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9-26 14:00 原文鏈接: 晉煤試水三大改革

      2012年下半年以來,全國煤炭市場一路“陰跌”。在產煤大省山西,到今年上半年,多數煤礦陷入虧損,煤炭工業利潤下降60%。

      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山西采訪時,有許多煤礦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訴苦”,由于需求不足,產能持續釋放,煤炭行業至少要過3~5年的苦日子。

      面對這一形勢,今年7月26日,山西緊急出臺“煤炭產業20條”以應對市場下行,包括清費立稅、推進煤電一體化等措施。到8月中旬,山西又相繼推出了“低熱值煤發電20條”和“煤層氣20條”。

      “相比較2009年實施的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并重組,此次煤炭產業‘60條’試水更深的改革,重在突破三大體制性障礙。”采訪中,有專家告訴記者,一是持續突破“中央電”與“地方煤”體制障礙,推進煤電合作共贏;二是為能源審批體制改革探路;三是改革“煤權” 與“氣權”分置,推進煤層氣大規模開發利用。

      推進煤電合作共贏

      山西既是煤炭大省,也是電力大省。“市場煤與計劃電”,“中央電與地方煤”導致的長期“煤電之爭”使山西深受其害。為此,自去年以來,山西逐步破解“煤電之爭”,推進以市場為紐帶的煤電一體化、煤電聯營以及長協合作。

      目前全省34戶主力火電企業中,煤電聯營企業已有22戶,占山西主力火電企業裝機容量的66.4%;建立長協合同的企業17戶,占比60.4%。

      7月26日,山西公布“煤炭產業20條”,包括繼續鼓勵煤企與電力、冶金、焦化等重點用戶簽訂長協合同。8月 8日,此項政策便有了實質性進展:繼山西煤礦大集團與五大電力集團簽訂電煤供應中長期協議之后,山西焦煤與大唐集團正式簽訂煤電聯營合作框架協議,成為山西第4個大型煤電聯營項目。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云認為,煤電聯營可以使煤電企業共享利潤,有利于雙方共同應對煤價和電價的波動,將對國家的能源供給產生深遠影響。

      探路能源審批體制改革

      長期以來,對于煤矸石等低熱值煤,我國多以堆棄、掩埋為主,全國堆存量超過了50億噸,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其中,山西堆存的煤矸石等低熱值煤就達10億噸,根據估算,若將去年山西省產生的1.7億噸低熱值煤全部用于發電,將節約置換出高熱值原煤1億噸,效益十分可觀。

      然而,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山西低熱值煤發電產業一直發展緩慢。山西省發改委數據顯示,山西現有5800萬千瓦裝機容量中,低熱值煤發電機組僅占8.4%。

      今年6月,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同意委托山西省核準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的函》,正式委托山西負責“十二五”期間低熱值煤發電項目的規劃布局及核準。這是我國電力項目核準有史以來最大容量的委托授權,涉及項目近2000萬千瓦。

      “這是山西省轉型綜改區獲批以來取得的最具標志性的成果。”山西省發改委主任王賦告訴記者,“低熱值煤發電 20條”明確規定了10項準入條件,核準條件高于國家標準。其中包括燃料運輸距離、鍋爐技術水平、燃料發熱水平、脫硫脫硝及除塵設施等,體現了嚴格節能、節水等環保要求。近期,項目首批“路條”(出具同意項目開展前期工作文件)即將發放。

      根據相關規劃,未來幾年內,山西發電機組容量將達到8000萬至1億千瓦,其中煤矸石等低熱值煤機組可能占到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甚至更高。

      探索“煤權”“氣權”分置

      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煤礦安全“第一殺手”,也是高熱值的清潔能源。我國煤層氣儲量約31.5萬億立方米,排世界第三,而山西煤層氣儲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去年抽采量和利用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46%和57%。

      雖然我國煤層氣資源豐富,但去年全國煤層氣產量僅150億立方米,利用總量僅60億立方米,導致這一矛盾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氣權與煤權分置。

