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0-16 13:45 原文鏈接: 環境責任報告是一份道德考卷

      近年來,企業發布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已成為世界潮流。有人打比方說,企業的財務報告就像是給學生的課程考卷,考的是學生智力水平;社會責任報告就像是給學生的道德考卷,考的是學生的德育水平。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作為企業公開發布的,向利益相關方披露企業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方面活動和成效的報告,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環境績效的披露。

      為了解企業在履行環境責任方面的情況,本報分別選取了排名前十位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進行調查,發現環境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全面,公眾難辨真假。

      截至2013年9月20日,本報選取的30家企業中,24家都發布了2012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CSR報告(以下統一簡稱為CSR報告)。其中10家國有企業全部發布了2012年CSR報告;民營企業中,有7家發布了2012年CSR報告,3家企業未發布;外資企業中,3家企業發布了企業在華公司的2012年中文版報告,4家企業發布了報告的英文版,卻未發布這些企業在華公司的中文版報告,另有3家外資企業未發布。至此得到有效樣本為 20個。以下所涉及到的統計數據也局限于這20份報告。(見附表)

      其中,樣本中的20份CSR報告均涉及到了企業的環境責任,用或多或少的篇幅介紹了近年來企業在環保領域的措施和成效。只有中石化一家發布了專門的企業環境報告——《環境保護白皮書》,介紹中石化在綠色低碳和環境保護方面所作的工作。

      從這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出,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已經有所提升,不管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開始注重在環境領域的節能環保。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公眾可以從定期發布的企業環境報告書中充分獲取相關環境信息?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在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中,公布的環境信息不完整、不全面,使得公眾難辨真假。

      ■ 報告質量良莠不齊

      整體來看,報告發布的質量良莠不齊,在篇幅、內容、框架、數據、案例等方面差別很大。在環境責任部分,有的內容詳盡、表述充分;有的卻篇幅過短、內容隨意、應付敷衍,與國際上的CSR報告撰寫規范有較大差距。

      在介紹環境責任相關的篇幅上,所調查的樣本平均不足10頁,最多的達到23頁,最少的只有一頁。

      在中國人壽的CSR報告中,環境責任被歸入環境與社會章節,其中專門介紹環境保護的信息只占據一頁,而且都是泛泛而談,如減少會議活動、隨手關燈、節約用水等。此外,報告中只有環境政策措施,沒有執行情況和執行效果,更是缺少環境績效的數據指標和環境責任案例介紹。

      而在豐田汽車的CSR報告中,環境部分篇幅占據了23頁,占報告近一半的比例。在內容上大量使用了的圖表、數據和案例,直觀形象。框架上分為環境管理、能源與氣候變暖、資源循環、環境負荷物質、大氣環境、與地區社會的關系幾大部分,披露企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和履責情況,尤其是在具體的實施細則和執行結果上,披露得具體、詳盡、全面。

      在報告撰寫的標準上,目前國內企業的CSR報告主要參考的標準有國資委《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國際標準化組織《ISO26000:社會責任報告指導》、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的《可持續報告編寫指南》(G3標準)以及相關的行業規范等。其中GRI標準是被世界各國廣為認可和使用的CSR報告標準。

      “在2012年發布的CSR報告中,按GRI指引披露的報告只有144份,占總報告數量還不到1/10。”咨詢機構商道縱橫研究員安嘉理說。

      而在本報調查的20份報告樣本中,雖然有16份報告標明了報告撰寫參考了GRI標準,但是真正做到按GRI指引披露的少之又少。

      ■ 環境績效遮遮掩掩

      GRI的G3標準對環境績效給出了明確的指標,包括原材料、能源(節能措施)、水(耗水量)、生物多樣性、廢水廢氣廢物(溫室氣體排放)、產品與服務、法規(因違反環境法規而受到大額罰款的貨幣價值及次數)、交通運輸(明確單位對環境的影響及減少影響的方法與成效)。但在以上相關信息的披露上,企業卻并未完全做到公開透明,并且在這些標準指引下發布的報告依舊顯得遮遮掩掩。

      此外,在《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中,對于企業的社會責任提出了三重底線觀,即企業的行為要滿足經濟底線、社會底線和環境底線。企業不僅要對股東負責,還要對社會和環境負責。而企業環境責任的履行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環境管理、節約資源和降污減排。相應的環境績效部分主要描述企業在以上3個方面的措施與成效。

      其中,環境管理包括專門負責企業社會責任或環境責任的組織機構以及管理體系,還包括對員工進行的環保培訓。在環境管理方面,樣本中80%的企業都提到了設有專門的社會責任管理部門,但是卻很少有設置環境部門的,也缺乏專門從事社會責任管理和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CSR經理人。

