發研制了天然氣催化燃燒V型冷凝鍋爐、天然氣催化燃燒烤箱、天然氣催化燃燒爐窯。

      在對天然氣催化燃燒V型冷凝鍋爐的研究中,燃燒爐采用催化燃燒的方式以后,可以避免火焰燃燒方式的諸多缺點。張世紅研究團隊通過對普通快速型燃氣熱水器和家用燃氣灶的煙氣進行了測量,發現燃氣熱水器及燃氣灶排放的煙氣雖然都被空氣明顯稀釋過,但污染物排放濃度仍然比催化燃燒高很多,因此證明催化燃燒貧CH4的異相燃燒方式能夠產生節約燃料和減少環境污染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試驗數據表明,催化燃燒V型冷凝鍋爐的熱效率明顯比普通燃氣鍋爐要高。利用分析儀測量催化燃燒和氣相燃燒兩種情況下的煙氣成分及含量發現目前的催化燃燒幾乎已經達到了燃燒完全的程度和近零污染物排放。

      張世紅研究團隊的另一項成果催化燃燒烤箱更貼近于我們的生活。和普通烤箱相比,催化燃燒烤箱不僅節約了電能,而且由于催化燃燒器的輻射面積相比普通電烤爐的發熱管的面積要大,所以在催化燃燒烤箱中食物能夠更好地接受高溫輻射所傳來的能量。通過對普通烤箱和催化燃燒烤箱同時燒烤兩塊相同部位的牛肉比較,催化燒烤箱中烤出的牛肉口感鮮嫩,清爽,柔軟汁多,容易嚼爛,氣味更明顯,肉香味誘人。

      在對天然氣催化燃燒爐窯研究中,張世紅研究團隊通過對爐窯設備的改進,使烤盤周邊溫度達到了850攝氏度左右,燒出的陶器特征明顯、形狀規則、表面光滑、無凸起坑洼現象。和普通電爐窯燒出的陶器相比,前者因為受熱均勻,其品質更加細膩,顏色淡雅細致,更接近于自然本色,可以作為裝水的容器。

      天然氣催化燃燒的應用亟待推廣

      張世紅教授認為,天然氣催化燃燒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低碳脫硝排放,煙氣經過高溫而達到無菌且成分與新鮮空氣相同。天然氣催化燃燒在供熱、食品工業、化工和爐窯、部分冶金行業和農業中因其燃燒的穩定性、完全燃燒和近零污染可以發揮出普通燃燒不可代替的作用。

      比如,天然氣催化燃燒V型冷凝鍋爐的研究結果為當前北京市的大氣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天然氣催化燃燒爐窯研究的成果對未來的景觀設計、園林園藝工藝、藝術品制作和古建材料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這種無污染的燃燒方式將會有更廣泛的應用推廣空間。

    相關文章

    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研人員在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深部熱成因烴源能為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提供氣體。相關成果發表于《海洋和石油地質》(MarineandPetrole......

    海關總署: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5.7%

    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5.7%。其中,出口7.8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萬億元,增長6.8%;貿易順差1.81萬億......

    中國石化川西氣田建成投產天然氣年產能20億立方米

    3月1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第三個千億方海相大氣田——川西氣田全面建成投產,年產能20億立方米天然氣、13萬噸硫黃,為我國西南地區及川氣東送沿線提供更多清潔能源。四川盆地......

    理化所等在低溫壓縮膨脹一體機樣機研制方面取得進展

    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份額。通過船運輸液化天然氣(LNG),是天然氣在全球流動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運輸和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蒸發氣(BOG),造成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當前,亟需開展國產化船......

    探明儲量1330億立方米!“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

    1月17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由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興場氣田1330.1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定,標志著......

    全球規模最大|我國成功建設年產量60萬噸的乙醇生產裝置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基于我國自主技術建設的年產量達60萬噸的乙醇生產裝置12月28日啟動試生產,該裝置以焦爐煤氣為原料,成功產出合格無水乙醇。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工業生產裝置。該裝置依托中國科......

    首套國產氣質分析儀投入運行,中國計量院提供測評驗證服務

    近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集團”)自主研制的國產化氣質分析關鍵設備系列儀器,首次在國家管網集團黑河首站、深圳某液化天然氣(LNG)公司投入使用并平穩運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

    全球首套含氦煤層氣提取99.999%以上高純氦氣裝置一次開車成功

    近日,由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萬Nm3/d含氦煤層氣提取高純氦氣裝置在窯街煤電集團甘肅科貝德煤與煤層氣開發技術有限公司實現一次開車成功,順利產出99.999%以上純度的高純氦氣。這......

    科學家首次通過原位實驗證實天然氣水合物可到達海表

    記者齊芳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譜探測系統,構建了天然氣水合物上升時隨水深變化的演化模型,并通過深海原位實驗首次證實了天然氣水合物可攜帶冷泉氣體到達海表。相......

    國內首次摻氫天然氣管道燃爆試驗獲得成功

    11月13日從國家管網集團獲悉,由該集團組織開展的國內首次摻氫天然氣管道泄放噴射火試驗與封閉空間泄漏燃爆試驗日前成功實施,填補了我國長輸天然氣管道摻氫泄放燃爆驗證試驗的空白,為實現天然氣長輸管道摻氫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