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奶粉或必檢"肉毒桿菌"
知情人士透露 質檢總局擬要求出具檢測報告
新西蘭恒天然事件引發公眾對進口奶粉的擔憂。昨天,記者從接近國家質檢總局人士處獲悉,國家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強新西蘭輸華乳制品的檢驗監管,或要求進口奶粉企業出具"肉毒桿菌"的檢測報告。
現狀:
"肉毒桿菌"非必檢項目
據了解,按照5月1日起實施的《進出口乳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洋奶粉進口需過單證審核、現場查驗、標簽審查、抽樣送檢、實驗檢測等"五關".其中,首次進口的必須提供產品的全項目檢測報告。
按照要求,新規實施后,全項目檢測報告必須批批核審,以一段嬰兒奶粉為例,檢測報告所列項目達到50項。核對過50項內容后,還要抽檢這批奶粉,抽檢項目依據質檢總局確定的風險評估項目進行。
"但這50項內容中不含'肉毒桿菌'這一項。"相關人士指出,由于"肉毒桿菌"并非常見污染物,所以未列入常規檢測項目。而且對于肉毒桿菌在乳粉中的限量標準,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也沒有統一標準。
措施:
或要求出示檢測報告
盡管"肉毒桿菌"在業內人士看來并非是常見污染物,但它卻真實地出現在我們身邊了。為此,國家質檢總局快速反應,在接到新西蘭方面通報的當天,即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新西蘭輸華乳制品的檢驗監管。
據了解,目前加強檢驗監管的方式包括暫停進口新西蘭濃縮乳清蛋白粉和配方奶粉基粉。"另外,國家質檢總局正在研究,要求進口奶粉出具'肉毒桿菌'的檢測報告,風險評估抽檢中也將進行相關檢測。"相關人士說。"總之,進口奶粉的把關將會越來越嚴。"
背景:
"肉毒桿菌"本不該發生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肉毒桿菌'是不該發生的問題。"
知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以前都沒聽說過含有'肉毒桿菌',目前除了恒天然外,也沒有聽說其他知名乳制品品牌發生過類似事件。"據他分析,"此次并非恒天然的設備不過關,而是在管理當中出現漏洞和疏忽。按照奶粉及其原料的生產程序,必定要清洗管道,如果沒有徹底清洗干凈,就容易留下牛奶的污漬。在這種狀況下,極易產生肉毒桿菌。"
擔憂:
國內奶企是否干凈?
"'肉毒桿菌'并非常見污染物,也不列入常規檢測項目,那是不是只有恒天然一家存在這樣的問題,國內的奶企會不會也有類似問題?"昨天,寶寶媽劉女士擔憂地說,"恒天然是企業在自查中發現問題并主動公告。國內的奶企是否會自查,會不會出現類似問題,發現問題是否能夠主動告知消費者?"劉女士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加強把關。乳業專家宋亮此前也呼吁,國內應盡快出臺乳粉中的肉毒桿菌限量標準。
隨著人們健康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養生保健成為社會熱門話題。中藥制劑具有治療和調理的雙重功效且不良反應小,因而在中醫藥材產品市場中呈現出異常火爆銷量。由于中藥療法起效慢,不少違法人員在利益的驅動下擅自在......
近日,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正式實施了! 標準是新制定的,但新聞卻算是個舊新聞了。早在2021年3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告,公布第五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共涉及120家單位。其中,試驗檢測類平臺共有75家單位上榜,大部分為檢測機構。詳情如下: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告,公布第五批產業技......
近日,鄭州大學化學學院發布《鄭州大學化學學院液相高分辨質譜聯用儀和多模式微孔板檢測儀及配件采購項目》通知,花費346萬元采購液相高分辨質譜聯用儀和多模式微孔板檢測儀及配件。詳情信息如下:一、合同編號:......
全球科學儀器市場規模不斷提升,根據SDI預測,2026年規模可達1020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48%。當前,我國科學儀器仍主要依賴海外品牌,大型科研儀器七成以上為進口產品,國產化率較低。此前,教育部......
2023年2月22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無損檢測機械手超聲檢測系統通用要求》(ISO24647:2023),這是由我國主持制定的首項ISO超聲檢測領域國際標準,標志著中國超聲檢測標準國際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智能檢測技術基本滿足用戶領域制造工藝需求,核心零部件、專用軟件和整機裝備供給能力顯著提升,重......
檢測范圍:蔬菜、水果、糧食作物小麥、小麥粉、大米、掛面、其他糧食加工品(谷物加工品(分裝)、谷物碾磨加工品(分裝)、谷物粉類制成品)檢測項目:理化指標:顏色、氣味、pH值、純度、澄清度、含量均勻度、雜......
實驗結果表明,這種新型電子皮膚系統除了具有優異的柔性、透明性和電化學性能以及高靈敏度之外,充電后,它還可模仿人類皮膚感知功能,貼敷于人體皮膚實現對脈搏、吞咽、肢體運動等微弱生理信號和大范圍肢體運動的多......
臨床營養支持被克氏外科學譽為二十世紀外科學的四大進展之一,臨床營養學被外科醫生視為“救命”的分支學科,挽救了無數重癥病人的生命,確保了很多外科手術實施的可能。其中,腸外營養支持是臨床營養治療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