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8-26 14:31 原文鏈接: 曹湘洪院士談“PX困局”:已非技術范疇內問題

      對于PX,我們沒有認知的問題,早已把科學問題、技術問題研究得比較清楚了,所以PX方面業內專家的認識是一致的,沒有不同意見

      PX,即英文para-xylene的簡寫,中文名是“1、4-二甲苯”,別名對二甲苯。這種石油化工品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是芳烴類化學品中和我們日常生活關聯程度最高的化學品,雖然用途廣泛,但近年來一直被公眾描述為帶有致命危害的惡魔。PX生產裝置的建設計劃,也在全國多地招致民眾“狙擊”。

      作為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殊議題,“PX困局”以及以其為代表的“化工恐懼癥”,在中國有愈演愈烈之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日前接受《瞭望東方周刊》專訪時認為,“PX困局”已非技術范疇內的問題:一方面是專業人士對其安全性不存在爭論,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企業的行為慣性,以及社會心態等復雜因素形成的信任危機,最終形成了“PX困局”以及“化工恐懼癥”。

      他坦率表示,遭到當地公眾強烈反對后就宣布停建,也不是一種理性的、科學的、建設性的方式。

      這位中國石化原總工程師、副總裁同時強調,信息透明化以及更好的科普,才是解決“化工恐懼癥”的有效之道。

      PX裝置從未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

      《瞭望東方周刊》:到目前為止,全球最嚴重的PX項目事故是什么樣的?

      曹湘洪:自PX技術產業化,到2012年全球產量3848萬噸、消費量3410萬噸,全世界沒有發生過重大的PX著火、爆炸、污染事件。

      中國引進的第一套PX裝置于1985年開始投產到現在,28年里也沒發生過重大事故,應該說PX裝置是比較安全的。可以說,只要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就能做到PX的安全生產。

      《瞭望東方周刊》:從理論上講,PX生產裝置可能引發的最嚴重事故是什么?

      曹湘洪:最嚴重的事故就是著火、爆炸。如果違反規定,把PX氣體擴散出來,和空氣充分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就會爆炸。不過就算泄漏出來,如果沒有和空氣充分混合,如果沒有遇到明火,也不會發生爆炸。

      一般來講,石油化工生產裝置中絕對禁止明火。一旦發生物料泄漏,我們會嚴格控制,讓操作人員去處理泄漏的狀況。

      我在石油化工行業工作幾十年,知道PX生產裝置在全國的分布,譬如一些大型石化企業,都有PX生產裝置。但我沒聽說過它們何時發生過安全事故,更談不上PX裝置的著火、爆炸。包括前段時間在漳州發生的事故,也不是PX裝置的事故。

      《瞭望東方周刊》:在PX生產過程中,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是哪些?

      曹湘洪:與一般的石油化工產品生產相比,PX裝置的操作溫度與操作壓力都相對較低。在PX裝置的操作工藝中,較高的操作壓力是20多公斤,這在石油化工裝置中屬于低壓。

      我沒有感覺出什么地方特別容易出事故。當然,如果不按安全規范去做,肯定會出事故。物料泄漏以后,在一定條件下就會發生著火、爆炸。

      同時,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做到PX裝置的安全可靠生產。PX生產過程中,物料沒有腐蝕性,不存在設備的腐蝕問題,就不會有物料造成的設備腐蝕穿孔泄漏事件。

      一旦某個區域的機泵、閥門損壞發生泄漏,就會通過現場的可燃氣體報警器立刻告知工作人員,及時派出人員去事故位置維修處理。遇到不好解決的問題,可以按動緊急停車按鈕把運行中的裝置停下來,進行事故處理。

      所以,現有的技術、裝備完全可以保證PX生產裝置的安全性。PX不像大家說的那樣可怕。我在企業管理生產、技術的時候,經常到PX生產崗位去,認識很多一線同志,沒有聽說有誰因為接觸PX得了癌癥,沒有誰因為接觸PX不能生孩子。

      《瞭望東方周刊》:漳州古雷石化廠的事故是怎樣的?

