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思維的遺傳學
你的大腦可能與你兄弟的大腦的思維方式不同,這是因為各人的腦子因受到某種程度的同胞間基因上的差異的影響而具有不同的運作方式。這是Jan Willem Koten, Jr.及其同事所開展的對男性雙胞胎和他們的非雙胞胎兄弟的腦部成像的新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他們的研究表明,神經網絡在協同解決一個諸如記住一串數字等問題上存在的個體差異與遺傳學的影響有著某種關系。在進行這類記憶作業時,通過比對雙胞胎及他們的兄弟之間的腦活動模式,研究人員發現,每個人的腦子的某些區域并非一直處于被激活的狀態。這些不同的激活模式看來與遺傳學上的差異具有相關性。當每個人的腦子在處理同樣的思維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思維”,而這種現象可能會幫助闡明基因在思維上所扮演的角色。
病毒感染后果的預測圖
Qingsheng Li及其同事說,一種用肉眼觀察免疫系統對某種病毒感染的早期反應的新方法可以幫助人們預測感染的病毒是否會得到遏制、被消滅,或會進行活躍的繁殖。這些發現可能被證明對測試HIV-1疫苗及對其他的病毒感染的早期控制是有用的。研究人員說,病毒感染的后果“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數字游戲”,即這是在病毒繁殖的速度和規模與免疫系統反應的速度和規模之間進行的一種競賽。Li及其同事結合了在動物感染模型中的2種技術來觀看免疫系統對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以及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的某些病毒株所產生的免疫反應。他們顯示,以病毒為目標的T細胞的爆發規模和時機可以幫助人們預測免疫反應是否會遏制和消除該種病毒的感染。
不含外來DNA的人類iPS細胞
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了一種創制誘導人類多能干細胞(或稱iPS細胞)的方法,在這些細胞中不含外來且可能有害的DNA。這些發現對在基礎生物學研究中所使用的細胞來說是重要的,而且也是人們向生產iPS細胞這一目標邁出的關鍵性一步。這些iPS細胞可用于醫療,但卻沒有添加到細胞中用來重新設定細胞程序的那些物質所帶來的危險。這些添加的物質可能會干擾細胞的正常發育。在研究人員首次對胎兒和成人細胞進行重新編程并使其成為iPS細胞的時候,他們用基因工程病毒將數個關鍵性的基因插入到細胞核內,并通過它們來開啟重新編程的過程。Jungying Yu及其同事現在介紹了另外一種方法。他們將基因添加到被稱作質粒的DNA環中,而這些質粒通常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之外。接著,研究人員用一種叫做核轉染的方法將這些質粒介入到人包皮細胞中。在質粒中的基因所表達的蛋白質會將細胞重新編程并使其成為iPS細胞。這些iPS細胞在接著的幾輪細胞分裂中會開始失去這些質粒,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分離出不含質粒的細胞。在文章中,作者們提到,其他的研究團隊最近也報告了具有同樣目標的實驗方法,但這些作者說,他們的方法才是目前唯一的能夠產生完全不含載體和轉基因序列的人類iPS細胞的方法。
10月7日,《科學》在線發表復旦大學教授徐彥輝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員解析了包含+1核小體的PIC-Mediator復合物結構,首次展示了轉錄起始復合物與+1核小體的緊密結合,表明+1核小體對轉錄起......
記者在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合肥主會場采訪時了解到,隨著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被稱為“國之重器”的大科學裝置正加速催生應用成果。作為“雙創周”系列活動之一,合肥大科學裝置成果轉化......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高級別的致命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聚合酶負責病毒基因組復制過程,且具有較高保守性,是研發廣譜性藥物的重要靶標。由于分子量大、不穩定、易降解等原因,埃博拉病毒聚合酶三維結構的解析是世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院長黃震有個宏大的夢想。他希望,通過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發電來轉化二氧化碳、制備合成燃料,實現“燃料合成—燃燒—碳排放—燃料合成”的碳元素循環利用,......
世居高原的藏族人群是研究人類如何適應極端環境的理想人群。過去對藏族高原適應遺傳機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人體對高原低壓低氧環境的適應,并發現了多個低氧適應基因,如編碼低氧誘導因子-2的EPAS1基因。然而,在......
為對接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加速全球公共衛生最安全城市建設,在上海搭建一個高水平、致力于病毒學源頭創新和臨床轉化的研究機構,9月26日,上海市病毒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
當科學遇見藝術,會有什么樣的交流、碰撞與融合?冷冰冰的化石如何更形象、更有溫度?遠古生命“動起來”會不會讓你更加想探索地球生命的神奇?9月25日,科學與藝術融合博物館論壇——《“從龍到鳥”國風科學繪畫......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24日在廣州南沙正式動工。該會址以“千帆競渡、科技遠航”為設計理念,計劃于2025年建成投用。當日,大灣區科學論壇戰略咨詢委員會也在南沙成立。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位于南沙明珠灣......
9月23日,“2023年科學突破獎”獲獎名單揭曉。有著科學界“第一巨獎”“科學界的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Prize),主要獎勵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數學領域的頂尖研究人員,......
據科學突破獎官網報道,當地時間9月22日,2023年“科學突破獎”在美國舊金山公布,以表彰在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方面取得突破性科學成就的科學家,深度學習預測蛋白質結構、量子信息、嗜睡癥的發病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