      在樣本中,中國建造的CSR報告在環境管理部分論述較為詳盡。報告中提到了設有質量安全環境管理部門,負責編制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和工作原則,制定環保監測指標,將環境管理目標納入企業年度經營管理目標責任書。

      在節約資源和降污減排方面,主要體現在溫室氣體排放量、能源消耗量、耗水量、廢氣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和固廢總量這幾個指標上。但是這些關鍵定量指標的披露情況卻難以做到讓公眾滿意。

      大部分中國企業發布的CSR報告在環境績效披露上做得不到位,主要問題是缺乏對關鍵定量信息的披露。僅就溫室氣體排放這一項數據,在商道縱橫對2011年企業CSR報告的調研中指出,所有上市公司中雖然有接近1/3披露了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的數據,但絕大多數公司只披露了減排的數據或部分數據。只有 14家披露了公司整體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當量。從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來看,石油、化工等高能耗行業相比其他行業雖然披露了更多相關數據,但對溫室氣體排放絕對量數據的披露程度都不高。

      在本報調查的20個樣本中,披露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只有5份,披露能源消耗量的有8份,披露耗水量的有9份,披露廢氣排放量的有3份,披露污水排放量的有4 份,披露固廢總量的有5份。其余大部分企業對于具體的績效指標都是遮遮掩掩,泛泛而談。一些關鍵指標如碳排放,缺少具體的定量數據,只是一筆帶過,或是只提及減排措施而缺少減排效果。這樣的CSR報告缺乏數據支撐,也沒有環境政策的具體執行結果,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

      ■ 信息披露報喜不報憂

      在CSR報告的撰寫原則上,標準中明確提出要做到中肯客觀,體現平衡性的原則。即要全面披露正負面的信息,不能主觀篩選,故意遺漏。在企業的CSR報告中應包括環保違規負面信息的披露,若存在則提出相應改進措施,若不存在則承諾報告期間未發生違規信息。

      但是在我們的調查中,絕大多數的企業都沒有做到這一點,報喜不報憂的現象非常普遍。一些企業即使披露了負面信息,也著重強調企業的處理措施和成果,缺少更為詳盡的信息和反思。

      其中,中石油的CSR報告中提到了2012年7月23日裝載中石油聚丙烯產品的集裝箱落入香港海域,導致聚丙烯顆粒漏撒。報告中對這次泄漏事件造成的環境影響一筆帶過,主要介紹公司的應對措施,如開展打撈、清理和事故調查。還介紹了相關方對此次事故的正面反饋——“果斷、公開、透明。”

      此外,在中石油的報告中還提到全年實現節能131萬噸標準煤、節水量2435萬立方米;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比上年分別下降1.2%和1.4%。然而在最新發布的2012年8家中央企業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中,中石油和中石化均未完成減排目標。

      “兩桶油”在履行環境責任上并未起到央企應有的表率作用,這也引發了公眾對企業CSR報告真實性和客觀性的質疑。甚至有媒體報道,因為對中石油CSR表現不滿,一些海外投資者、甚至大學的投資基金,都已將中石油列入“黑名單”。

      此外,一些電子制造業的供應鏈污染問題也一直飽受詬病。但是在調查的樣本中,企業均回避了這一問題。

      對于企業來說,履行環境責任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遵紀守法,這是企業生存的底線。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不能違反國家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不能偷排偷放。企業發布的信息要經得起審核,真實可信,這就需要企業的報告提供第三方獨立驗審。然而在20份報告中,只有9份報告有第三方驗審或第三方評價,占比不足 50%。

    ,

      ■ 核心內容內外有別

      在調查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發現,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企業履責情況也不盡同。國有企業在報告發布的數量和質量上都明顯優于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其中10家國有企業全部發布了CSR報告,民營企業中有7家發布CSR報告,而外資企業中,只有3家企業發布了在華公司的中文版報告。國企雖在信息披露和參與環保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但這也多少出于國資委等部門強制要求。

      “外資企業是最早在國內發布CSR報告的,在這一方面最開始做得較好,但后來逐漸被國企超越。很多外資企業發布的都是全球報告,鮮見關于在中國境內履責情況的CSR報告。”安嘉理說。

      此外,一些外資企業在國內和國外實行兩套標準體系的現象值得關注。很多外資企業在國外的履責情況往往好于在中國大陸,而中國企業在海外履責的情況也往往好于在國內。在信息披露上也是如此。在本報調查的10家外資企業中,只有3家企業在華公司發布了2012年的CSR報告并且可以在官網上正常下載瀏覽。