      曹湘洪:7月30日凌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經濟開發區的古雷石化廠區發生爆炸。這個事故出得有些蹊蹺。我從網上看到說管線出問題,覺得不可思議。我猜想是不是管線材料選擇上出現了問題,或者焊接質量有問題。還有,試壓試漏工作是否做得好。

      第二天,有一個了解情況的同志告訴我說,是高壓加氫裝置管線的彎頭裂了。據介紹,是使用的彎頭質量不合規格造成的。

      高壓加氫裝置溫度高、壓力高,設備管線接觸氫氣,材料的選擇很有講究,需要用雙相不銹鋼,這個材料比較特殊,做這種材質的彎頭需要非常有經驗的制造商,設計單位推薦他們選擇國外有經驗的制造商的產品,但他們為了省錢,選擇了國內沒有經驗的工廠生產這種彎頭,結果在使用過程中彎頭破裂,造成物料泄漏。這是彎頭的質量問題。

      反PX是因為存在信任危機

      《瞭望東方周刊》:近年來,中國各地不斷發生反PX事件,它給中國的PX行業帶來多大影響?

      曹湘洪:近幾年,尤其是這兩年,不少民眾對建設PX裝置持反對意見。有些地方的群眾聽說要在本地建PX裝置,看到妖魔化PX的信息后,就會激烈反對,這確實是對PX裝置的誤解。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中存在著粗放發展的問題,尤其一些化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太注重安全、環保問題,安全、環保措施不足,再加上設施管理混亂,出了一些重大事故,對老百姓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響。

      譬如,大連原油管線曾經發生大火,把原油漏到了海灣里,還造成了消防員犧牲,這讓老百姓對煉油有了恐懼心理。

      另外,有些化工產品確實是有毒有害的,由于管理不善,比如污水排放造成周圍水體污染,致使當地出現“癌癥村”之類的問題,給周邊老百姓心理造成打擊。

      再加上一些媒體上對PX的一些不恰當、不科學的解釋,更增加了居民的恐懼心理。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請真正的專家研究調查不足,有些所謂的專家并不是業內權威,他們的不當解讀也增加了居民的反對心理。

      一些地方公眾的盲目反對,極大地阻礙了我國PX的產業化發展。2012年,全國產能883萬噸,生產了775萬噸,還進口了610萬噸。如果PX項目能夠正常建設,就不至于進口這么多。

      近幾年的反PX事件,致使國內PX生產受挫,不得不從國外大量進口。這就拉動了國外PX項目的發展,影響了PX世界供求關系的格局,抬升了國際價格,間接影響國內產品的價格。

      現在,韓國、日本都在增加PX產能,目標就是瞄準中國市場。2012年,日本PX產能是 386萬噸,產量是306萬噸,本國用掉60萬噸,出口了近250萬噸;韓國的產能是525萬噸,生產了513萬噸,出口了195萬噸。而我國去年進口的 610萬噸,主要來自韓國、日本,還有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現在,韓國、日本的PX產能還在增加,這就讓他們掌握了越來越多的價格主動權。

      《瞭望東方周刊》:據你了解,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是如何看待反PX事件的?

      曹湘洪:可以明顯感受到,有些地方政府還是希望在本地建設大型PX裝置,帶動經濟發展。但是一些老百姓不了解真實的PX情況,極大地影響了地方政府的決策,有些領導在作決斷時很猶豫。

      只要群眾強烈反對,政府馬上就說不建了。我認為,這不是一種真作為。作為政府,理應積極主動做工作,組織專家把真實的PX生產技術情況和PX的毒性,以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把全部真實情況告訴民眾,讓公眾知道真相。要做好群眾工作,讓大家來接受PX,而不是把PX看成一個妖魔。

      現在,有些政府看到群眾激烈反對就退縮。我認為,退縮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應該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企業高層其實也很無奈,想要發展PX產業,滿足國內的需求,由于老百姓的反對而無法順利實施。不過,近幾個月以來,我們在一步步把被歪曲的事實逐步告訴公眾,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態度是明朗的,不應該妖魔化PX,要還PX清白,鼓勵產業的發展。

      《瞭望東方周刊》:對于針對具體項目的反PX事件,國外的結果一般是什么?

