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3C星于北京時間9月23日發射成功,9月29日21時48分,由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承研的GNOS掩星探測儀正式開機。開機2.5分鐘,實現國際首次利用北斗二代信號的星載高動態定位;開機5分鐘,成功接收首次 GPS掩星事件;開機12分鐘,成功接收北斗掩星事件,這是國際上首次接收到的北斗掩星信號。此外,GNOS掩星探測儀還同時實現了國內首次星載GPS L2C信號的接收,探測能力達到了國際同類儀器先進水平。
GNOS掩星探測儀利用GNSS掩星信號獲得大氣折射率、溫度、壓力、濕度等物理參數剖面,同時獲得電離層電子密度剖面、電子總含量等數據,是目前國際上氣象及空間天氣探測技術領域最主要的探測技術之一。
空間中心空間環境探測研究室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持下,完成了在數據源、探測技術、有效載荷和反演方法及模型等天地數據鏈上一系列技術攻關。GNOS掩星探測儀是國際上首臺兼容GPS和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的GNSS掩星探測儀,實現了GPS和北斗雙系統兼容的大氣和電離層探測,每天可以接收到的掩星事件多達千次,獲得上千幅大氣和電離層的剖面圖,為我國氣象數值預報及空間天氣監測提供高精度、全天候、無需定標的遙感探測數據。
目前,空間中心正積極與衛星用戶和衛星總體合作,爭取加快對探測數據進行從原始數據到應用參數的無縫銜接和處理,為我國氣象數值預報和空間天氣監測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探測數據。
圖一:GNOS掩星探測儀實物圖
圖二:FY-3C星GNOS掩星探測儀9月30日獲得的北斗掩星大氣折射率廓線。
圖三:FY-3C星GNOS掩星探測儀9月30日獲得的GPS掩星電子密度廓線。
央視網消息:仰望蒼穹,從北斗七星定向到北斗衛星導航,我們見證了古代人類智慧與現代科技力量的完美融合。根據2024年底發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35年前發展規劃》,2025年我國將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統關......
第五十九、六十顆北斗導航衛星在軌示意圖。中國科學院供圖研制人員正在進行衛星總裝工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前不久,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五十九、六十顆北斗導航衛星。該組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簡稱北斗)是中國自主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后第三個成熟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我國很難在全球布設地面......
北斗三號全球系統首發試驗星。衛星創新院供圖北斗三號導航衛星桌面聯試現場。衛星創新院供圖星載氫鐘團隊。上海天文臺供圖銣鐘數據監測室工作現場。精密測量院供圖氫鐘房。上海天文臺供圖激光測距信號接收系統安裝調......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成為第三個 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二十余年間從技術攻關到組網中國科學院在北斗系統精準定位的核心——時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12.shtm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李堅張素)春回大地,各地民眾出行需求增多,許多人發現家門口的道......
從湖北省發改委獲悉,《湖北省突破性發展北斗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已印發實施。據了解,湖北將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規模化場景應用、產業鏈補鏈強鏈、市場主體培育壯大、產業發展生態重構、高端......
中新網西寧12月7日電(記者張添福)中新網記者7日從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青海省基礎測繪院北斗科研科普基地通過專家評議、現場答辯、實地考察等環節,成功通過“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省級認定。青海省北斗......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主要內容,介紹新時代中國北斗發展成就和未來愿景,分享中國北斗發展理念和實踐經驗。......
國新辦就《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會上介紹,國家已經建成了全國北斗地基增強系統一張網,具備向行業和大眾用戶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厘米級或者事后毫米......