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0-10 09:35 原文鏈接: 新技術引領農民走上綠色發展路

      現在,一提起“綠老大”牌柑橘,湖北省宜都市高壩洲鎮白洪溪村的村民們就一臉自豪和喜悅。當地村民說,實施推廣三氯殺螨醇替代項目后,柑橘的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現在村民們有了自己的柑橘品牌,市場打開了,銷量也增加了。

      不只是白洪溪村的村民享受到了這種實惠。陜西省洛川縣是我國出產蘋果的重要產區,“全球環境基金中國含滴滴涕三氯殺螨醇生產控制和IPM技術替代全額示范項目”在這里示范實施后,4年來,示范區蘋果全面達到了綠色無公害安全出口標準,先后取得了英國等7國出口認證,銷往東南亞、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成為了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專供蘋果。

      然而,在這之前,當地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卻并不是這樣。因殺螨效果好價格又低廉,農民一直使用含DDT三氯殺螨醇防治螨害。但是三氯殺螨醇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會產生重大威脅。長期使用導致農產品殘留農藥超標,降低了商品價值,使農民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損害。

      許多國家已經禁止了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產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2007年4月,國務院批準了 《中國履行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NIP),明確了履約目標,逐步減少和淘汰含DDT三氯殺螨醇的生產。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農業部種植業司與陜西省洛川縣、湖北省宜都市、山東省沾化縣人民政府于2009年4月簽訂“全球環境基金中國含滴滴涕三氯殺螨醇生產控制和IPM技術替代全額示范項目”執行協議,標志著項目正式啟動。對外合作中心作為國內執行機構,為縣級項目辦公室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并定期組織檢查和核查項目成果。

      政策、宣傳開門路

      項目實施之初,示范縣的很多農民并不接受IPM替代技術。一是擔心這一技術的投入費用比使用三氯殺螨醇要高,負擔不起;二是農民擔心如果IPM替代技術的殺螨效果不好,會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自己的經濟收入。

      針對這一情況,對外合作中心聯合示范縣及時調整項目執行思路,通過加強宣傳、制定政策、發放補貼、組織開展農民田間學校等創新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農民利益。

      在對外合作中心的支持下,示范縣項目辦通過設立項目宣傳點,懸掛宣傳橫幅、宣傳牌,印發宣傳資料,利用報紙、網絡、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報道,制作專題片等方式,向農民介紹三氯殺螨醇的危害性和IPM替代技術的優越性。通過宣傳,農民們了解了IPM替代

      技術的基本知識,認識到了三氯殺螨醇的危害,其思想觀念在逐漸發生改變。

      按照項目要求,示范縣人民政府還利用制定政策、發放補貼等行政手段,進一步鼓勵農民積極采用IPM替代技術防治螨害。各示范縣人民政府均制定和實施了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三氯殺螨醇的通告,并對農資市場進行了整治和監管。同時,制定了IPM技術培訓補貼政策和IPM技術推廣鼓勵政策,對培訓教師、輔導員、農民學員和提供場地的機構進行補貼,對積極推廣技術的農民進行補貼和獎勵,對螨害監測人員、農民以及銷售三氯殺螨醇替代物資的銷售點進行補貼。拿到補貼和獎勵之后,農民們經濟負擔減輕了,心里的門路也打開了。

      培訓、輔導通思路

      要想讓農民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從IPM替代技術中受益,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農民真正了解和掌握技術。農民田間學校的開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趙京江是山東省沾化縣馮家鎮南趙村的農民學員,他說:“項目在我們村推廣實施后,我從一個半瞎的農民轉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農民,從以前摸著瞎種地到現在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進行預測預報綜合防治,有了不一樣的思想和觀念,農民田間學校真的好。”在3個示范縣,因培訓而受益的農民還有很多。

      農民田間學校將課堂設在農田,以農田生態為課本,給農民講解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具有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的特點。據了解,項目實施以來,3個示范縣共開辦農民田間學校2069所,培訓農民約9.4萬人次。此外,各示范縣培訓了上百名農民輔導員和技術培訓師,對學員的輔導和項目的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

      通過農民田間學校培訓,農民的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以陜西省洛川縣為例,果農對IPM替代技術的認識和應用由培訓前的53.7%提高到培訓后的 87.5%,對螨害識別和發生規律的認識由培訓前的27.5%提高到87.5%。此外,對三氯殺螨醇危害的認識、環境保護的意識以及婦女的參與率也在不斷提高。

      湖北省宜都市還形成了農民學科技、用科技,講衛生、講環保、講團結的新風尚,發展了一批互學互幫、團結協作、鄰里和睦、文明時尚的新型農村社區。如今,宜都市所有示范區內組建了專業合作社80家,年生產精品柑橘15噸,產品暢銷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超市,實現了產品與市場對接、合作社與農民共贏。