      曹湘洪:據我所知,國外沒有反對PX的事件。在與國外專家交流中,他們聽說中國的民眾這么反對PX,覺得不可理解。

      我去年到日本訪問,看到一個1939年修建的石油化工廠和居民區只有一條馬路之隔,居民和工廠相安無事,他們沒覺得有什么問題,生活得很好。

      在國內,已經投入生產的含有PX裝置的工廠,周邊的居民并沒有多少人反對的。反而是新建的項目遭到民眾抵抗。

      《瞭望東方周刊》:從反PX事件可以看到,主流科學界的解答并不能讓公眾信服,如何看待這種科學權威的弱化?

      曹湘洪:像我這樣做技術工作的感到很無奈。這是一種信任危機。

      有些老百姓對政府說的、對主流媒體科學的宣傳,總是持一概懷疑態度。而對一些網絡上、微博中傳播的信息,只要是詆毀政府、國有企業的,或者批評官員的,他都相信。

      進而,在一些民眾眼里,只要是為地方政府說話的技術人員或專家的話都不可信,只要和他們一起反對地方政府的都相信。這是嚴重的信任危機。事實上,真正對PX了解的業內專家,態度是一致的。

      對于PX我們沒有認知的問題,早已把科學問題、技術問題研究得比較清楚了,所以業內專家沒有不同意見。

      讓居民監督石化廠的運行

      《瞭望東方周刊》:一般而言,確定一個PX這樣的化工項目,其選址程序和標準分別是什么?基本考慮因素是什么?

      曹湘洪:關于選址和標準有一套非常規范的程序。要經過論證,做安全評價與環境評價,還要確定安全距離與衛生防護距離,對周邊居民進行適當搬遷。這些工作做完以后,國家才能批準,進而建設。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

      不過,一般的PX裝置都是和煉油裝置一體化布置。在什么地方建煉油廠,要考慮交通是否便利,比如在沿海建還是在內陸建,原油要方便進廠,產品要容易出廠,考慮當地是否有市場需求,等等,要做總體的規劃和方案。

      至于PX安全距離,應該是和煉油裝置一樣,不過各個國家的規范標準不盡相同。國內也有安全距離標準,只是往往被人為地縮小了。過去建設的一些煉化企業離城市很遠,隨著城市的發展,居民區把工廠包圍了,還有些老百姓緊挨著工廠修建住房,在旁邊開飯店、做生意,安全距離被這些人為因素縮小了。

      安全、環保的要求,周邊市場情況,以及原材料進廠、產品出廠是否方便,都是選址所要考慮的基本因素。

      《瞭望東方周刊》:那么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都是什么?

      曹湘洪:起決定性影響的,有企業的因素,有政府的因素,也有當地居民的因素。

      企業要建煉油廠,同時配有PX裝置,地方政府如果不批復用地,就無法建設。所以,地方政府有很大的決定權。另外也要征得當地老百姓的同意,否則也無法順利建廠。

      我聽說,有些地方把有反對意見的老百姓組織起來,到正在生產運行的PX工廠去參觀。在看到PX生產管理得井井有條,廠房沒有異味,安全設施非常完備,排出來的廢氣、廢渣、廢水得到了很好的處理,參觀的群眾就都逐漸接受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都在做這方面的事情。

      我覺得,石油化工企業首先要把自身的安全環保工作做好;其次,要增加工廠的開放程度,使周邊的居民更多地了解工廠,認識到工廠安全、環保的真實情況。

      再次,要讓居民監督工廠的運行,尤其是在安全、環保上,企業要自動接受老百姓的監督,現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做到。

      可以在工廠周邊設置一些氣體分析儀器,每天24小時自動分析周邊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這些數據可以在網上查詢,一旦出現問題,工廠要及時去處理。我在國外訪問時,看到有些企業已經做到了,中國的企業也應該可以做到,在周邊居民的監督下進行生產。

      現在中國石化已經開始做了,公開信息以后,減少了當地老百姓對企業的誤解。

      《瞭望東方周刊》:是否可能在外國投資建設PX等化工項目?要注意什么?

