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凌晨,三峽水利樞紐正式啟動新一輪175米試驗性蓄水。未來兩個月,三峽水庫水位將上漲近20米,并有望于10月底或11月漲至175米正常蓄水位。
記者從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通信中心了解到,本次蓄水起始水位約為157米,蓄水啟動時,長江上游來水流量約為2.1萬立方米/秒。三峽樞紐按1.1萬立方米/秒左右控制下泄,每秒攔蓄來水約1萬立方米。
按照國家防總批復的《三峽工程2013年試驗性蓄水實施計劃》,9月底前,三峽水庫下泄流量不小于1萬立方米每秒;10月下泄流量不小于0.8萬立方米每秒;11月至12月,下泄流量按葛洲壩下游水位不低于39米和三峽電站保證出力對應的流量控制。
蓄水結束后,明年1至4月,三峽水庫水位逐步消落,至5月25日水庫水位逐步降至155米,6月10日消落到145米防洪限制水位。有關部門將在水庫消落期開展沖沙調度和生態調度觀測試驗。為保障庫岸和下游河道岸坡穩定以及長江通航安全,水庫蓄水和消落期間,下泄流量和水庫水位日變幅將保持平穩過渡。
三峽樞紐為長江關鍵性骨干樞紐,其蓄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2008年啟動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三峽樞紐已于2010、2011、2012連續3年成功蓄水至175米。通過多年試驗,三峽樞紐調度更加科學成熟,庫區地質狀況也逐年趨于穩定。
重慶市最新發布的水土保持公報顯示,2018年重慶全市水土流失面積為2.58萬平方公里。其中,三峽重慶庫區水土流失面積1.61萬平方公里,相比1999年減少了47.2%,區域蓄水保土能力得到提高,減沙、......
土壤細菌群落占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組成和多樣性的重要部分,同時包括也執行生態系統的生物化學循環、能量流動、污染物降解等功能。一般認為,微生物多樣性格局主要受到環境因子調控,比如氣候條件、地形地貌、土壤質......
不久前,位于重慶開州的漢豐湖迎來了600名冬泳者,一場冬泳比賽如火如荼進行。這個因三峽工程而形成的人工湖也成為風景優美的景區,深受游客喜愛。在科學家眼里,作為三峽庫區支流,漢豐湖也是一個條件優良的實驗......
直徑12.4米的三峽電站巨型壓力鋼管內,帶有高清晰數字像頭、點陣激光掃描儀的一臺檢測機器人,在重載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配合下,沿巨大鋼管穹頂悠然爬行巡查。這是三峽水力發電廠和哈爾濱盛迪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聯......
防洪“王牌”三峽水庫蓄水至175米后,可攔洪庫容達221.5億立方米,相當于4個荊江分洪區的蓄洪量長江最險處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可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出現千年一遇的洪水,配合其他分蓄洪工程,也......
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與湖北秭歸一家水泥公司合作,共同研發出水泥窯協同處理漂浮物生產線,使三峽漂浮物變身成為“新能源”,為解決三峽庫區水面漂浮物處理難題拓寬了思路。。該系統年處理漂浮物等垃圾10萬立方,相當......
7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藏北典型湖泊水生生物資源本底考察”和“三峽庫區水生生物多樣性調查及圖鑒編撰”2個項目在武漢聯合召開專家組會議暨啟動會。專家組組長陳宜......
經過20年艱苦努力,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如期完成并連續經受了6年試驗性蓄水檢驗。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部署安排驗收工作。三峽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以及樞紐工程驗收組專家組組......
2013年以來,我國東中部地區出現的兩次大范圍霧霾,讓公眾對能源行業清潔化轉型的呼聲日益高漲。要促進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肯尼亞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1日宣布,在肯尼亞北部圖爾卡納地區發現大量地下水,儲量超過2000億立方米。這次發現可能將徹底改變這片干旱、貧困沙漠地區居民的命運。不少國際援助團體表達欣喜,說未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