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9-13 15:10 原文鏈接: 恒天然“毒奶粉”事件警示賠償機制需完善

      在恒天然“毒奶粉”事件持續發酵后,恒天然事件調查報告終于出爐。報告顯示,該公司位于懷卡托地區Hautapu的乳品廠在生產過程中意外在乳清蛋白中發現了塑料。據稱,由于人為操作失誤,這片塑料部件不慎掉入了乳清蛋白之中,釀成大禍。新西蘭初級產業部也發布聲明稱,最終檢測確認,恒天然3批次乳清蛋白粉中的細菌為無毒的生孢梭菌,而非肉毒桿菌。

      恒天然稱,造成污染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恒天然的某兩個業務部門之間出現了一次偶發的信息共享疏漏,導致相關檢測有所延誤;該問題未及早上報到首席執行官層面等等。

      這180度大轉向的烏龍事件讓人感到很蹊蹺,也使得很多人大跌眼鏡:明明最初存在的肉毒桿菌怎么突然又被認定是不存在的呢?是之前的檢測出了問題?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呢?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恒天然單方面宣布發現肉毒桿菌的聲明使眾多奶粉企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這些奶粉企業的銷量因為此次烏龍事件受到巨大的經濟損失。

      達能旗下的多美滋從中國召回奶粉約302噸,而可瑞康生產商Nutricia從新西蘭召回的奶粉達約6.7萬罐。以受損最嚴重的多美滋為例,核算了其召回、銷毀及其產生的人力、物力損失,約有1.33億元。

      同時,恒天然“毒奶粉”事件也使得消費者對于一些品牌的奶粉失去信心。相關機構統計,受恒天然“毒奶粉”事件影響,不少國內奶粉企業損失慘重,各大超市、母嬰店洋奶粉銷量平均下跌幅度達到了20%以上,恒天然和新西蘭奶源也在消費者心里名聲掃地。相關媒體報道顯示,在“中國質量萬里行”近日的排榜中,新西蘭恒天然“毒奶粉”事件位居八月企業十大負面質量新聞排行榜第一。

      8月27日,在烏龍事件出現后,恒天然又突然提高自身產品的價格,其提價的理由為:將高出的價格付給與該公司合作的奶牛場。

      看似不錯的理由實乃銷售策略中的下策,殊不知,在中國商業環境下,“帶毒”的帽子剛剛去掉,理應痛定思痛,進一步改進和嚴控自身產品生產各環節,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恒天然卻斷然提價,這種策略必然會導致其客戶進一步流失。

      早在8月5日,恒天然集團首席執行官西奧·史畢根斯曾公開表示,“我們已經確認市場上90%受影響的產品的安全狀況,剩下10%的產品即將在48小時內召回。”

      然而,迄今為止,恒天然對于客戶及消費者賠償方案和工作還未開始。

      依據《合同法》,涉事下游乳品企業在簽訂合同時要求恒天然提供的產品必須是安全和合格的,問題責任完全在恒天然。目前恒天然承認其產品有質量問題,涉事乳品企業有權利按照合同約定向恒天然主張權利和索賠。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還找不到有章可循的針對相關涉事方的賠償規則和成功的案例。2008年年底,在政府相關部門主導下,中國乳制品協會曾牽頭,由22家涉“三聚氰胺”案的企業集體出資成立了總額2億元的醫療賠償基金,作為對毒奶粉事件近30萬名被確證患兒的善后措施。然而,時隔不到兩年半,該基金去向不明,此事不了了之。

      可以說,恒天然“毒奶粉”事件給消費者和下游涉事企業帶來的啟示在于,相關主管部門應該以恒天然“毒奶粉”事件為契機,加快國內相關立法,制定類似事件后的具體賠償措施和方案。

      同時,相關部門可以號召奶粉企業一起建立常設基金,專門用于賠償,以便發生類似事件后可以馬上給涉事企業和受害的消費者提供相關的賠償,至于法律責任認定等則可以稍后再處理。

      令人慶幸的是,在恒天然“毒奶粉”事件中,一些奶粉企業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

      據悉,達能集團正在考慮追索和賠償的可能方案,但目前還未正式決定對恒天然采取法律手段,需要等待以下兩個結果:一是評估該事件給多美滋帶來的各種損失、開銷;二是希望得到“預防性召回”之前測試方的相關文件。

      總的來說,恒天然要想獲得消費者的心,重拾消費者對恒天然奶粉的信任,就必須制定出詳細的并且是切實可行的賠償方案,否則,因為烏龍事件對各方所造成的傷害難以平息。

    相關文章

    重慶出臺地方標準,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

    10月12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重慶市地方標準《消費者組織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工作規范》)。據悉,《工作規范》由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編制。發布......

    益生菌市場“套路”多消費者難辨別

    “不用找醫生,這款益生菌就能搞定”“女生怎么選對私密益生菌?吃1年得出的經驗”“終于可以痛快呼吸了!重磅推薦這款舒鼻益生菌”……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視,宣稱各類功效的益生菌產品漸漸成為消......

    我國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仍存在四大誤解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由來已久,伴隨著現代食品加工工藝的改進和食品工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研發和使用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食品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發起的《中國消......

    改變游戲規則的BBy技術可保持母乳粉中的基本營養成分

    雖然許多研究表明,天然的人類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但以冷凍狀態儲存這種東西有其缺點。而一種新的激光系統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可以在不損失任何營養成分的情況下將牛奶制成粉末。哺乳期的母親通常會抽出并儲存母乳......

    我國新一代奶粉研制項目啟動

    5月21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食品制造與農產品物流科技支撐”重點專項——“基于中國母乳研究的新一代嬰配乳粉制造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啟動。該項目由飛鶴乳業牽頭,上海交通大學醫......

    1000萬一張門票,國產奶粉被迫“高端化”

    近日,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正式實施了! 標準是新制定的,但新聞卻算是個舊新聞了。早在2021年3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

    以消費者為中心今年“雙11”呈現新特點

    11月10日晚8點“巔峰28小時”開場5分鐘,京東超高性價比家電商品售出超100萬件;10月31日晚8點到11月10日零點,148個品類在天貓平臺成交額增長超100%……年度“雙11”電商購物節,大眾......

    中消協提醒防范商品房買賣、租賃等領域不公平條款

    聚焦商品房買賣、租賃、裝修、物業等領域的不公平格式條款,中消協21日發布點評,提醒消費者注意防范。有的條款完全免除定金責任,例如,“在未簽署正式預售協議前,若因出售方原因致使不能出售時,出售方不受任何......

    百億市場將迎監管“紅線”盲盒行業將告別“野蠻生長”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近年來,隨著盲盒產品遍地開花,“萬物皆可盲盒”風潮涌動,一些消費者對于這項充滿驚喜和失望的消費“既愛又恨”。盲盒,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不能提前得知具體商品款式的玩具盒......

    臺當局宣布升息0.125個百分點下修經濟成長率至3.75%

    臺當局貨幣政策主管機構16日召開第二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0.125個百分點,調升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另外,該機構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3.75%,物價年增率上修至2.83%。本次升息后,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