      曹湘洪:存在這種可能性。我看到一家浙江的民營企業在東南亞的文萊建設煉油廠和PX裝置,把生產出來的PX運送回國。文萊地方政府此前對化工企業的了解不足,他們還組織了一個代表團,到中國石化相關企業進行考察,了解煉油過程,了解PX安全生產狀況。

      其實,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也都在國外建設了煉油廠,只不過還沒有專門生產PX。

      大家把PX看得太可怕了。PX和煉油是一回事,其實,生產PX比煉油還要溫和,還要安全。

      在國外投資化工項目,建設化工廠時,要遵守所在國家的政策法規。當然,也要注意所在國家的社會是否安定,政局是否穩定,有沒有政治風險。一些國家雖然有原料,也有當地政府支持,周邊居民的態度也很友好,但是政局不太穩定,可能具有較大的政治風險。有時,當地稅收政策朝令夕改,也有經濟風險。所以要關注所在國家的政治風險與經濟風險。

      操作、管理問題導致事故

      《瞭望東方周刊》:公眾對PX裝置的擔心,恐怕和近年來石油化工行業發生的一些事故有很大關系,你如何看待石化行業的安全問題?

      曹湘洪:石油化工行業過去發生過一些重大的事故,給企業帶來了損失,也對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我認為,這些事故的原因絕大多數是人為的,或者是管理因素,或是操作因素。

      經過上個世紀的發展,我們已掌握了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的技術,只要按照技術、規范、標準去做,石油化工生產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環保。

      2010年的大連原油泄漏事件,在全國造成極大影響。當時工作人員把雙氧水加到原油里進行脫硫,從技術上講,雙氧水與原油混合能夠脫掉硫化物,從化學反應的角度是可以的。雙氧水本身是強氧化劑,溫度、壓力都需要嚴格的控制。在那次事故中,原油停止輸送后,繼續往里面打雙氧水,在高溫的條件下就爆炸了,結果造成大量原油泄漏。

      將雙氧水加到原油里脫硫,這個技術是誰鑒定的?把這個技術用到這個裝置里面去,是誰決策的?要不要經過安全論證?

      我是搞石油化工的,知道雙氧水是強氧化劑,加到里面超過一定溫度,就容易發生強烈的氧化反應生熱,造成壓力的迅速增加,會把管線撐裂。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所以我們對一些問題并不是不了解,而是沒有經過論證、分析,沒有經過安全論證就批準了技術的應用。這就是管理問題。

      我所經歷過的一些事故,都是操作、管理方面的問題。

      作為石油化工生產來講,確實存在易燃易爆,有些物料確實是有毒有害,但是,物料有毒有害不等于對周邊環境有損害,具體操作都是在密閉容器里進行的。所以,要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措施。這都是管理問題。

      應該說石油化工技術經過上個世紀的發展,從工藝技術的選擇,到設備材料的選擇,以及設備制造、施工管理、生產運行,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完善的規章制度。只要按著規章制度去做,就能保證安全。違反規章制度,就會給你慘痛的教訓。

      用科普解決“化工恐懼癥”

      《瞭望東方周刊》:中國目前的情況是,一方面對化工生產存在極大需求,另一方面“化工恐懼癥”日益嚴重,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曹湘洪:從我國經濟發展形勢看,化工的產能還要繼續增加。國內畢竟仍處在工業化的中后期,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化工產品的需求有增無減。

      在近年來的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化工產業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主動規劃,把化工產業都集中到化工園區,化工園區化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使環保、安全問題得到了集中控制。在分布密度上,東部較多,西部也不少。從整體發展態勢看,是值得肯定的。

      同時,化工園區的發展也存在著過度、過散、過亂的情況,而且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比較嚴重。有些地方只考慮地方經濟的發展,沒有考慮周邊的環境容量,致使存在產生污染環境的風險。

      化工項目事故發生的次數和化工企業數量相比,比例是降低的。但是企業的總數在增加,事故的數量還是不少。這幾年強調安全生產以后,事故的數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隨著我們科學技術的進步,現有措施的安全可靠性和過去相比得到明顯增強。

      在石油化工生產中,為了確保安全,形成了完備的規章制度。只要違反規章制度,就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這是制度管理上的問題。

