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已經證實H7N9具備人際傳播的潛能。隨著秋季天氣轉涼,H7N9禽流感是否會再次來襲?專家表示——
近日,中國香港大學研究人員與英美科學家共同破解了H7N9禽流感病毒的“組裝”之謎。他們發現,活禽市場的家雞正是病毒的源頭。
今年3月,全新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國長三角地區被發現。此后,H7N9便一直在中國“游蕩”。盡管科學家們紛紛對其展開阻擊戰,但H7N9禽流感還是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中國內地共報告134例確診病例,其中死亡45例。
雖然夏季疫情趨于緩和,但隨著秋季天氣轉涼,H7N9禽流感是否會卷土重來、該如何應對等問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樂觀、謹慎面對
“H7N9禽流感在今冬明春再次襲來的可能性很大。”病毒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
侯云德回顧分析了歷史上六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毒株,發現引發全球性流感大流行毒株的基因片段都含有人流感的基因片段,而H7N9病毒不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片段。他據此得出結論:“引發全球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我們仍應當對H7N9病毒人際傳播持謹慎態度。”
其實,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陳化蘭的一項研究已經證明了H7N9人際傳播的潛能。過去幾個月里,她領導的研究小組對H7N9病毒進行了深入研究。
“我們對比了來源于禽和人的H7N9病毒,發現這些病毒都能與人的上呼吸道細胞結合。”陳化蘭說,更重要的是,來自人的病毒在雪貂中可以通過飛沫有效傳播,這證明它具備在哺乳動物之間水平傳播的潛能。
另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對迄今為止5起家庭聚集性疫情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他發現,其中4起可能是有限的人傳人所致,1起因共同暴露于禽或其他污染環境所致。
根據種種科學證據,醫學界已經普遍認為,應樂觀而謹慎地面對今冬明春可能出現的H7N9疫情。
加強輕癥、隱性患者監測
嚴密監測是控制H7N9疫情的基礎。自此次禽流感疫情開始以來,全國范圍內共有555家哨點醫院和410家網絡實驗室對H7N9布下“天羅地網”。
專家們表示,臨床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將有助于患者康復,緩解疫情。
傳染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曾收治了一名參與捕殺禽類的工作人員。“他在出現發熱和輕度咳嗽時就主動就醫,確診后立即進行治療,成為輕癥病例并很快康復出院。”李蘭娟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隱性患者也引起了醫學研究者的關注。李蘭娟團隊對活禽市場396名活禽宰殺人員開展了血清學抗體檢測,發現有近6.3%的活禽宰殺人員呈陽性。
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凡向《中國科學報》記者介紹說:“以往H7N9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高危禽類從業人員中存在無癥狀的感染者。” 同時,研究人員對北京市第一例H7N9患者開展了病原學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患者母親及另一涉及雞群販賣過程的男孩都感染了H7N9病毒,但并沒有出現癥狀,醫學上稱為“亞臨床感染”。
對此,呼吸疾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前報告的134例仍然是‘冰山一角’,應加強對輕癥、隱性患者的監測。”
然而,提高臨床實驗室檢測能力仍是臨床醫生們面臨的困難。一名呼吸科臨床醫生指出,目前臨床上檢測H7N9病毒不夠普及。“嚴控今冬明春可能發生的疫情,還須普及各級醫療機構對H7N9病原學檢測能力,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病人。”
諸多科學問題待解
8月23日,針對H7N9帶來的一系列挑戰,香山科學會議在上海召開了主題為“H7N9禽流感病毒跨種傳播及預防措施”的學術討論會。
會上,執行主席鐘南山表示,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急性肺損傷、器官功能衰竭的機制也許并不是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病毒刺激機體引起的免疫異常反應,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探索。
會議執行主席李蘭娟則認為,未來的研究應更多地關注流感病毒跨種傳播的機制、高致病性機制、臨床有效救治手段、新型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發等方面,還應針對H7N9危重患者探索有效的救治方案。她倡導的“四抗二平衡”和針對細胞因子風暴的“人工肝系統”在H7N9重癥患者救治中顯示了重要作用。“針對 H7N9致病機理,建立規范的臨床診療體系,探索新型治療方法,對于降低H7N9禽流感病死率至關重要。”李蘭娟指出。
此外,探索有效的傳染源控制方法,分析隱性感染和重癥感染機制及年齡、基礎疾病如何影響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也是臨床醫生、基礎醫學研究者和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共同關心的科學問題。
專家們一致認為,只有圍繞如何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展開深入研究,才能從容應對可能發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10日宣布,從4名由巴西飛抵日本、在機場檢疫中判明感染新冠肺炎的男女乘客身上,檢測出了與英國和南非類型不同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這4人分別是2日從巴西到達羽田機場的40多歲......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鐘勁課題組與北京大學教授魏文勝課題組合作,在ScienceAdvances上,發表題為TRIM26isacriticalhostfactorforHCVreplicat......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12月8日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新冠病毒最早于2019年11月就已經在意大利傳播,這進一步佐證了其他有關病毒在更早的時候已在歐洲出現的研究結果。圖片來源于網絡這份來自米蘭......
胞質核酸介導的天然免疫反應在抵抗病原體入侵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其中,接頭蛋白STING和MAVS的磷酸化修飾對激活I型干擾素反應是必需的。若天然免疫反應太弱,宿主則不能有效抵抗病原體的入侵;天然免疫反......
據荷蘭農業、自然及食品質量部當日通報,涉事農場位于荷蘭東部海爾德蘭省一處村莊,確診暴發高致病性甲型H5禽流感疫情,農場飼養的約10萬只家禽將被撲殺;為防疫情擴散,方圓1公里另一家農場飼養的11.5萬只......
據荷蘭農業、自然及食品質量部當日通報,涉事農場位于荷蘭東部海爾德蘭省一處村莊,確診暴發高致病性甲型H5禽流感疫情,農場飼養的約10萬只家禽將被撲殺;為防疫情擴散,方圓1公里另一家農場飼養的11.5萬只......
隨著北半球冬季來臨、氣溫不斷下降,研究人員提示,新冠病毒的傳播可能進一步惡化,這與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點等多個因素有關。很多呼吸道病毒都易于在冬季傳播并在夏季消退。英國《自然》雜志網站日前在一篇分......
病毒在與宿主長期的博弈過程中,進化出多種機制來對抗和逃避宿主的抗病毒反應。其中,通過干預宿主的mRNA出核轉運過程,進而阻止宿主細胞建立合適的抗病毒環境,是重要策略之一。例如,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和......
一、項目基本情況項目編號:OITC-G200331338項目名稱:2020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科研儀器設備采購項目(第二批)預算金額:1873.0000000萬元(人民幣)最高限價(如有):18......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Trump)一度出現發高燒及心悸的病征,他卻拒絕入院。醫生向他發出“最后通牒”后,他才同意到醫院。特朗普2日在白宮發高燒達攝氏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