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0-17 09:34 原文鏈接: 東南大學利用玄武巖合成新復合材料產值過10億

      10月15日,在東南大學土木學科辦學90周年之際,中南控股集團送上了一份厚禮——與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達成逾5000萬元的合作意向。這筆錢有三個用途:前者為后者捐資筑樓,后者為前者培訓員工,雙方攜手科技攻關。

      按說校企合作、企業捐資助學早已不再是啥新鮮事了,但一家企業為一個學院一擲半個億,并不多見。老話說“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東南土木人究竟種下了如何葳蕤的梧桐樹,才能引來中南控股如此大氣的金鳳凰?

      探其秘籍,該院院長吳剛、黨委書記張星說:“因為我們一直踏實前行,并且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三個‘寶貝’——自主創新、政產學研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破解“FAST”難題,全靠自主創新“傳家寶”

      從機場車站、體育場館、會展中心,到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都有共同的特點:空間跨度大、采用預應力鋼結構建造。

      而在國內的大跨度工程中,幾乎都有同一群人忙碌的身影——東南大學呂志濤院士領銜的預應力團隊。他們依靠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包攬了國內半數大型預應力鋼結構工程。

      近年來,很多新建的大型場館建筑跨度都超過百米,必須采用預應力鋼結構設計施工。但預應力鋼結構施工的核心技術幾乎全在國外。一大串問題擺在面前:沒有完整的施工分析系統,缺乏適用的施工工藝;缺少專用的安裝和張拉裝備;缺少相應的預應力施工方法。為此,東南大學從施工方法、裝備和分析理論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應用。

      從過去的四五十米、七八十米,到如今動輒百米以上的跨度,從早期的混凝土薄殼結構到鋼網架結構再逐步演變成如今的預應力鋼結構,東南大學預應力團隊一步步逼近世界先進水平。

      2008年12月,國家重大科學工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啟動。

      FAST反射面的結構看起來像一個特別大的鍋,其實就是一個由面索和下拉索構成的索網。為了建造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項目,東南大學預應力團隊再次出征。這次他們攻克了3項世界級難題——反射面索網的抗疲勞問題、評估索網30年使用期內的疲勞性能、創新的施工方法及相應構造——為 FAST順利建造打開了通道。

      正是因為勇于挑戰每一個觸動人心的索結構工程和新型索結構形式,郭正興教授團隊獲得了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形成了我國大跨空間鋼結構的預應力施工綜合技術創新體系。

      一個人、一個學科特區孕育一個新興產業

      橋梁跨度越來越大,樓房大廈越建越高,傳統建筑材料卻越來越“力不從心”。

      以橋梁為例,小跨度的可以用磚混結構,較大跨度的使用混凝土結構,再大跨度的使用鋼結構;可到了1500米以上的跨度,鋼結構也會“掉鏈子”——因為鋼自重大,僅自重就能壓跨橋梁。

      如果換一種材料呢?在東南大學的學科特區——吳智深教授領導的城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里,記者看到一種新奇的建筑材料:高性能纖維包裹著樹脂,做成各種建筑構件,有鋼筋、網格、型材和模板等。

      用手掂一掂,分量特別輕,據說密度是鋼材的1/4到1/5,強度卻是鋼材的5—10倍。而且,它還耐酸、堿、鹽等環境腐蝕,特別適合海洋環境。

      吳智深說,這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過去國人對它知之甚少,甚至從國外花高價買回來卻不會用,材料的強度和高耐久性沒有完全發揮。

      為了能讓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中國實現高性能化和工程應用,吳智深回國創建學科特區,以東南大學支持的人、財、物特殊政策,引進高水平海外人才,與南京市建鄴區政產學研合作,共建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玄武巖纖維生產及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早期,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是以碳纖維基礎,價格居高不下,難以和磚塊、混凝土同臺競技。吳智深把目光瞄準了國內豐富的玄武巖資源,創造性地開展了纖維混雜和基體改性研究,形成混雜纖維復合材料,大大降低了造價。

      同時,他還把傳感材料、傳感器和纖維復合材料混合起來,就像一張展開的“神經網”,建筑從此有了自診斷功能,不僅實現一材多用,還大大提高結構壽命。

      現在,吳智深正在探索利用纖維復合材料實現過去不敢想像的結構,比如跨度達萬米的跨海大橋。他告訴記者,傳統的鋼拉索橋梁,經濟跨度為1500米。如果用碳纖維,就能實現上萬米的經濟跨度。

      引進一個科學家,建立一個團隊,形成一個新興產業,吳智深的研究還在起步階段,而在他的團隊直接技術支撐下完成的可統計產值已達11.9億元。 2012年,“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高性能化及其在工程結構上的關鍵應用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土木工程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獎。

      遠程把脈問診橋梁健康

      2012年8月,臺風“海葵”來襲,世界第二大跨徑斜拉橋蘇通大橋在狂風暴雨中產生晃動。

      大橋是閃了腰還是落了枕?橋不會說話,可東南大學李愛群教授團隊根據監測數據給出了權威的答復,令公眾懸著心終于落了下來。

      到2012年年底,我國公路橋梁數量躍居世界第一,但橋梁的“健康”卻一直依賴人工養護。不僅成本高、效率低,還有很多夠不著的“死角”。

      有沒有一種省時省力又科學的辦法能實時給橋梁“把脈問診”?

