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0-18 10:54 原文鏈接: 以獎代補治大氣企業頑疾需根除

      本周,中央財政投五十億元治理京津冀及周邊大氣污染,各媒體對此進行了深入剖析及解讀。七十二家企業環境違法遭通報, 引發公眾關注。烹飪對大氣污染“貢獻”有多大?多家媒體對此予以報道。

      聚焦一: 50億元是杯水車薪還是“潤滑劑”?

      10月14日,財政部發布消息稱,中央財政已于日前安排50億元資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具體包括京津冀蒙晉魯6個省份,并重點向治理任務重的河北省傾斜。各媒體對50億元的分配方式和獎懲等具體操作方式的可行性進行了解讀。

      資金如何分配?為何有所傾斜?

      10月15日,新京報在文章《中央50億“獎”京津冀等六地治大氣》中提到,財政部表示,這項資金將以“以獎代補”的方式,按上述地區預期污染物減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濃度下降比例3項因素來進行分配。本年度結束后,中央財政將對上述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成效進行考核,根據實際考核結果再進行獎勵資金清算,突出績效導向作用。

      文章就50億元資金的分配與作用方面做了詳細闡述,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分析,中央財政之所以更向河北省傾斜,是充分考慮了各地任務輕重不同、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而決定的。

      有大氣領域專家表示,雖然50億元對于結構調整來說是“杯水車薪”,但依然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賀克斌也表示,中央財政能有效促進地方財政的投入,起到杠桿、催化劑的作用,鼓勵地方積極調整結構。

      10月15日,京華時報在題為《中央投50億治京津冀大氣污染 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的報道中引用了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的話,他認為,中央財政這50億元資金“以獎代補”的使用方式更有利于刺激地方政府部門花心思出實招,做出更有成效的舉措。這比按項目等方式補貼地方,有望收到更好的效果。

      治理污染靠獎勵能有多大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以獎代補”這種方式持樂觀態度,10月15日,中國網的文章《治理環境污染靠獎勵解決不了問題》從另一種角度解讀了“以獎代補”。

      文章認為,雖然分配資金看起來似乎更加科學、合理了,但如果通過獎勵來促使地方政府和企業履行原本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否意味著做得好的地方,也可以通過制造污染,來換取中央財政的補貼呢?如果這樣,污染治理就只能成為一句空話。

      文章同時列舉了長三角和珠三角的治污經驗,認為治理環境污染,靠獎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應加大處罰力度才會有效,獎劣罰優的方法不可取。

      10月15日的經濟參考報則從“大氣治污須區域聯動”的方面,報道了一些網友的觀點。有網友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區域化特征日益明顯,經濟結構的相似性使大氣污染也逐漸呈現出區域化的趨勢。因此,要徹底治理大氣污染,光靠一個城市或一個固定區域的“單打獨斗”已不現實,大氣污染必須聯防聯控。

      也有網友認為企業等排污主體的環境污染的違法成本低,使企業的污染行為愈發肆意。因此,加強法律體系建設也是不能忽視的。

      隨著大氣污染的日趨嚴重,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的政策進行防治,各相關部門也都加強了監察力度,然而大氣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將治理措施長期有效地堅持下去,才能還人們藍天白云。

      聚焦二:烹飪對PM2.5 “貢獻”有多大?

      對于緩解烹飪油煙帶來的危害,不少地區都做了積極的嘗試。

      10月14日人民網題為《上海試點餐企油煙在線監控 減少大氣環境影響》的報道稱,上海楊浦區開始試點油煙在線監控,以督促餐飲企業安裝并使用油煙凈化設施。據悉,在前期試點基礎上,上海將不斷完善油煙在線監控技術體系,未來將陸續在全市推廣。

      在近日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趙會民主任在回答記者有關空氣質量的問題時指出,中國人習慣的烹飪,對PM2.5的貢獻也不小,希望市民能夠更好地配合政府做好清潔空氣的工作。

      這一言論迅速走紅網絡,引發了各方熱議。有微博評論稱,“這是要全民吃涼拌黃瓜來配合”?更有網友調侃,“建議買灶具采取搖號的方式”。

      與網友普遍的“討伐”聲音不同,專家的看法少了一些“感情色彩”。10月9日人民網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認為,在夏季北京城區PM2.5污染源中,烹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車和相關產業占到40%~50%,外地污染傳輸占30%,揚塵占的比例少于10%。

      那么烹飪對PM2.5到底有沒有影響呢?多家媒體記者對此進行了實驗。

      10月15日新華網的專題文章《烹飪產生PM2.5再調查:粵菜最環保 川菜油煙大》稱,經過檢測,湘菜和川菜產生的油煙最大,粵菜產生的油煙最少。并且在一項實驗中發現,“炒一盤白菜排放的PM2.5,就相當于一輛汽車行駛了56公里”。

      王躍思認為,“烹飪源的控制只要加強監管就行”,如對居民油煙排放進行集中管理,對餐館油煙過濾系統加強制度化監管,可減少很大一部分PM2.5。其中并不涉及市民減少烹飪行為部分。

      烹飪對霧霾的“貢獻”絕非空穴來風,然而也非很難治理。只有公眾的環境意識進一步提升,治理的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聚焦三: 企業污染為何“久治不愈”?

