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社會現象呈棗核形分布,兩頭小,中間大。醫師為患者設定治療方案的合理性也是如此,多數合適,少數是過度醫療或醫療不足。本文擬通過幾個個例,談談過度醫療問題。
用B超為成人檢查甲狀腺,在北京地區70%以上機會可查出有一個或幾個良性囊腫。大部分醫生認為可以聽其自然,保持每年體檢,繼續觀察;如有惡化趨向,及時手術,這是醫道常規。但有一些醫院,每發現一個囊腫就建議患者“最好開刀切除,以免后患”。患者感謝醫生的關心,個個聽從醫囑。有一位醫生竟然創出一連開13個甲狀腺手術的紀錄,醫院和醫生收入增加,達到“雙贏”。實際上是過度醫療,損害了患者利益和國家財政資源。
一位年輕醫生畢業后被分配到一家三甲醫院。接診了一個肝癌晚期的老人。癌細胞已經全身轉移,沒有治療價值了。從老人的穿著來看,家境并不太好。出于好心,醫生把老人的女兒叫到辦公室,建議她放棄化療放療,采取保守療法、癥狀療法。老人的女兒放聲大哭,傷心地把老人帶走了。一個星期之后,病人把自己的房產賣了30萬元再次求治,這次老人被另一位醫生收住院了。老人在病房里述說前一位醫生缺乏“醫德”,沒有本事治他的病,讓他回家等死。再聽聽月底科務會上科主任的總結發言: “不需要我多解釋了吧?你們用便宜療法給病人治病,那是你們的自由,不過,你不能把自己當成菩薩下凡,讓大家陪你喝西北風。”年輕醫生感到這樣的病人手術和保守治療兩頭不討好,深感糾結。有一個相反的例子,70多歲年老體弱的癌癥病人前來就醫,醫生明知在這種情況下化療、放療的副作用是致命的,還是建議化、放療。老人勉強挺過4個月療程,免疫力急劇下降,肺癌也隨之擴散,出現了腦轉移。又給老人做了伽馬刀手術……如此折騰了一年多,花費幾十萬元,老人終于在痛苦中死去。兩個病例,處理方法截然不同。
聽聽另一個例子:有一位老人,跌了一跤,感到腿疼,到醫院就醫。骨科醫生仔細檢查,確認骨骼完好無損。開了一點止痛藥,勸其放心回家休養。患者不滿,堅決要求“照片子”,甚至告到院長辦公室。這家醫院是全國著名醫學院的附屬醫院,院長了解了病情:患者只是肌肉拉傷,沒傷到骨頭。這位院長感到既無奈,又欣慰。無奈的是,醫生要是順著患者的要求,拍個片子,醫院能增加收入,患者也沒意見,按說 “兩全其美,何樂不為”?感到欣慰的是醫師寧可“得罪”患者,也不掙昧良心的錢。結論是:“醫院掙錢要體面有度”。
還有一個例子:一位朋友50多歲,業余打球,運動過猛,拉斷了右腳的跟腱,頓時不能走路。這時人人都會想到:應該趕緊做手術,把跟腱接起來。但醫生說,最近醫學刊物上有一篇重要綜述文章表明,做手術接上跟腱,與不做手術單純加以固定,3個月后跟腱都會長好,效果沒有差別,問患者“你愿意用哪種辦法”?患者選了后者,3個月后果然完全長好,恢復功能。另一位朋友同樣情況,選了手術治療,效果完全相同。如果是自費,經濟負擔就會大不相同。
從以上幾個個例似乎表明,在利益驅動下,過度醫療是當今醫務界一個常見的陋習。人們對中秋節月餅過度包裝感到不齒,對醫院的過度醫療只有“無奈”。其實,用最新的醫學成就為患者提供“簡、便、廉、驗”的服務是每位醫師的神圣職責。要做到這一點,教育重要,但制度更重要。
以甲狀腺手術為例。手術不大,但一上全身麻醉,麻醉藥費用都在2000元以上。最新的研究表明,用頸神經節阻滯,加上針刺麻醉(只要在穴位皮膚上貼上4個像記錄心電圖所用的電極片即可進行),麻醉費用應該不超過200元,即可達到同樣效果。如有特殊情況另當別論。如果將后一麻醉方法作為制訂甲狀腺手術單項收費的標準,可能就不會吸引一位醫師一天做13個甲狀腺手術的興趣。
患者的非理性要求與醫院追求高GDP指標的愿望相結合,是造成過度醫療的原動力。進行科普宣傳和“醫院掙錢要體面有度”的教育,及時引進最先進的技術,加上合理的單項收費標準,可能是解決過度醫療的諸多方案之一。
2024年1月25日,湖南省醫保局指導、省醫保研究會承辦的“凝心聚力、共謀發展”國家談判藥品落地保障政策研討會在長沙召開。省醫保局黨組成員伍國用在會議上發表講話,強調醫保藥品目錄調整是醫保“戰略購買”......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浙江省腫瘤醫院醫療設備2024年4月第三批采購意向公開如下:采購單位浙江省腫......
外科手術是醫學領域中最復雜、最具挑戰性的醫療過程之一,外科醫生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經驗積累,才能在手術中熟練應對各種情況。在這個視頻中,b站用戶Dr圓哥哥介紹了外科手術的地獄級難度排行榜,包括普外科、......
一、合同編號:23051二、合同名稱:醫療設備采購合同三、項目編號:B0708-CMC23N7349四、項目名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企業信息01號財政專項項目設備采購項目五、合同主體采購人(甲方......
12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學-耶魯大學第六屆全球公共衛生政策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落實十四五衛生健康標準化工作規劃,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基于患者反饋的醫院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
今年以來,淮南市醫保局深入貫徹主題教育和省局集采工作要求,多措并舉,全面落實國家、省級組織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政策,減輕群眾藥耗負擔1.13億元。提前介入,醫療機構精準報量。從源頭介入,分析各醫療機......
繼“驅離”違規醫藥代表之后,國內首部關于醫藥代表醫療機構內拜訪工作人員管理辦法出臺。2022年,醫藥代表路在何方?衛健委公布:首部醫藥代表拜訪管理辦法公布!1月10日,江西省衛健委發布了《關于印發醫藥......
項目概況質譜儀等醫學裝備采購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四川省政府采購一體化平臺項目電子化交易系統(以下簡稱“項目電子化交易系統”)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09月19日10時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
近日,地處廊坊的“河北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簡稱“河北醫院”)因突然申請注銷,站上輿論的風口浪尖。8月15日,中國新聞網記者實地探訪河北醫院發現,院名中“河北”二字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國醫學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