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近五年來,我第三次來到庫布其沙漠。每一次我都為庫布其人、庫布其的企業,在防治荒漠化當中創造的奇跡感到驚訝。”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如是說。
內蒙古是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的省區之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約占全國1/4。荒漠化是全球三大生態環境問題之一。荒漠化的防治,已經成為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本次國際沙漠論壇集中討論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治理沙漠、建設生態文明。
萬鋼介紹,我國組織和提煉了二十多個荒漠化地區生態修復技術的模式,結合國家的“兩屏三帶”防護林的建設,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600多萬畝,直接受益百姓達到220多萬人。針對庫布其沙漠的發展,我國先后批準建設了國家沙漠新能源科技成果的轉化基地,國家科技合作的基地,依托基地建設,引進人才、推進沙漠治理。
就加強荒漠化防治的科技工作,萬鋼提出四點建議。第一,繼續強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設,提升荒漠化防治科技服務的能力。一方面及時總結成熟的防沙治沙技術模式和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圍繞追蹤荒漠化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把握區域防沙治沙的關鍵動向,通過集中的科技攻關,形成新的技術。
第二,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推進生態產業的發展,是應對荒漠化的有效途徑,而企業又是推動生態保護技術產業化的重要力量。我們將積極鼓勵有優勢的企業,參與荒漠化的防治技術的研發和示范運用推廣,積極培育生態產業企業集群發展,有效支持各地荒漠化因地制宜的防與治。
第三,要充分發揮科技平臺研發優勢,完善創新體系。要充分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平臺的優勢,建立起完整的基礎研究,運用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科技創新鏈。通過這些平臺的建設,加強優勢科研單位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加強科技資源共享,共同創造新價值。
第四,加強防沙治沙的國際科技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重大科技合作的計劃,通過多邊、雙邊合作,聯合攻克各地荒漠化防治難題。積極學習和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經驗,持續加強與其他國家間的技術培訓、專題研究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交流。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范榮獲何梁何利基金2021年......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切實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
2月20日,由互聯網問答社區知乎發起、中國科學報社支持的2022年度科技進展評選結果暨首屆“知乎科技榜”公布。該榜面向2022年全球范圍內發生的重大科技進展,由知乎網友投票選出。憑借專業、認真的獨特社......
2月20日,記者從鄭州市科技局獲悉,科技局、財政局共同印發《鄭州市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管理辦法》,其中提到,重大科技專項單個項目財政支持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啥是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指聚焦我市重大戰略需求......
根據《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國家重點研發......
近日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獲悉,近年來,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多舉措支持中醫藥科技創新發展,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有效方藥篩選、臨床療效評價等領域的科研攻關,為中醫藥的臨床發揮提供了科技支撐。中醫藥科技創......
“2022上海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百佳表彰會”日前舉行。10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化發展有特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的項目榮獲2021年度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自主創新十強”稱號。截至2022年......
經組織提名、形式審查、網絡初評、答辯評審等環節,2022年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評選產生擬獎勵人選50名,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3年2月13日-17日)。公示期內對擬獎勵人選進行舉報或提......
“貧困人口已經脫貧,米、面、油的價格一直都很平穩,但中國的糧食安全了嗎?”2月9日,在第737次香山科學會議上,會議執行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翟虎渠如是發問。當前,我國糧食供需總體形勢持續向好,糧......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獎勵改革的決策部署,全面施行新修訂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進一步完善省部級科技獎勵制度,科學技術部在廣泛調研、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1999年發布的《省、部級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