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8-14 14:04 原文鏈接: NIBS最新《PNAS》解析人基因組中唯一的NAIP基因

      2013年8月12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邵峰博士實驗室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雜志發表題為“Human NAIP and mouse NAIP1 recognize bacterial type III secretion needle protein for inflammasome activation”的文章。該文章報道了人基因組中唯一的NAIP基因,以及其在小鼠中的同源基因NAIP1可以識別革蘭氏陰性致病菌三型分泌系統的針狀蛋白進而激活炎癥小體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

      炎癥小體(inflammasome)是繼Toll樣受體后,最近幾年剛剛發現的一個主要存在于巨噬細胞中的,用于感受進入細胞質的外源分子的天然免疫信號通路。炎癥小體在感受到來自病原菌的模式信號分子(PAMP)后,通過激活炎癥性caspase-1,進而導致白介素(IL-1b和IL-18)等炎癥因子的成熟和分泌以及一種稱為“pyrotosis”的巨噬細胞炎性壞死的發生,炎癥小體在機體拮抗病原菌感染起著重要作用。炎癥小體由存在于細胞質內的 NOD樣受體分子(NLR)所介導組裝。人的基因組編碼23個NLR,小鼠的基因組編碼34個NLR,但絕大多數NLR的功能仍然未知。

      邵峰博士實驗室于2011年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文章首次報道了NLR蛋白的一個亞家族——NAIP家族具有炎癥小體受體的功能,直接識別來自病原菌的不同配體分子。小鼠編碼7個NAIP家族的分子,其中4個(NAIP1,NAIP2,NAIP5和NAIP6)在通常使用的實驗小鼠品系中有表達。該文章證實,NAIP5/6識別細菌的鞭毛素蛋白(flagellin),NAIP2識別來自病原菌的三型分泌系統基座蛋白。但NAIP1的功能一直未知。

      他們此次發表在PNAS上的工作發現,形成三型分泌系統通道的針狀蛋白在人和鼠的巨噬細胞中都可以很強地激活炎癥小體。通過大量的遺傳和生化實驗,他們進一步發現人類基因組中唯一的NAIP和小鼠中的NAIP1負責識別進入宿主細胞的針狀蛋白,從而介導炎癥小體的組裝、caspase-1的激活和白介素的分泌。常見革蘭氏陰性致病菌(如志賀氏痢疾桿菌和沙門氏菌)感染的實驗結果表明,通過NAIP家族的NLR分子特異性識別進入胞質內的細菌三型分泌系統針狀蛋白是一個在人源和鼠源巨噬細胞中普遍存在的天然免疫抵御機制。

      另一方面,他們還發現,小鼠中不同的NAIP在不同類型的細胞中表達的量有所差別。例如,NAIP1在樹突狀細胞中的表達量遠高于巨噬細胞,而NAIP5則相反。與此一致的是,針狀蛋白在樹突狀細胞中引起更強的炎癥小體的激活,而鞭毛素蛋白在巨噬細胞中的反應則更強。他們也發現,來自于不同病原菌的同一類分子的活性有較大差異。例如,痢疾桿菌的針狀蛋白相對于其它病原菌的針狀蛋白激活炎癥小體的活性最強,感染的實驗也證實NAIP1 和人的NAIP分子在痢疾桿菌激活炎癥小體中起著最為關鍵的作用。這些發現進一步提示,不同類型小鼠細胞識別病原菌信號分子的偏好性不同,而不同病原菌被主要識別的分子也有所差異,為理解病原菌感染誘導炎癥反應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這項研究首次揭示了人基因組中唯一的NAIP和小鼠的NAIP1的生物學功能,進一步證實了NAIP家族作為NLR樣受體識別病原菌相應分子的普遍性。本項也研究表明,病原菌三型分泌針狀蛋白是一類在人和鼠中保守的、能激活炎癥反應的病原菌模式分子(PAMP),對于病原菌疫苗和新型疫苗佐劑的研發有重要啟示作用。

    相關文章

    布魯克推出多重蛋白MALDI成像和空間蛋白組學新產品

    摘要*布魯克使用AmberGen的HiPLEX-IHC肽編碼抗體探針,結合全覆蓋脂質組學、糖組學和代謝組學成像技術,為timsTOFfleX推出新型MALDIHiPLEX-IHC組織成像解決方案。*新......

    新型多孔材料可用于白蛋白的分離和釋放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多孔材料制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具有連續大孔的導電聚合物(CPs)的可控制備仍具有挑戰性。而CPs對于儲能、電催化和生物分離等多種應用非常重要。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劉盡堯、華東......

    新冠病毒感染后,男性生育相關蛋白水平發生哪些變化?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通常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并造成呼吸系統損傷,但之后的研究發現,心臟、食道、腎臟、肝臟、眼睛、膀胱、消化系統、睪丸,甚至大腦,都能夠被新冠病毒感染,可以說是能夠全面攻......

    學者發現衰老新機制,這個蛋白起到重要作用

    3月29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與多家機構科研人員合作,在《自然—-衰老》在線發表研究論文,首次揭示載脂蛋白E(APOE)在衰老調控中的作用和機制。載脂蛋白E(APOE)作為一種經典的脂質......

    團隊開發出枯草芽孢桿菌高效蛋白表達與途徑調控系統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作為革蘭氏陽性菌的模式菌種,具有分泌表達、異源表達水平高和生物安全等優良特性,廣泛應用于淀粉酶、蛋白酶等多種工業蛋白質的表達和維生素、核苷等重要化學品的......

    杰青團隊被連撤四稿,理由竟是?

    人類生長轉化依賴蛋白(HGTD-P)是一種新發現的蛋白質,可促進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HIBD)中的神經元凋亡。然而,調節HGTD-P表達的機制尚不清楚。2013年12月10日,四川大學母得志(國......

    潰瘍性結腸炎又出新藥

    近日,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南發俊、謝欣等發現一種全新骨架的G蛋白偶聯受體84(GPR84)選擇性拮抗劑,口服可有效緩解炎癥性腸病模型小鼠的腸炎癥狀,療效優于臨床一線藥物美沙拉嗪。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首個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獲批上市

    3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附條件批準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疫苗(CHO細胞)上市注冊申請。該疫苗是首個獲批的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適用于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疾......

    首個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獲批上市

    3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附條件批準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疫苗(CHO細胞)上市注冊申請。該疫苗是首個獲批的國產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適用于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疾......

    研究揭示RNA結合蛋白相分離在植物熱脅迫應答中重要作用

    2022年2月28日,DevelopmentalCell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劉聰課題組與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張蘅課題組合作的題為“L......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