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于10月 30-31日在南京舉行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屆年會暨第七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是繼2011年上海會議之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IFST)和美國食品科技學會 (IFT)再次聯手,將年會與論壇合一的一次重要會議,屆時中外食品界代表將齊聚南京鐘山賓館,共奏食品科技界的交響樂章。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年會自 2003年恢復舉辦至今已是第十屆,而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自2002年在上海首次舉辦以來也已走過了10個年頭,如何使會議更好地為中國的食品科技與產業進步服務,如何實現食品科技與產業的對接,不僅是中美食品學會共同的追求,更是新形勢下,如何通過堅守與創新,在轉型期提升中國特色食品產業的迫切需求。在2012 年10 月于哈爾濱舉行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九屆年會上,與會專家一致建議當前亟待從三個層面實現我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的對接:高端的食品院校基礎研究的能量,需要充分釋放并應加深加速向企業靠攏;中端食品研究院所的對接已經打開,需要鞏固強化,并得到政府支持;企業需要打破自我封閉, 更新觀念, 加大與科技界的合作,加大對科技的投入,以提升和培育核心競爭力。就年會而言,作為全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界共同的溝通平臺,必須以三個層面的需求進行總體設計,以立體化地推進中國食品工業由數量增長型向價值提升型轉化。為此,本次年會以 "科技與產業對接"為主題,繼續唱響科企對接的主旋律,從多個層面構筑科技與產業對接的主渠道,以圖通過對接實現飛躍。
亮點一 對接從人才和服務區域經濟開始
雙青論壇: 青年科技領軍人物與青年企業家的對接。青年工作一直是CIFST 的重點工作。上世紀 90 年代,在我國食品科技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CIFST 及時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 構建我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界的青年人才溝通平臺, 匯聚我國的青年食品科技人才,為促進我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的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與此同時, 美國學會從 2012 年起開始實施 "LEAD360"計劃,呼吁加大對于食品科技與產業青年人才的關注,為食品產業的未來提供支撐。由此可見,中美食品學會都高度關注食品科技與產業青年人才的培養。為此, CIFST 將與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合作,在美國食品科技學會的支持下,在本次會議期間舉辦以 "繼承與創新"為主題,由青年科技工作者、 青年企業家同臺唱戲的"雙青論壇"。以天津科技大學校長王碩教授和杭州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宗馥莉為代表的我國食品科技界與企業界青年領軍人物將以食品科技與產業界青年人才的成長為話題進行展開互動。 "雙青論壇"的舉辦, 不僅是匯聚我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界的青年領軍人物,打造青年人才的高端溝通平臺, 更重要的是通過論壇與國際對接, 將我國與國際食品科技與產業的發展聯系起來,在青年企業家的創業和守業過程中,在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學習與創新過程中, 借鑒國際經驗, 關注繼承與創新,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產業發展之路。江蘇論壇:科技資源與地方經濟對接。服務地方經濟,一直是 CIFST 選擇不同地域舉辦年會的重要考量。依托南京農業大學、 江南大學、 江蘇大學等高校對糧油、肉類食品等精深加工的特色科研優勢,江蘇地區的食品科技構成了中國食品科技整體隊伍中一個極具人才培養與科技優勢的重要板塊。 CIFST 首次在素有魚米之鄉的江蘇地區舉辦大型的綜合性會議,正是為了集中展示與交流這一地區的成果與經驗,以江蘇省食品學會為首的我國江蘇地區食品科技界將與產業界一同亮相,展現魚米之鄉的科技與產業成果。
亮點二 關注教育,關注未來
食品專業高等教育論壇:培養未來食品科技產業的接班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食品專業高等教育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開設食品專業的高等院校已經超過200 所,為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的飛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和人力支撐。相對于歐洲等已經爆發的食品專業招生難的狀況目前在我國尚未出現,但是食品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實際的人才需求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一方面是我國每年源源不斷的食品專業畢業生,另一方面是食品企業總是在抱怨招聘不到合適的專業人員, 如何在這兩者之間創建一種對接與呼應已經成為中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發展的重點問題,解決了食品科技與產業發展的人才問題中國的食品科技與產業才有未來。