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0-17 11:43 原文鏈接: 評論:為生態文明建設當好“掌柜”

      整合專項資金 全面支持環保

      生態文明建設是近十年來大家談論、關注的熱點,生態文明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已經是全國上下發展的一致目標。然而,生態文明的概念太過廣泛,牽涉的工作千頭萬緒,治理污染、發展節能技術、開發環保資源……這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錢。

      “作為財政部門,我們要當好‘掌柜’的角色,為這些工作打造穩固的資金流動、控制平臺,為南京市民創造一個優良的大環境,建設一種新形式的生態文明。” 市財政局副局長蘆明說。

      為了確保生態文明建設的資金得到有效使用,市財政局整合市級污染治理資金、市級環保專項資金等財政專項資金。據統計,2012年、2013年兩年累計安排市級環保資金約5億元,重點支持揚塵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等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項目以及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防治項目。

      在整合環保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市財政局著重完善工程項目和資金監管體制。在污水處理費支出管理方面,規范運營成本,并從制度層面明確污水處理費必須用于污水處理廠的運營建設。在市級環保資金使用方面,一方面利用網絡在線運行環保項目計劃管理平臺,更加公開、透明、合理地安排項目計劃,完善項目征集、專家評估等流程管理;另一方面結合環保專項資金使用方向,對環保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開展評價。“完善監管體制的最終目的是保證每一筆資金都用于環保工作并且發揮最大的效益和作用。”市財政局經建處副處長何世文介紹說。

      此外,在水環境綜合整治中,市財政去年至今年9月底已累計安排近26億元支持雨污分流改造、引江供水等工程,全面支持“清水工程”建設。除此之外,今年市財政還安排1833萬元,專項用于道路清掃車購置,新增保潔車輛116輛,城市機掃率提高到60%。談及這一個個數字,市財政局經建處長高揚說:“環保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財政部門的責任就是積極籌措調度資金,為全方位的生態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獎勵補助聚焦重點 力促節能減排

      受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人口紅利等因素影響,國內傳統的“三高兩低”產業必須轉型升級,節能減排。據統計,2013年我市市級財政計劃安排節能減排專項資金5000萬元,比2012年實際安排的3838萬元增長30%,為節能減排工作提供資金支持。

      我市的耗能大戶集中在鋼鐵、石化、電力三大產業。為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我市鼓勵這類耗能較大的產業進行技術改造,將節省的能源量折算成標準煤,并根據技術投資程度給予獎勵。比如,重點節能技改項目年度節能量在1000噸標準煤以上,按照年節能量和每噸標準煤240元的標準,給予項目補助,每個項目不超過200萬元;重點循環經濟項目按項目投入的6%給予補助,每個項目不超過100萬元……

      南京國電南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高效節能型電除塵器今年正處在關鍵時間節點,卻由于資金困難停滯不前。市財政局獲知后,發現與現有同類產品相比,該項目成果可有效降低電除塵器出口粉塵排放30%-70%,平均降低電除塵器高壓運行能耗80%以上。為此,市財政局幫助該公司申報 “2013年南京市新興產業引導專項資金計劃”。最終,該公司獲得150萬元資助,順利研制出新型高效節能型電除塵器。“真的很感謝市財政局幫我們成功申報專項資金,取得了如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該公司穆天柱經理感激地說。

      創新補償機制 保障生態建設

      經濟發展的背后常常會有生態環境的“犧牲”,為了減少生態環境損失,促進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科學發展,我市于2012年初步建立起覆蓋連片水稻田、生態公益林的生態補償機制,鼓勵保護生態環境,對因此經濟發展受到影響的地區給予補償。今年市級財政繼續安排1.5億元專項用于生態補償,深化生態補償機制,將補償范圍擴大至濕地公園、市級飲用水備用水源地,同時,對連片水稻田、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提高了一倍。目前,通過實施生態補償,提高了我市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秸稈綜合利用,調動了公益林護林員積極性,生態補償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

      為了做好資金的分配,市財政局與市農業主管部門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如,水稻生態補償方面,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補償面積進行測定,確保補償資金分配的公平客觀;在資金使用方面,嚴格規定相關單位支出范圍,一經確定禁止擅自更改;在資金監管方面,委托第三方社會中介機構對補償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核查,確保生態補償資金每一分錢都算得準、用得對、管得好。

    相關文章

    實現碳中和森林作用大

      近日,國家林草局生態司氣候處三級調研員張國斌既忙碌又興奮:“應對氣候變化,我國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標,其中,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森林碳匯將在實現碳中和......

    拜登提名美國環保局新局長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JoeBiden)提名北卡羅萊納州最高環境監管官員MichaelRegan擔任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局長,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對此表示非常樂觀。Regan的任職需要得到美國參議......

    大氣所研究表明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被低估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毅團隊發現,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巨大的固碳能力在以往研究中被低估。10月29日,劉毅團隊在《自然》上發表研究成果,認為基于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計算排放通量的方法體系將為我國“碳......

    新疆生地所揭示冰川覆蓋率下徑流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機制

    全球變暖背景下,以積雪、冰川融水為主的河流水文過程日益復雜。天山作為“中亞水塔”,是中亞眾多河流的發源地,也是受氣候變化影響較為敏感的地區之一。開展中亞天山地區冰川積雪變化特征分析、冰雪變化及對下游徑......

    城市環境所在生態基礎設施規劃研究中獲進展

    生態基礎設施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態系統服務的條件和過程,有利于提升區域生態系統服務能力。在結合現有研究以及生態基礎設施規劃方法基礎上,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科研人員基于ArcGIS、最小累積阻力(M......

    謀劃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建設高校多領域協同發力

     8月27日下午,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率隊訪問云南大學,就進一步深化對口合作、提升省校合作能級、推進兩校“雙一流”建設等進行調研交流。云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勛,云南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李晨......

    重磅!三大部門鼓勵發展重大環保項目

    2020年7月30日,工信部官網發布了“三部門關于組織開展《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2020年版)》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科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以及有關行業協會根據要求,......

    10分鐘了解2020年環保設備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

    環保設備是指用于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而由生產單位或建筑安裝單位制造和建造出來的機械產品、構筑物及系統。包括廢水處理設備、廢棄物管理和循環利用設備、大氣污染控制設備、消除噪聲設備、監測儀器和設備、......

    我國計劃本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到期后的政策

    隨著兩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即將到期,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研究本輪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到期后的政策。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從2011年開始實施,已連續實施兩輪,覆蓋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

    氯化苯堿性廢水環保處理方法

    國內生產的氯化苯75%是作為生產對(鄰)硝基氯化苯的原料,而對(鄰)硝基氯化苯的一次衍生產品是橡膠、染料、顏料、農化、醫藥生產的重要中間體。染料、醫藥工業用于制造苯酚、硝基氯苯、苯胺、硝基酚等有機中間......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