      由于歷史原因和礦權審批體制,煤層氣礦權由國家相關部門審批,山西境內不少煤層氣權由央企所有,煤炭礦權歸山西省屬及地方企業所有,煤炭與煤層氣又屬伴生資源,氣權與煤權長期分置導致煤層氣難以更大規模開發利用。山西多次建議,按照“氣隨煤走、兩權合一、整體開發”的原則,深化相關管理體制改革。

      王賦表示,國家相關部門經過科學論證、深入調研,近日同意山西開展煤層氣礦權兩級管理試點前期工作。山西“煤層氣20條”對深化礦權管理改革提出了具體要求,將從根本上解決煤層氣礦權和煤炭礦權分置、重疊問題。

      他向記者介紹,山西不僅要在解決氣權與煤權分置方面探索路徑,而且將鼓勵不同性質企業參與競爭,通過支持設立民間煤層氣創投基金等多方措施,實施煤層氣大規模商業開發。

      與此同時,山西還將組建高水平煤層氣綜合研發機構,設立煤層氣礦權改革試點區,建設太原、晉城兩大煤層氣裝備制造業基地,形成六大煤層氣勘探開發基地,構建五大瓦斯抽采利用園區。

      預計到“十二五”末,山西地面煤層氣總產能將達195億立方米,氣化人口覆蓋量達2000萬人。到2020年,通過推廣過境天然氣、焦爐煤氣、煤制天然氣和煤層氣,實現民用領域全面替代燃煤。

    相關文章

    我國最高參數“人造太陽”在成都建成

     實時監控大屏上一道電光閃過,稍作間歇又是一道,頻繁閃爍……在成都西南角,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4日正式建成放電,標志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

    第三代甲醇制烯烴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能源是一個國家正常運轉的重要驅動力,在中國,能源安全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日益凸顯。中國富煤、貧油、少氣,想要擺脫受制于人的境地,很多人將希望寄托于煤化工的發展。11月9日,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

    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有哪些?

    新能源車型的電池是一臺車的核心。但是電池的材料有哪些呢?電氣化交通浪潮的興起,影響的不僅是松下、GS湯淺等電池供應商,也波及到了電池材料供應商,得意者有之,失意者也不在少數。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新能源......

    “十四五”儲能產業展望:新基建將拉動儲能產業增長

    4月8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發布《“十四五”時期我國儲能產業發展展望》(以下簡稱《展望》),認為我國儲能產業已經步入商業化初期,“十四五”期間將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能源領域經......

    湘潭大學研究團隊提高能源系統“智能化”

    能源系統是巨復雜系統,智能運行、能源互聯與多能協同是當前能源系統研究的重要前沿。與常規能源系統各類能源獨立運行相比,綜合多能源系統包含氣、電、冷、熱、蓄、新能源等協調互濟,梯級應用,系統的復雜性遠高于......

    國自然與美基金委“食品、能源、水”關聯合作項目指南補充

    關于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食品、能源、水”系統關聯合作研究項目指南的補充說明由于2020年度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代碼調整,現將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美國國家......

    切實抓好煤炭兜底保障進一步向資源富集地區集中

    從16日召開的2020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深入推進煤炭結構性去產能,組織實施年產30萬噸以下煤礦分類處置,關閉退出落后煤礦450處以上。淘汰關停2000萬千瓦煤電機組,超額完成去產能任......

    中科院與陜西省攜手共建打造我國能源新體系“實驗田”

    近年來,陜西時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在推動兗礦榆林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建設,這是以高溫費托合成技術為核心的生產高端化工品為主的煤炭清潔利用項目,在其推進過程中,該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董滿祥越......

    謝克昌:能源革命勢在必行

    到2030年,中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因此盲目“去煤化”并不可取,能夠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就是清潔能源。目前,煤炭領域革命在于整體推進煤炭在全行業、全產業鏈的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節能提效可......

    彭蘇萍:“氫潮”而來,理性以待

    “這兩年,氫能在我國掀起了非常大的熱潮。”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彭蘇萍談起今年8月中國工程院舉行的一場氫能項目咨詢會。會議吸引了國內39個省、市級......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