      企業在國內國外實行兩套標準體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和海外政策標準制定的不同。一些中國企業在國外沒有遵循當地環保要求,遭到當地居民、NGO反對,影響項目施工,因此不得不遵循當地更高的環保標準。另一方面,這也與當地政府對外企曖昧不明的態度有關。

      附表:2012年企業CSR報告要素統計


    以上數據源于公開發布的報告,由中國環境報實習記者許凡整理

      企業怎樣才肯自曝家丑

      強化意識 媒體推動 公眾問責

      環境信息公開可以使公眾通過給企業施壓的方式對企業的環境行為進行監督。但是對于企業來說,這種方式無異于“自曝家丑”,因此在早些年企業往往選擇沉默。然而,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普及,以及政府部門政策法規的制定完善,環境信息公開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調研了中國境內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之中的百強企業。調查表明中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整體水平尚處于起步階段,很多企業還在旁觀。至于環境責任更是任重道遠,目前國內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自覺意識仍不夠。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意愿不強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企業在履行環境責任之路上存在一個誤區。

      在調查的樣本中,很多企業認為植樹造林、回收廢棄物等措施就表明企業重視節能環保。但是企業環境責任應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履行環境責任不僅局限于開展公益環保行動,還要根據企業自身行業性質特點施行有針對性、差異化的措施,體現出行業特色。

      “一些企業自身能耗少,不涉及污水排放等污染問題,看上去仿佛離環保很遠,但實際上息息相關,甚至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比如銀行業可以通過嚴格控制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信貸投入,同時加大對節能環保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來促進環境保護。”咨詢機構商道縱橫研究員安嘉理說。

      如何提高企業環境責任意識?

      提高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對推進企業履行環境責任、培養企業的環境責任意識有重要作用。政府部門應通過制定政策,對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進行明確規定,鼓勵甚至強制要求企業發布環境信息報告。”商道縱橫研究員孟祥瑞說。

      其次,媒體是推動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重要力量。媒體一方面通過曝光企業環境污染負面信息,對企業不當環境行為監督。另一方面通過發布企業環境責任的榜單排名,評選出“減碳先鋒”、“中國最佳低碳企業”等,對企業履行環境責任予以支持和鼓勵。

      此外,NGO和社會公眾的問責施壓也是促進企業提高環境責任意識的有效途徑。

      而作為企業本身來說,也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企業應認識到環境責任的履行不僅有利于社會,也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孟祥瑞說。

    相關文章

    450萬!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采購高分辨液質聯用儀

          項目概況浙江省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能力提升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政府采購云平臺(https://www.zcygov......

    廣州地化所科普基地獲頒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生態環境部在廣西桂林舉辦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交流會。會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科普基地獲頒第八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牌匾。據了解,此......

    湖南油菜種質創新及生產應用學術交流會召開

    8月14日,由湖南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湖南油菜種質創新及生產應用學術交流會在長沙召開。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作了題為《油菜育種進展與多功能利用》的報告,聚焦油菜雜種優勢利用育種及飼用、薹用等油菜多功......

    生態環境監管計量技術規范:9項征求意見通知發布

    近日,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全國生態環境監管專用計量測試技術委員會已順利完成《環境空氣二氧化碳高精度監測檢定系統表》等共計9項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的初步起草工作。為確保國家......

    形成無需高壓高溫地球生命出現前甲烷或已很普遍

    一項地球科學研究指出,地球早期的甲烷形成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容易也更普遍。研究結果顯示,溫暖環境和光驅使的反應或許能在無需高壓和高溫的情況下,在全球含水環境中產生甲烷。這些反應可能影響了生命出現前的大氣......

    近一半美國自來水樣本中包含有毒“永久化學品”

    近日,美國地質調查局一項新研究顯示,近一半美國自來水樣本中包含有毒的“永久化學品”,廣泛接觸此類物質可能帶來嚴重健康風險。這項研究對來自全美700多個住宅、企業和飲用水處理廠的自來水樣本進行檢測,以查......

    水汽壓差升高對熱帶季節雨林紅椿徑向生長的影響

    熱帶森林貢獻了全球約1/4的陸地碳庫和1/3的初級生產力。研究熱帶森林樹木生長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對于模擬和預測全球碳循環動態頗為重要。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熱帶地區的大氣水汽壓差(VPD)普遍升高,可......

    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成效評估預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落實《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試點工作方案》(環辦監測函〔2022〕63號)要求,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技術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技術指導委員會)將于2023年4月啟動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

    《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年度報告(2023)》發布

    近日,《中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年度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在全球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進展研討會上正式發布。該報告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清華大學聯合牽頭,組織北......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的公示(核與輻射)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2023年7月10日我部擬對1個核與輻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