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7-29 10:21 原文鏈接: 南水北調中線蓄水在即丹江口污水直排依然嚴重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今年蓄水在即,并將于明年汛后實現通水。在各方面努力下,水源區生態保護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影響水質的問題仍然存在,亟須解決。

      庫區水質安全隱患猶存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涉及湖北、陜西、河南三省。湖北環保部門今年4月的監測結果顯示,十堰市流入丹江口水庫的部分干、支流水質遠未達標,其中的神定河、泗河、劍河、犟河和官山河是國家重點治理的5條河流,但除官山河為四類水質外,其余4條均為劣五類水質。記者在神定河、劍河和犟河實地走訪發現,污水直排現象依然嚴重,河道的中下游水質離國家要求的三類水質目標差距巨大。經測算,5條河流平均每天共有超過100萬方的污水直接進入了丹江口水庫。

      今年5月全國政協常委視察團對中線水源地的水質保護進行了調研,據他們的調研報告顯示,湖北十堰和河南淅川、西峽等地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遠滯后于城市發展,污水收集率不足40%,城市污染占所在河流污染物來源的80%。比如淅川縣,現在的城區污水處理廠當初是按9萬人設計,但現在的城區人口已增加到24萬人,污水處理廠能力不足、城市管網建設嚴重滯后,造成許多污水直排入河。

      同時,農業面源污染危害很大。整個丹江口庫區有1488萬畝耕地,仍然依賴傳統方式,大量施用農藥、化肥,每年化肥使用量超過100萬噸、農藥約1 .5萬噸。這些化肥農藥除少部分被植物吸收外,絕大部分都流失入河流中。庫區1032萬農村人 口 , 每 年 排 放 污 水 約3億 噸 ,C O D 6.18噸,氨氮1.5萬噸,日常生產生活中還產生大量畜禽糞便及農村污染。據統計,水源區面源污染以總氮計約為36442噸,這些是造成庫區向富營養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此外,庫區重大水污染隱患相當突出。據分析,丹江口水庫近十年來營養物含量呈上升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局部庫灣水體有發生富營養化的可能;水源區尾礦庫共1200余座,其中對水質安全影響較大的重金屬尾礦299座。2000年以來,水源區共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6起,均由陸路運輸車輛翻覆和尾礦垮壩造成;水土流失仍需要進一步治理,據湖北省測算,“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規劃湖北治理5464平方公里,仍有369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需要治理。

      多重因素難使水質達標

      據了解,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治理需求與國家規劃存在較大差異。十堰市為實現5條河流的三類水質目標,當地曾組織了長江委、水利部的專家編制了綜合治理方案,經過普查和測算,全市需要新建1106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網,以提高污水收集率并實現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再加上河流水生態修復、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業點源和農業面源治理等項目,5條河流治理工程概算達到40億元。

      而對于十堰5條河流的治理,國家納入“十二五”規劃的項目僅有66個,總投資8.7億元。國家規劃資金只占地方實際需要的21%。據當地測算,如果只是實施國家規劃的項目,這些工程措施只能削減5條河流C O D總量的37%。十堰市環保局高級工程師左輝說:“僅靠目前國家規劃的項目去實現三類水質目標,那簡直是奇跡。”

      規劃的部分項目尚未落實。由于建設內容、實施主體不明確,資金來源與審批渠道不確定,生態農業示范區、入河排污口綜合整治、水土保持類的濕地恢復與保護等項目無法實施;同時《“十二五”防治規劃》項目落實緩慢,“十二五”時間已過半,但規劃確定的10類445個項目投資近120億元,目前只有62個項目已完成或在建,完成投資僅27億元,不足項目總數的14%和總投資的22%;處于前期階段的89個,占總數20%,沒有啟動的尚有294個,占66.1%。

      地方財政配套資金的巨大缺口嚴重制約治污工程。水源區45個縣(市、區)中,國家級貧困縣占80%以上,例如十堰市納入規劃的73個鄉鎮級污水處理廠,國家配套補助60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網建設資金,但由于地處山區,人口分散,實際需配套建設污水收集管網100公里,缺口資金達6000萬元。已經建成的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運行費用也得不到保障,例如十堰市城區3個污水處理廠年運行經費8569萬元,2012年實際征收污水處理費4612萬元,缺口資金3957萬元,使得部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

      水源地保護法規體系和流域協調機制還不健全。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范圍廣面積大,流經主要支流20余條,大小河流幾千條,涉及河南、湖北、陜西三省8個地(市)43個縣(市、區)。水資源保護和利用的利益主體復雜,目前尚無專項法規分清責任,庫區及上游地區的流域管理層面還缺乏強有力的協調機制,導致干流與支流、上游與下游、生產與生態之間的用水、排污關系不順。

      水質保障的措施建議

      針對嚴峻的水污染防治現狀,全國政協常委視察團建議首先要治理好7條重污染河流。按照原規劃進度,無法在年底送水前水質達標,國家應該考慮從實際出發,新增一批規劃外治污項目,包括污水處理廠擴容升級、河道清淤疏浚、護案治理、城市污水管網配套和濕地建設等,按“一河一策”的要求徹底整治。

      二是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關于簡政放權的要求,簡化項目審批程序,盡快啟動已規劃的治污項目,落實配套資金,提高工作效益,確保資金到位、項目落地,在明年通水前發揮作用。

      三是抓緊開展專項治理。包括農業面源污染,加強退耕還林、濕地保護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等。清理庫區周邊不安全因素,徹底取締庫區網箱養魚,治理無主尾礦庫嚴防重金屬污染。借鑒三峽庫區經驗,在提高正常蓄水位錢,切實做好庫區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和防治。

      四要落實對水源區環境生態系統的全方位監測和評價,開展入河排污口及省市交接斷面監督性監測,促進污染物總量控制。以流域為單元,建立水利、環保、建設、國土等部門參與的水資源保護監測網絡,做到信息實時共享。

      五要探索生態補償機制,推進對口協作。可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北京、天津等受水區從財政中安排一定額度資金,專項用于水源區水質保護。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優先補足丹江口水源地的地方財政標準收支缺口。發揮水源地生態優勢,以類似“綠色認證”方式,推廣綠色農產品優先進入北京等受水區市場。批準設立丹江口水源地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驗區,可以將試驗區建設與實施《“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防治規劃》及《秦巴山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緊密結合,統籌推進扶貧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等。

    相關文章

    洪水災害后,應該如何確保居民的飲用水安全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生態環境部發布8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進展如何?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黑龍江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本世紀末地表水污染或影響55億人

    《自然·水》最新發表的一項建模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表水污染可能會影響到55億人。研究結果指出,到本世紀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將成為全球地表水污染熱點地區。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被認為會影響今后幾......

    生態環境部發布7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環境部:長江干流國控斷面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過持續保護修復,長江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23年1月至5月,長江經濟帶水質優良斷面(Ⅰ-Ⅲ類)比例為94.0%,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長江干流國控斷面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

    防治污染,讓微生物“吃掉”有害氣體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科技助力,只為清澈的水

    從江蘇宜興環科園驅車半個小時后,記者在芳草萋萋的綠地上看到一抹明亮的白色,一個形似“三葉草”的建筑映入眼簾。它仿佛張開雙臂,熱情地歡迎每一位到訪的客人。在這里,看不到一滴污水,聞不到一絲臭氣,聽不到機......

    中國環境報: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