      非示范區農民學習科技的熱情也被帶動起來,防治病蟲害的認識和技術水平也逐漸提高。

      綠色、生態致富路

      項目給農民帶來的最大好處,還是經濟與生態的雙豐收。

      對外合作中心委托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對示范區的土壤和農產品質量進行了檢測,未在土壤中檢測出含滴滴涕三氯殺螨醇含量,并且示范區的農產品全面達到了綠色無公害標準。如湖北省宜都市目前有效使用的農業“三品”已達到39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37個、綠色食品2個),地理保護產品2個,示范區土老憨公司生產的土老憨牌宜都蜜柑還獲得了國家馳名商標。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提高了,價格自然也有所提高。

      在經濟效益方面,項目實施4年來,各示范縣的農產品產業有了巨大的發展,農業經濟收益顯著提高。以湖北省宜都市為例,2010年~2012年,IPM技術示范區面積由3萬多畝增加到6萬多畝,產生的經濟效益由0.8億元增加到2.2億元,3年合計產生經濟效益4.53億元;全縣柑橘種植面積從2008年項目實施前的28.72萬畝上升到2012年的31.07萬畝,柑橘產量由2008年的34.77萬噸提升到2012年的55.2萬噸,柑橘產值由2008 年的3.82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13.5億元以上;防治成本上,非示范區為3635.6元/公頃,示范區為3251.1元/公頃,示范區比非示范區低 384.48元/公頃。農產品種植面積增加了,畝產提高了,每畝純收益上升了,防治成本降低了。

      在項目帶動下,當地農民走上了一條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道路。示范縣農民的環境意識普遍增強,農田果園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目前,各示范縣已有效控制了三氯殺螨醇的銷售和使用,農民用藥水平提高,多利用物理技術、生物技術等綜合技術防治螨害,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明顯減少,減輕了環境污染,降低了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

      此外,項目辦實施自然生草技術,農田果園的生草率逐年提高,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以陜西省洛川縣為例,據調查,2011年和2012年,各示范區果園覆草率均達到100%,非示范區果園覆草率平均為30%左右;2012年,示范區天敵發生量較2010年增加15.72%,非示范區天敵發生量較2010 年增加33.88%。這說明,實施果園種草、采用IPM替代技術,可有效改善果園生態環境,保護大量有益生物,增加果園天敵數量。同時,由于示范區的帶動輻射作用,非示范區果園天敵數量也逐年增加,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

    相關文章

    密碼工程技術人員:讓數據“可用不可見”

    早上九點,黃熹之走進辦公室,一邊查看新出的密碼文獻,一邊和同事討論尚未完成的產品。隨著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以及數據交易需求不斷上升,黃熹之所從事的“密碼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新職業也發展壯大。相關機構預......

    重磅!國務院機構改革提請審議: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該議案提到,加強科學技術部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

    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名單公布共27項!

    2月7日,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關于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27個項目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的決定》,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10個項目2022年度......

    銀保監11號文:支持保險機構開展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

    據銀保監會官網2月20日消息,銀保監會于近日發布了《銀行業保險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第(一)條提出:推......

    挑戰科學前沿的“時空極限”

    不論是體育賽事還是科學探索,挑戰極限一直是人們的夢想。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龔旗煌團隊長期致力于挑戰科學前沿的“時空極限”研究,助力人們不斷拓寬認知的邊界。“我們就是......

    北京昇騰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點亮

    2月13日,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等機構聯合主辦的“2023中關村論壇首場系列活動——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正式點亮北京......

    第二屆“科創會”將于2月15日開幕

    2808項待推廣高新技術、2089項待轉化科技成果、843項待攻克科技難題……2月15日至16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四川省科協)聯合22家省直部門將在成都舉辦第二屆科創中國·天府科技云服務大......

    共27項,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名單公布

    中環協〔2023〕4號關于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27個項目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的決定各有關單位: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技術進步獎獎勵辦法(試行)》的規定,經過提......

    微芯研究院牽頭建設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獲批復

    記者今日從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獲悉,科技部日前正式批復由微芯研究院牽頭建設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區塊鏈國創中心將開展區塊鏈關鍵技術攻關與產業化,集聚國際領軍人才,形成鏈接全球資源的創新網絡......

    《自然》:2023年有望改進科研的七大技術

    從單分子蛋白質測序到體電子顯微鏡,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近日的報道中,列出了有可能在2023年改進科學研究方式的七大技術。單分子測序曙光初現可對樣本中的許多蛋白質進行測序的單分子技術可能即將問世。美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