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0-16 13:34 原文鏈接: 藥品“黑名單”尚需提高威懾力

      “黑名單”的形式重于內容,上了“黑名單”,對藥企而言僅是出了一回丑,并沒有傷筋動骨,因此沒人在乎。

      根據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的公告,今年二季度,廣東省對102個藥品生產企業、1238個藥品經營企業和418個醫療機構的886個品種4509批次藥品進行抽驗,其中81個品種197批次不合格,71個品種185批次產品被檢查為“劣藥”,10品種10批次產品為“假藥”。

      而從藥品分類來看,感冒治療類藥物被列“劣藥”頻率最高,常見的阿莫西林膠囊、板藍根顆粒、小兒七星茶顆粒、藿香正氣丸等藥品上榜。其中不乏國內知名藥企的產品,包括千金藥業(600479,股吧)的婦科千金片以及亞寶藥業(600351,股吧)的麻杏止咳片,同仁堂(600085,股吧)的安宮牛黃丸被查出豬去氧膽酸項目不合格,三九醫藥的感冒靈顆粒也上榜。

      藥品安全牽動人心,上述公告一出,市場一片嘩然。事實上,對有些藥企而言,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問題,近年來知名藥企被爆產品不合格的現象可謂屢見不鮮,甚至有部分藥企一年內多次上榜。對于藥企被公告產品不合格,媒體習慣用“上黑榜”或是被列入“黑名單”來形容,但被列入了“黑名單”,對藥企真的有威懾力嗎?這一點則值得商榷。

      2012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發布了《藥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規定(試行)》,對于因嚴重違反藥品與醫療器械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受到行政處罰的生產經營者及其責任人員的有關信息通過政務網站公布,建立“黑名單數據庫”供社會查詢,并采取增加檢查和抽驗頻次等措施重點監管;在辦理藥品與醫療器械相關行政許可事項時對照“黑名單”中的信息進行審查等。該規定自2012年10月1日起已經施行。

      可以說,通過“黑名單”制度把各種無良企業的無良行為曝光,對于那些違法生產經營者來說有一定的震懾力,對違法經營行為能起到必要的懲戒和遏止作用。這樣的“黑名單”也有利于主管部門加強監管,防止藥品生產、銷售企業喪失道德底線,而且還有利于公眾監督,增強公眾對藥品安全的信心。然而,從實際效果來看,“黑名單”所起到的作用有限。

      對于“黑名單”為何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首先,發布“黑名單”仍屬于事后監管,有其被動性,此時對消費者的傷害已然產生,而不法分子已經獲利;其次,從某種程度上說,“黑名單”的形式重于內容,上了“黑名單”,對藥企而言僅是出了一回丑,并沒有傷筋動骨,因此沒人在乎。在筆者看來,藥品安全“黑名單”制度要想顯示出震懾力,殺雞儆猴、殺一儆百便顯得很有必要。不僅是讓公眾知道這些企業干過的壞事,讓其聲譽掃地,更重要的是,監管部門要通過懲罰讓其付出沉重代價。

      在一些國家,企業上了黑名單后,將終生不能參與政府招標,永遠難獲新藥的審批,并受到更嚴厲的監管。這一點值得我們借鑒。企業的違規經營行為不僅要與藥品生產、檢驗等掛鉤,與基本藥物招標、政府采購、新藥注冊等行業內經營活動掛鉤,還要與工商登記(年檢)、價格核定、企業征信、財政信貸等行業外監管掛鉤,以此提高違法成本與進入“黑名單”的機會成本,使違法者付出應有的代價。對違規者而言,他們害怕的是“黑名單”所附帶的懲戒內容,是上了“黑名單” 后的代價,如果懲戒過小,那么黑名單就會被人“看扁”。

      歸根結底,“黑名單”僅僅是一種形式,藥企頻現質量問題,反映出來的則是行業深層次的問題。醫藥行業研究員郭凡禮便指出,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企業自身在產品質量管理體系方面存在漏洞,每一個環節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檢驗;另一方面是我國藥品監督管理局只重視產品最終檢驗結果,而在生產環節缺少有效監督,應通過行業標準來完善企業的生產環節。對此,筆者深以為然。建立“黑名單”制度只是第一步,今后,希望監管部門能往前邁一步,變事后監管為生產環節時便介入,讓造假者無空可鉆。同時,筆者也希望藥企能加強自身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做一個良心企業。

    相關文章

    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2024年藥品檢測能力建設項目第二批公開招標公告

    項目概況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2024年藥品檢測能力建設項目第二批JSZC-320000-HTMY-G2024-0006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22號和平大廈1809室獲取招......

    453.78萬元,SCIEX兩套液質聯用儀中標重慶食藥檢院

    2024年09月20日,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采購科學儀器中標公告。公告顯示,本次中標內容涉及兩臺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極桿質譜儀,中標儀器品牌均為SCIEX,中標總金額為453.......

    國家藥監局:鼓勵全球藥品在中國同步研發,同步上市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李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支持醫藥行業開放合作。加強國際通用監管規則在國內的轉化實施,支持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促進全球藥物在中國同步研發、同步申報、同步審評、同步上市。2、......

    “知假買假”、“標簽瑕疵”等還能高額索賠嗎?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食品藥品懲罰性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下簡稱《解釋》)發布,8月22日起開始實施。《解釋》對保護普通消費者維權、退款和返還食品藥品、代購人責任、小作坊責任、......

    《北京市推動藥品出口工作方案》解讀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一、《北京市推動藥品出口工作方案》出臺的背景是什么?當前,我國藥品創新能力已經前所未有地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我市部分創新藥品種實現了中美雙報,以疫苗為代表的創新藥品種通過世衛組織預認......

    把醫保當“唐僧肉”?一家公司“吐回”2.66億元

            8月21日下午,據國家醫保局官方微信消息,近期,根據群眾舉報及有關部門提供的線索,國家醫保局會同有關部門......

    8月起這些新規實施:加強藥品監管與中藥飲片標簽管理等

    隨著8月的到來,醫藥行業迎來了一系列新的法規和標準,這些變化將對藥品的生產、監管、銷售以及醫療服務等方面產生深遠的影響。《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藥品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自202......

    反腐高壓|醫藥代表新規出臺

    醫藥領域合規緊迫性來到新高度。醫藥代表負面清單出爐,這些行為被禁止7月29日,江西藥監局發布《關于印發<江西省醫藥代表從業行為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該辦法自2024年9月1日起實施。......

    這兩個藥品有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

    國家藥監局關于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和甲硝唑陰道凝膠處方藥轉換為非處方藥的公告(2024年第87號)根據《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令第10號)的規定,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云南省藥監局深入企業開展惠民行動

    為進一步做細做實相關技術幫扶工作,加大助企紓困力度,確保工作質效,6月27日,省藥監局選派藥品生產、核查、審評領域各1名專家,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一對一、面對面、手把手”指導幫助企業。幫扶組與企業就近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