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8-20 10:48 原文鏈接: 人民日報:江豚瀕危應重視長江水系濕地系統生態恢復

      南京人管江豚叫江豬子。去年11月5日,下關江面發現五六頭覓食的江豬子,如“重大偶發事件”般一時成了多家媒體爭相報道的新聞。此事如在二三十年前則毫無新聞價值,因為那時在南京江面隨便把漁船停在哪兒,都會有近百頭江豬子圍在船邊。

      江豚瀕危,人們多把原因歸咎于酷捕濫撈、水上運輸、污染物排放、過度采砂等,殊不知它也與長江水系水草濕地銳減有很大關系。要拯救江豚,還須拯救長江水系的水草濕地,否則不可能根本改善長江生態和江豚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

      據新華社去年4月27日報道,前4個月內,長江安慶段至少5頭江豚非正常死亡,整個長江中下游流域有20多頭江豚死亡,幾乎與前年全年死亡量持平,主要原因是餓死。

      過去長江里的小魚小蝦可以游進兩邊水草豐美的河溝、水塘和湖泊覓食、繁殖,然后又同孵化、長大的魚蝦一道游回長江,這些魚蝦成為江豚源源不斷的美食。這些與長江連通的河溝、水塘和湖泊好比是江豚取之不竭的“糧倉”。但國人近50年內修建了近46000座水壩、7000多座涵閘,把成千上萬扇通向江豚“糧倉”的大門給封堵了。

      號稱八百里的洞庭湖是連在長江腰身上的“寶葫蘆”。湖南省打算花百億元筑一座長3.8公里的大壩切斷“寶葫蘆”與長江的天然聯系,盡管此舉可使洞庭湖水面增至1500平方公里,庫容增至30億立方米,但它會使“寶葫蘆”為長江分流、蓄洪、補水的功能喪失殆盡,使魚類失去千百年來一個重要的洄游地、覓食地、繁殖地,好比一刀割去長江的一只巨腎,將嚴重損害長江的腎功能和肌體健康。

      此外,長江干流兩側原本有著大面積的平緩低洼的淺水灘和河漫灘。例如南京比老城區大數倍的河西就曾經是淺水灘和河漫灘。河西先民筑起一圈圈圩埂,形成眾多水網密布的圩田,今天北圩、下圩、里圩、廠圩、沙洲圩等地名就是這樣來的。現在圩區成了龍江、南湖和奧體等新城區,它是長江淺水灘和河漫灘大量消失的縮影。江畔水靜草美的淺水灘和河漫灘是小魚小蝦覓食及生兒育女、為江豚源源不斷提供食物的“糧田”,但如今大面積“糧田”已被侵蝕殆盡。

      不僅如此,很多江坡江堤被水泥石塊硬化,使蘆葦等濕地草木無泥土生根生長,不能滯緩岸邊江流,使魚兒失去了在水草叢棲息、藏身、覓食、繁殖的“港灣”,也使兩棲動物爬不上光滑陡峭的堤岸并找不到下蛋做窩的土。

      江豚吃葷不吃素,但是江豚數量銳減的根本原因是長江缺少“素”。沒有豐盛的水草,江豚不僅會挨餓甚至餓死,還會因沒有水生植物吸收富營養和有害物質引起水體缺氧、污染而死。

      我小時候住在南京江心洲對岸的夾江附近,夏天幾乎天天到江里游泳,長江及連江的河汊溝渠里有很多漁船和用各種漁具捕魚撈蝦推螺螄拉螃蟹的,蟹苗爬得江邊滿地都是。不少人以捕魚為生,政府還把漁民組織起來成立了長江漁業社。很多上班族下班后在長江里“業余”捕魚,網網不落空,最多的是寸把長的 “參條子”。如今不僅“參條子”難覓,其它野生魚也銳減,揚子江秦淮河難見捕魚人。

      很多人將此完全歸咎于污染。我認為污染只是一個方面的原因。長江水量大流動更新快,南京段多年保持二類水,水質很適合水生動物生長繁殖。那為什么現在魚很少呢?重要原因之一是過去揚子江以及連江的秦淮河等河汊溝渠淺水里滿世界都是草,現在水岸硬化幾乎沒有草。

      長江水草多了魚才多,沒有草哪來魚?沒有魚哪來江豚?