      2002年,李愛群帶領團隊在國內外率先成立結構健康監測研究所,開始進行長大跨橋梁結構健康監測技術攻關。當年,他們開始承擔潤揚大橋健康監測系統的設計。這完全是一個在實踐中學習,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一方面,當時國際上對這一領域的報道極少,他們需要根據自身對橋梁的認識和大量的數值模擬計算,判斷其最容易出問題的位置,進行傳感裝置的鋪設。另一方面,大部分傳感器要根據土木工程的需要重新設計或者升級。

      2002年,國內某大橋的伸縮縫才用幾年就磨損嚴重,將對大橋壽命產生巨大影響。可是這種大型伸縮縫只有德國和瑞士兩家企業生產,難道國際大牌也有“次品”?

      李愛群經過監測發現,導致磨損的原因除了熱脹冷縮之外,還有車輛通行導致的累計位移,而后者才是“罪魁禍首”。他立即提出改進意見,伸縮縫很快“回春”,再沒有出現過類似問題。

      10多年來,這項成果已經成功應用于潤揚大橋、蘇通大橋等十余座具有世界影響的大跨橋梁,創造直接、間接經濟效益10多億元。今年,這項成果還通過了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初評,成為業界翹楚。

    相關文章

    能感受肌肉運動的紡織品來了

    利用納米磁性復合材料和導電紗線制備,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程系陳俊等發明了一種智能紡織品,可以感知和測量身體運動——從肌肉彎曲到靜脈搏動。新裝置具有自供電、彈性強、耐用、防水的特點,可以用縫紉機縫制......

    我國首所中外合辦研究生院迎來建院十周年

    6月27日,東南大學—蒙納士大學合作辦學十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蘇州舉行。據悉,2013年,為深化東南大學與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高水平合作,以科研合作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兩校成立了聯合研究生院,這是中......

    智能紡織物能全面檢測肌肉運動

    利用納米磁性復合材料和導電紗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智能紡織品,可感知和測量從肌肉彎曲到靜脈搏動的身體動態活動。該紡織品自動供電、有彈性、防水且經久耐用,只需幾美元就可用縫紉機制作,......

    150萬!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穩態瞬態熒光光譜儀采購

    項目概況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穩態瞬態熒光光譜儀采購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南京市建鄴區嘉陵江東街8號綜合體B3棟一單元16層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3年06月27日14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

    新型真空絕熱復合材料能在極溫環境下應用

    采用自主研發技術,開發出一種真空絕熱復合材料,節能效果較傳統保溫材料提高10—20倍……近日,南京工業大學王澤鵬、韓保恒等同學在陳舟副教授、胡軍峰副教授、姚山季教授等老師的指導下,憑借該項技術在第十三......

    院長誤發不雅照?東南大學通報:免去袁久紅院長職務

    4月24日,網傳東南大學一領導在工作群發布色情照片,引發關注。當日,東南大學黨委組織部官網發布“關于免去袁久紅職務的通知”。4月24日,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顯示,袁久紅的姓名已從“現任領導”一欄......

    東南大學成功研發超屬性電子皮膚

    質地功能接近人類真實皮膚,同時可接收輸出電信號……近日,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吳俊教授課題組成功研發出超屬性凝膠電子皮膚,使它擁有像人類一樣的觸覺感知系統。相關成果已于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CSNa......

    蘑菇也能造房子、做衣服、造電子器件?

    真菌不光能吃,它還能作為材料被用來制造箱包、服裝、電子器件甚至是建筑。這類材料往往可塑、可再生、可降解、環保,且生產方式更具有可持續性。提起真菌,你能想到什么?是食物表面的霉菌還是火鍋里的蘑菇?其實真......

    8395萬!東南大學再發12月儀器采購清單!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東南大學2022年11至12月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單位采購項目名稱......

    左惟: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不僅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對人才強國作出了頂層設計,也對高校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東南大學將勇擔“國家隊”使命,深入實施人才強校主戰略,把人才工作作為“一號工程”,加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