為此, CIFST與美國食品科技學會在此次年會上共同舉辦 "食品專業高等教育論壇",論壇將以中外食品專業教育的深度剖析和對比研究為主線, 圍繞著食品科技與產業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專業技能人才兩個方向進行解讀。 此次論壇將會邀請中外食品科技界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食品專業高等院校的校長或與院長與食品企業界一起參與互動, 從食品專業教育的發展歷程入手, 對比產業發展和科技進步,探索食品專業人才培養的規律, 通過國際合作與對比提供思考。 本次會議還將就中美食品專業高等教育兩種不同的認證體系進行對比研究, 以期形成對我國食品專業高等教育的借鑒。研究生論壇與職務資格認證:實現個人進步與產業發展的同步。有人發出疑問,棟梁之才為什么一畢業就凍在一邊涼快? 大學贏在了起跑線, 卻為什么輸在了職場這條生存線?為什么很多用人單位常抱怨招來的多半是 "半成品"、 "廢品" ? 為什么很多HR 經理和老總們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好高騖遠、 難成大器? 這些問題,同樣困擾著即將走上職場的學生們。本次會議期間, 將邀請高校老師、 企業人事和科研經理和參會學生交流。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食品產業的不斷發展,非公經濟在食品產業中的比重越來越高,而非公經濟中越來越多的食品專業人員缺乏一條職務資格認證或者專業發展的認可體系,一方面制約了這些企業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對已經在這些企業就業的食品專業人才不利。CIFST 作為中國科協試點的食品專業職務資格試點單位,通過連續數年的積累已經建立了基本的食品科技人才職務資格認證體系,如何進一步擴大試點,服務更多的食品專業人員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另一方面,美國食品學會從去年開始推動 "認證科學家" 計劃, 從另外一條渠道建立國際性的食品專業人才認證途徑,此次會議上中美食品科技學會將共同攜手,在中美兩套認證體系之間建立聯系, 互相借鑒,為促進全球食品科技專業人才的發展提供支撐。
亮點三 中國食品科技與產業的脊梁
2013 年度 CIFST 科技獎之人物獎: 楷模的力量。 在中國食品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 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 企業家和科技管理工作者, 投身其中, 努力拼搏, 積極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崗位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們對食品事業的執著追求和奉獻精神, 他們的理念和實踐, 構成了現代中國食品產業的寶貴財富;伴隨著這一行業的進步,中國一大批杰出的中青年科技與教育工作者、 企業家, 將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獻給了中國的食品產業,在不同崗位上推動著行業整體水平的創新與提高, 并為之做出了重要貢獻, 取得了令人尊敬的業績。 為了讓中國食品產業的發展永葆青春和活力, 為了讓更多優秀人才投身于中國食品產業不斷發展的隊伍中,CIFST 設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 -突出貢獻獎、 杰出青年獎, 將第二次評選, 并在本次會議期間向業界公布, 隆重頒獎。
亮點四 中美食品安全經驗共分享
食品安全可追溯專題:構建預防為主的食品安全管控體系。2011 年,美國正式頒布實施《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 (下稱《法案》 ) , 國內外食品科技與產業界對此高度關注,不僅僅是因為該 《法案》 對于美國本土企業和出口美國的其他國家食品企業同時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給我國的食品生產企業出口美國帶來了更多挑戰,更重要的是該法案為世界各國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鑒: 該 《法案》 強調了預防為主的食品安全控制理念,在保障食品安全的機制設計和責任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法案》 實施兩年來應該說非常有效地幫助美國政府和企業建立了嚴格的食品安全防控體系,特別是幫助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立了綜合性的、以科學為基礎的預防性控制措施,為整個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提供保障措施。今年 CIFST 將與 IFT 再度合作,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支持下設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專題, 以期通過這樣的專題能夠以點帶面,在科技界的幫助下,促進食品生產企業保障水平的提升, 實現我國企業食品安全經驗的共同分享。 此次專題將以詳細解剖 《法案》 為主線, 回顧《法案》 實施兩年來的發展歷程,在針對出口企業提供更多的案例分析與輔導的同時, 積極呼吁食品科技界的介入與助力產業提升, 關注 《法案》 實施的經驗總結, 積極實施食品安全職業教育和培訓,為促進我國食品企業生產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國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供幫助。
