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10月22日報道,圍繞日本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水污染問題,日本政府此前請求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對核電站周邊海域水質進行調查,IEAE調查團將于11月下旬赴日。
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委員長田中俊一曾于7月表示,除IAEA,希望也能同韓國、東南亞各國等周邊國家共同進行調查。但據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周邊國家參與調查,可能導致調查失去客觀性。因此目前不會與韓國等周邊國家的共同調查”。
據悉,IAEA調查團將于11月下旬赴日,待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以及東京電力確定海水采樣地點及放射性物質的測定方法后,各方將共同探討具體調查方法。調查將于2014年1月啟動。日本政府認為, IAEA的介入將提高調查在國際上的可信度。(實習編譯:唐瑛 審稿:關超)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杜駿團隊在膠體量子點多激子動力學與光增益研究中取得進展。該團隊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體積緊湊的“俄歇抑制”型膠體量子點,在量子......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海洋光學研究團隊揭示了海冰漫射衰減系數的溫度響應機制及其對北冰洋的潛在影響。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湖沼學與海洋學》。論文通訊作者、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員許......
12月7日,國投集團雅礱江水電與清華大學校企共建的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
12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批準建立6項國家計量基準和廢除3項國家計量基準的公告。原文如下:市場監管總局關于批準建立6項國家計量基準和廢除3項國家計量基準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東京電力公司11日發布消息稱,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進行廢爐作業的一名工人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內照射即人通過呼吸或其他方式令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質進入身體,射線會在人體內部直接作......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胡斯勒圖和石崇團隊,發布地表太陽輻射近實時遙感監測系統及高時空分辨率產品(CARE)。這是目前我國構建的國際最高精度地表太陽輻射監測系統,......
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陳春英團隊在《自然-實驗手冊》(NatureProtocols)上,發表了題為Insitulabel-freeX-rayimagingforvisualizin......
近日,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以下簡稱華東監督站)組織檢查組對石島灣核電廠擴建一期工程1號機組開展了核島基坑負挖驗槽檢查。石島灣核電廠擴建一期工程具有業主新、工程建設模式新等特點。華東監督站......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方紅亮總結了光譜不變理論在過去二十余年的相關研究,并于近日在《環境遙感》上發表綜述文章。文章系統梳理了光譜不變理論的提出背景、光譜不變理論的建模原理以及光譜不變量的......
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引發了公眾對核安全的高度關注。在國新辦日前舉行的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強調,核安全是核事業的生命線,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我國核與輻射安全狀況總體良好,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