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資源環境壓力 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發展改革委有關方面負責人談《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記者 江國成)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了近期三年發展目標,其中包括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新一屆政府為什么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它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哪些意義?記者11日就此采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負責人。
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這位負責人說,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作為國家加快培育和發展的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于拉動投資增長和消費需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客觀需要。資源環境制約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只有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的節能減排工程技術基礎和能力,才能切實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問題,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他說。
他認為,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迫切需求。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存在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依賴進口、產業集中度低、競爭力有待提高等問題,全面提升節能環保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快培育節能環保龍頭骨干企業,有利于我國在新一輪的經濟增長中占據有利地位,提升技術層次,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
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拉動投資消費、擴大有效內需的重要途徑。他說,我國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環保欠賬多,生態保護任務重,節能環保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節能環保產業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通過擴大節能環保產品消費,加快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可有效促進消費和投資增長,成為新的增長點。
改善民生的又一重要舉措
這位負責人說,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是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保障。我國大氣、水、土壤污染加重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以來出現大范圍強霧霾天氣,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和生活。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可以提供先進的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有利于加快治理影響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他說,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新渠道。節能環保產業鏈條長,關聯度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尤其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處在發展上升期,市場潛力巨大,在轉變發展方式過程中,有利于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還是轉變消費模式的重要方式。這位負責人說,為推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國家出臺了很多激勵措施,如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采取財政補貼方式推廣節能燈、高效節能空調、節能汽車等高效節能產品,加快了老百姓對節能產品升級換代,推動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
近3年發展目標出于存在的問題確定
《意見》提出的主要目標強調了三個方面:一是產業技術水平顯著提升。企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轉化能力大幅提高,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取得重點突破,裝備和產品的質量、性能顯著改善,形成一大批擁有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重大裝備和產品。二是國產設備和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努力提高我國產品技術水平,促進更廣泛應用。建設一批產業示范基地,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龍頭、廣大中小企業配套的產業良性發展格局。三是輻射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通過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有效拉動消費需求;通過增強工程技術能力,拉動節能環保社會投資增長。
這位負責人說,提出上述目標主要是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需要,并與相關規劃銜接的結果。與普通競爭性行業不同,節能環保產業屬于典型的政策法規驅動型產業,既要突出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又要加強政府引導,驅動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市場。總體看來,近年來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得到較大發展,已初具規模,產業領域不斷擴大,技術裝備迅速升級,產品種類日益豐富,服務業水平顯著提高,但仍存在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依賴進口、產業集中度低、競爭力有待提高等問題,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節能環保市場需求。為此,針對當前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上述三個方面的發展目標。
他說,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有效拉動國內需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09年下半年,發展改革委就會同環境保護部等有關部門著手研究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思路、重點領域和政策措施。2012年,國務院印發了《“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對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進行了全面部署。國家確定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任務決定了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規模,為節能環保產業明確了發展方向,拓展了市場空間。《意見》中提出的目標,與“十二五”規劃《綱要》、“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等文件內容相銜接。
在談到實現目標的可能性時,這位負責人說,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工作,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這為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實現目標提供了組織保障。《意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只要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提出的各項政策措施,這些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9月3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周亮在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保險業要堅定不移的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綠色金融,處......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產業經濟創新團隊采用特別培育的高稈水稻品種漁稻1號,構建了一種適宜于養殖池塘的稻漁共作新模式,并解析了該模式的減排機制,為我國農業碳減排提供新的技術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
發表在最新一期同行評審期刊《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號稱“環保”的紙質吸管含有長效和潛在的有毒化學物質。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研究人員檢測了39個品牌的吸管中所含有的PFAS(一組合成化......
2023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3年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該名單按照《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
2023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2023年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征集工作,推薦范圍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復、固體廢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
“十四五”以來,甘肅省完成氮氧化物重點工程減排量1.26萬噸、揮發性有機物4100噸,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前兩年(2021—2022年)目標任務。為進一步深挖全省減排潛力,騰出更多環境容量,省......
2023年6月29日,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首創環保)發布公告,為進一步拓展公司在西南區域供水業務,公司擬以現金收購德瑞發展持有的成都雞冠山自來水有限公司100%股權,收購總價款不超......
7月,環保行業仍將持續發力,又有一大批新政策、標準即將落實,一起來看看吧!環保政策01《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部于4月通過,將從7月1日起施行。辦法主要為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的實施,監督和保障......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表示,生態環境部正加快推進各項準備工作,力爭今年年內盡早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友賓介紹,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
5月25日上午,長城汽車發布聲明,舉報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對于長城汽車的舉報,比亞迪發布聲明回應稱,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