亮點五 塑造食品產業的中國特征
感官科學與風味化學培訓班:科學認知"中國味" 。食品感官科學究在中國擁有多年的基礎,古人在評價食品的時候就一直強調色香味俱全。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對于感官科學的認知也在不斷進步,特別是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 感官科學已經成為涵蓋多領域、 多學科的交叉學科,既牽扯到具體的理化分析與測定,包括工藝開發與分析科學, 又牽扯到消費者行為以及心理學等軟科學的內容, 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及技能性相結合的特點,在現代食品科學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然而迄今為止,感官科學在我國的食品科技與產業領域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盡管國內的部分高校已經逐步建立了相關的學科研究基礎, 并且在茶葉、 葡萄酒、乳制品等領域建立了感官評定的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但是整體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同時與國際上的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為此, 繼2011 年年會設立感官科學與風味化學培訓班之后, CIFST 與 (IFT) 第二次在會前設立感官科學與風味化學培訓班, 將從感官科學與風味化學的基本理論與最新進展出發,以國內外產品開發的案例作為素材進行實際分析與討論,幫助參會者建立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認知。此外,此次培訓班還將特別介紹計算機技術在感官科學與風味化學領域的應用,幫助參會者了解最新的軟件應用,幫助提高感官科學研究與實踐領域的效率和準確性,通過現代手段和方法科學認知中國味,為提升我國感官科學與實踐領域人員的專業水平,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產業提供幫助。
9月16日,第六屆中國食品科學青年論壇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此次論壇以“新時代下食品科學研究的目標與導向”為主題,為國內食品領域青年學者搭建專業化、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平臺。過去3年,盡管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
近日,2023年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評審結果出爐。經評審,產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突出貢獻獎13人;產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科技創新獎—杰出青年獎20人;產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
前言:拼多多剛成行業第一,董事長黃錚就辭任董事長,到底是學馬云還是學段元平?相信大家最近都看到了黃錚做了一個十分令人意外的決定,在拼多多最巔峰的時候選擇了辭任,近日拼多多公布了其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
2021國自然項目指南已經發布,代表2021年國自然申請正式起航!葡萄研究特別整理了食品方向指南,一起來先睹為快吧~食品科學領域代碼C20食品科學C2001食品原料學C2002食品生物化學C2003食......
9月9日下午,在長沙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實驗室內,來自長沙市各中小學的9名學生組成“小小科普觀察團”,通過食品安全問題大求真、參觀科學實驗室等環節,與青年科學家王建輝教授面對面,走進他的食品科學......
2018年8月21日下午,山東省食品學會在魯東大學舉辦了第一屆青年工作委員會成立會。會議由和法濤秘書長主持,學會理事長喬旭光教授、常務副理事長吳茂玉研究員、副理事長林洪教授、辛力研究員、王相友教授、崔......
3月的上海,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玉蘭花開滿街頭,帶來濃濃的春意。對食品領域來說,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的同時,生產出更多創新產品,讓大家吃的更營養、更放心,更美味,是整個行業共同的目標......
8月17日~18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和國際地源熱泵協會中國區委員會主辦的“海利豐·2017第九屆中國國際地源熱泵行業高層論壇”在山東東營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新形勢、新挑戰、新機遇”。中......
11月12日,浙江工商大學聯合英國利茲大學、新西蘭梅西大學和荷蘭瓦根寧根大學在杭成立了食品科學與營養研究聯盟。聯盟將致力于推動四校共建國際食品科學研究合作平臺,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教師互聘等方面開展......
9月26日上午,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專項活動之一女科學家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原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會長、中國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