      造成“化工恐懼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業的責任,也有政府的責任。

      企業沒有把自身的安全環保工作做好,造成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由于管理出現問題,廢水、廢氣、廢渣亂排亂放的問題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癌癥村”,致使老百姓在心理上受到很大影響,大家就認為以PX為代表的化工項目非常可怕。這是企業自身的原因。

      另外,當地政府為了推動經濟發展,在允許化工企業在當地建設的過程中,沒有注意到項目建成后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如何去管控,或者出現安全、環保、監管不足的情況,客觀上也造成了一些事故。尤其是環境污染,造成周邊居民健康狀況堪憂。

      如今,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科學知識的普及,用正確的輿論和科學知識來引導社會,讓更多的人了解煉油過程,了解化工過程,了解PX安全生產。

      《瞭望東方周刊》:從國際范圍看,發達國家目前也有“化工恐懼癥”,應該如何更好地向公眾普及煉油化工這樣的專業知識?

      曹湘洪:科普的工作需要加強,但也面臨很多困難,如果還按傳統的方法進行科學普及,很難做好,現在很多人更多地通過網絡媒體獲知信息。但是,媒體報道信息往往具有選擇性。電視臺也存在著科普節目收視率較低的現狀,廣播電臺也不愿在科普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

      現在,一些真正了解真相的科學家、技術專家都不太敢說話了。當然,作為一名技術人員,還是應該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通過各種渠道如實地告訴大家。

      向公眾普及石油化工方面知識的最好主力還是社會團體,比如以各種學會為代表的第三方。要通過報刊雜志、廣播電視,以及互聯網,多渠道、全方位地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

    相關文章

    吉林省重大化工項目“迎春破土”

    化工行業是眾多產業鏈條的“最上游”。春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以來,我省眾多化工項目“迎春破土”,展開了一幅蓬勃發展的化工產業畫卷,加速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在吉林市,吉林石化年產120萬噸乙烯裝置項目已進......

    突發!一生物科技公司發生燃爆,致4死4傷

    3月12日,江蘇泰州市高港區應急管理局通報,內容如下:2025年3月11日15時30分,江蘇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起燃爆事故。事故現場救援已結束,共造成4人死亡,4人受傷,傷員救治、善后處置、事故......

    2024年生物與化工類學科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湖南科技學院召開

    12月6日至8日,2024年生物與化工類學科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湖南科技學院召開。會議由湖南科技學院與中南大學主辦,湖南科技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工程省級應用特色學科、湘南優勢植物資源綜合利用湖南......

    《江蘇省化工重點監測點認定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江蘇省化工重點監測點認定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公告為更好規范和加強全省化工重點監測點管理,支持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江蘇省化工重點監測點認定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投資8000億元,設備更新200萬臺(套)重點領域設備更新取得新成效

    在日前舉行的“兩新”政策第二場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表示,國家發改委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用足用好各類支持政策,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一是加快建立......

    2024年激光粒度儀市場占有率分析:激光粒度儀市場銷售額達到0.7億美元

    激光粒度儀通常用于各種領域的粒度分析,如制藥、食品、化工、材料科學等。激光粒度儀近年來市場增長率呈現持續強勁的增長勢頭。北美、歐洲地區激光粒度儀市場占有率最大。以下是2024年激光粒度儀市場占有率分析......

    印發《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

    生態環境部關于印發《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的通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為進一步規范海洋油氣開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環境部同意13家企業2024年度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生產配額調整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同意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2024年度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生產配額調整的復函。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阿科瑪(常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藍天氟材料有限公司......

    萬噸級綠色制氫項目大量啟動行業巨頭挑大梁

    今年以來,氫能產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山東、四川以及深圳、湖州、寧夏寧東基地等地紛紛發布或修訂了氫能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涉及固定資產投資獎勵、可再生能源制氫裝備購置補助等多種類型,不少地方還提出了氫能......

    華理舉辦“化工春天?春日市集”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在奉賢校區舉辦了一場主題為“化工春天·春日市集”的傳統文化集市活動。活動將“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等傳統文化項目搬進校園,以潤物細無聲的滲透方式,推動文化市集與地域特色、校園文化有機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