      一份涉及72家企業的環境違法企業名單,讓數家知名公司如坐針氈。

      10月12日,環境保護部公布了2013年環保專項行動督查相關信息以及72家環保違規企業情況表。其中不乏中石油、中鋁等大型國企,還有貴州茅臺、昆明制藥等一批上市公司。

      10月15日,證券日報在題為《未完成竣工環保驗收 中石油再上環保部“黑榜”》的文章中稱,今年以來,中石油因為環保違規已經多次登上環境保護部的“黑名單”。

      就在不久前的8月29日,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2012年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8家中央企業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進行了考核。其中,中石油未完成化學需氧量減排目標,中石化未完成氮氧化物減排目標,未通過年度考核。

      人民日報也在8月29日的報道中批評了兩大油企在國內國外環保方面迥異的表現。報道稱,兩家石油集團煉油產能的48%集中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大氣復合污染嚴重的地區,下屬企業污水排放和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還在執行17年前的標準,水污染物排放濃度(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是美國的3倍以上,二氧化硫是美國的8倍以上,導致每煉制1噸原油二氧化硫排放量是美國的11.7倍,氮氧化物排放量是美國的2.6倍。

      證券日報文章分析指出,兩大油企之所以不愿意加裝脫硫脫硝設備,積極進行環境保護,是因為需要付出高額的成本,而從技術上講并不存在障礙。此外,目前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此有所約束,企業違規成本太低。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上述72家被曝光的企業均被要求限期整改,不過有媒體對這種措施表示擔憂,認為限期整改留給企業一個非法排污的空隙。

      對此,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局長鄒首民表示:“因為現在限期治理就是要給它一定時間,我們現在要求地方在限期治理期間盡可能限產限排。”

      10月13日的中國新聞網報道指出,在檢查中,多家企業安裝的環保監測設備是企業自掏腰包買的,這等于自己給自己念“緊箍咒”,靠譜嗎?環境監察局副局長陳善榮明確表示,這種現狀應該盡快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被通報的企業中,本應作為環境保護設施的污水處理廠就有8家,污水處理廠淪為集中排污廠。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了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他表示,部分污水處理廠的工藝不達標或者不能完全消耗大量的污水,是造成污水處理廠成排污大戶的主要原因。“若此時污水處理廠不能有效處理,污染控制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

      據了解,下一步環境保護部將督促各地公布環保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及違法企業信息。

    相關文章

    研究發現決定狗狗性格的因素遠遠不止品種

    人類與狗之間的紐帶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之久。狗主人選擇羅威納犬而不是吉娃娃犬的決定通常是根據性格做出的。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雖然品種是一個重要因素,但狗的個性是由遺傳和環境之間的復雜互動決定的。一條狗的個性......

    安捷倫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

    ——專注于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交叉學科的前沿課題研究2023年5月23日,廣東珠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下稱“實驗室”)。雙方將依托北......

    杭州質譜大會系列專訪——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抓住機遇,共謀發展見證中國質譜40年成就導讀: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杭州舉辦,本次大會是中國質譜界的一次盛會,旨在促進學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共......

    抗生素耐藥性的隱藏熱點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廢水中抗生素抗性進化的效力被大大低估了。該研究顯示,廢水具有獨特的特性,允許抗性基因開始從無害的細菌到導致疾病的細菌的旅程。早在人類利用抗生素作為藥物之前,微生物就已......

    重磅!首個GCMS/MS環境標準正式頒布,助力新污染物檢測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土壤和沉積物毒殺芬的測定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HJ1290-2023),適用于土壤和沉積物中3種指示性毒殺芬同類物的測定,填補了土壤和沉積物中毒殺芬分析方法標準空白。在......

    最新!生態環境部公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

    名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3-00128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號部令第30號主題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行政......

    日本民眾舉行集會反對七國集團廣島峰會

    七國集團(G7)峰會即將在日本廣島舉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13日到廣島視察峰會準備情況,民眾當天在廣島舉行集會,強烈反對此次G7廣島峰會。當天,約200名日本民眾冒雨參加反對此次峰會的演講集會。......

    國家數字治理架構的三大基本原則

    新信息時代的國家體系,已經不能簡單地被看作是一種龐大地域范圍的極具多樣性的松散結構。至少在數據層面,新信息技術已經極大地增加了國家宏觀數據治理能力。在主權范圍內的一切數據都變成可以訪問和管理的東西。甚......

    審議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

    中國環境報報訊4月1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技術規范》《排污單......

    中國環境報: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