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太陽能項目安裝商沃爾索公司的員工在檢測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效率。
核心閱讀
自2009年修訂《可再生能源法》開始,德國一直在雄心勃勃地推進能源轉型,力爭到2050年實現本國80%―100%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然而,能源轉型引發的電價上漲卻讓企業和民眾怨聲載道,由此造成的供電穩定性下降、電力市場混亂和電網擴建瓶頸等問題,都成為能源轉型道路上難纏的荊棘。德國環境部長彼得?阿爾特邁亞日前表示,德國退出核能、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不會改變,未來將修訂《可再生能源法》,通過市場競爭調整新能源補貼方式,以限制電價繼續上漲。眼下,德國大選臨近,如何在能源轉型上爭取更多民意支持,已成為各黨派努力的方向。
轉型催生能源格局復雜化
德國能源大會日前在南部城市慕尼黑召開,能源轉型所帶來的價格和成本因素再度成為本屆能源大會的核心議題。德國電力運營商E.ON德國總經理英戈?盧格博士在大會上批評了發展可再生能源給電網和市場帶來的混亂局面。
據稱,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表現在,當風能、太陽能發電處于高峰時,大量可再生能源電力沖擊電力市場,造成電價下跌,使得傳統化石能源發電面臨賠本經營,一些電力公司紛紛表示要關閉電廠。這些不穩定因素擾亂能源市場,使得本來就緊張的基本電力保障能力再次受到損害。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發生后,默克爾政府宣布加速退出核能,要在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站,并加快新能源發展。退出核能,需要傳統化石能源填補基本電力供應空缺,傳統化石能源將與可再生能源長期并存。目前,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已經占總電力消耗的25%,到2020年這一比例計劃提至35%。
以慕尼黑為例,該市可再生能源已經占總能源消費的37%,高于德國平均水平。慕尼黑城市公共事業企業SWM已為該市規劃出清晰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通過在德國以及歐洲的不同地區建立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生物能發電、水電等多種可再生能源方式,慕尼黑將在2025年實現整座城市的能源消耗與可再生能源生產達到平衡。市民可以通過購買基金的方式參與可再生能源建設,也可以通過付出更高的電價,主動購買來自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
可再生能源費用一升再升
有專家指出,慕尼黑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只是量上的對應,真正在電力供需上實現可再生能源供應保障,目前還面臨諸多困難。據統計,德國實行能源轉型以來,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降反升。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與德國經濟發展有關,但化石能源使用增加也是事實。
德國2009年修訂的《可再生能源法》還規定,德國企業和家庭用電在市場實際電價的基礎上,還需繳納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費。近年來,這一費用一升再升,目前已達5.3歐分/千瓦時。德國能源局最新發布的電價預測顯示,未來一年,德國普通四口之家攤派到電費中的可再生能源稅費將上漲107歐元,達到每年417歐元,而在2009年這一數額僅為77歐元。
“企業和民眾的用電負擔越來越高,這種發展方式很難持續下去。”SWM的專家安德烈亞斯?施波特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尤其給德國的中小企業造成較大負擔,對普通民眾來說也難以承受。長此以往,德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將受到影響。
電力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
德國環境部長阿爾特邁亞表示,德國退出核能、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不會改變,這是目前達成的跨黨派共識。大家面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發展可再生能源,而是怎么發展。大選后不管誰組成政府,都需要盡快修訂當前不合理的《可再生能源法》。在此前的大選電視辯論中,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表示,如果當選將限制電價上漲。
修訂《可再生能源法》,通過電力直接市場交易來確定電價,成為下一步政策的基本方向。萊茵河畔路德維希港市政府的約阿希姆?亞歷山大教授介紹,原來的可再生能源補貼只是給發電設備按照發電量計算一個固定的補貼額,而不管市場是否需要這些電力,市場價格是多少。在直接市場交易機制下,只有市場購買的電力,才能獲得相應的市場價格和補貼。這一措施有望激勵電力生產商更多地發展存儲能力,去獲得市場利潤。
德國聯邦能源和水利協會在9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要通過更好的電力市場設計,以提供電力服務而非簡單的電力產能考核作為市場激勵標準,促進可再生能源本地化發展和新的存儲技術研發,增加可再生能源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另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要與電網建設同步進行,并更大力度地鼓勵相對穩定的海上風電建設,以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提供更多的供電保障。
新能源車型的電池是一臺車的核心。但是電池的材料有哪些呢?電氣化交通浪潮的興起,影響的不僅是松下、GS湯淺等電池供應商,也波及到了電池材料供應商,得意者有之,失意者也不在少數。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新能源......
4月8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十四五”時期我國儲能產業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認為我國儲能產業已經步入商業化初期,“十四五”期間將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
能源系統是巨復雜系統,智能運行、能源互聯與多能協同是當前能源系統研究的重要前沿。與常規能源系統各類能源獨立運行相比,綜合多能源系統包含氣、電、冷、熱、蓄、新能源等協調互濟,梯級應用,系統的復雜性遠高于......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食品、能源、水”系統關聯合作研究項目指南的補充說明由于2020年度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代碼調整,現將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
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深入推進煤炭結構性去產能,組織實施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分類處置,關閉退出落后煤礦450處以上。淘汰關停2000萬千瓦煤電機組,超額完成去產能任......
近年來,陜西時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在推動兗礦榆林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建設,這是以高溫費托合成技術為核心的生產高端化工品為主的煤炭清潔利用項目,在其推進過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董滿祥越......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
“這兩年,氫能在我國掀起了非常大的熱潮。”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彭蘇萍談起今年8月中國工程院舉行的一場氫能項目咨詢會。會議吸引了國內39個省、市級......
10月20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與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石大兗礦新能源學院”揭牌儀式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舉行。據了解,石大兗礦新能源學院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能源轉型加速、國家要求建設低碳高......
石油不僅是燃料,而且還是許多化工產品的原料。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茶杯和服裝,大到鋪設公路的瀝青和工業生產所需的烯、醇等,都離不開石油。然而,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化石資源儲量有限;并且其燃燒后釋放的溫室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