      可見,盡可能恢復被侵占或被硬化的泥土草木的淺灘、河漫灘,保護長江濕地;拆除不必要的堤壩、涵閘,打通長江干支流與周邊水系的天然聯系;在江坡、淺灘、河漫灘、與長江干支流相通的河溝、水塘、湖泊恢復水生植物,大力進行淺水綠化,對于凈化長江水系水質,加大已嚴重萎縮的長江水生物食物鏈金字塔的底座,對于修復長江生態,增加江豚等魚蝦蟹貝的品種和數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文章

    上海海洋大學團隊用自研設備獲取長江江豚音頻

    長江口江豚聲音頻譜圖。本文圖均為上海海洋大學供圖(除署名外)“嘀嗒、嘀嗒、嘀嗒......”江豚的聲音原是超出人耳聽覺范圍的,但近日,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特殊捕捉和分析,得到了一段特別的音頻。“2024......

    小程序上認養江豚,讓“微笑萌寵”離生活更近

    近日,第三屆“全民愛豚月”啟動儀式暨“數字江豚”成果展在武漢舉行。“全民愛豚月”由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和中國科學院水生所于2021年6月聯合發起,以每年野外長江江豚繁殖活動最為活躍的6月為期,保護長江......

    印太江豚種內高度分化研究獲進展

    江豚為鼠海豚科下的一個屬即“江豚屬”,廣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沿海以及中國長江中下游淡水流域。目前,研究認為江豚包含兩個種,即窄脊江豚(包括長江江豚亞種和東亞江豚亞種)和印太江豚(“寬脊江豚”)。長......

    長江干流發現99對母子江豚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2年全流域長江江豚考察的成果,我國國家一級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被譽為“微笑天使”的長江江豚數量為1249頭,相比2017年增長了20%多,首次實現了歷史性增長。在此次科......

    農業農村部:長江江豚數量有所回升

     農業農村部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漁政亮劍2022”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和長江十年禁漁階段性成效有關情況。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在會上通報長江十年禁漁取得的階段性......

    鄱陽湖長江江豚第五次遷地保護開始實施

    2月13日至15日,江西在鄱陽湖實施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行動,成功將兩頭長江江豚從鄱陽湖松門山水域安全捕撈,遷至湖口南北港暫養基地。此次長江江豚遷地保護行動,是對鄱陽湖長江江豚的第五次外遷,計劃安全捕撈8......

    最大盾構機穿越長江,不忘保護江豚家園

    12月28日,在中交集團舉行的“交筑·大國重器”媒體開放日上,記者來到目前國內在建穿越長江最深、水壓最高、直徑最大的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江陰靖江過江通道項目,現場感受我國自主研制的國內直徑最大、性能最......

    疑有人釣到一頭江豚岳陽公安機關:正全力查證

    11月15日晚,一張江豚疑似被非法捕撈的圖片,流傳于多個網絡平臺。16日,湖南岳陽湘陰縣農業農村局向湘陰縣公安局發送了非法捕撈線索移送函。澎湃新聞了解到,目前岳陽公安機關正全力對該線索進行查實當中。江......

    2022年長江江豚科考江面考察階段全部結束

    不久前,2022年長江江豚科考江面考察階段全部結束,目前開始進入對考察數據匯總分析環節。此次長江江豚科學考察于2022年9月19日正式啟動,是繼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后第4次長江全流域江豚......

    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發現較大長江江豚群體

    2022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第六天。今天(9月24日)13時,2022年長江江豚科考隊在長江城陵磯洞庭湖口附近江面,發現較大長江江豚群體。現場畫面顯示,數頭江豚爭先躍出水面,在這群江豚里至少看到了兩對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